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结合施工实际情况,根据煤层采空区的特点,介绍了采用全充填注浆法施工工艺对其地基进行地质灾害治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廖新辉 《科技资讯》2007,(33):17-18
通过对荷寿下铁矿区的地质灾害调查,详细分析了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荷寿下铁矿区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我国采空区地表建筑概况,介绍了某矿拟在采空区地表新建住宅楼的基本情况,根据该采空区特点,采取了采空区注浆充填处理。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注浆充填有关技术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及注浆效果的检测技术等。本工程的浆液扩散半径达到了10~30m,钻孔间距为10~15m;注浆充填率取0.85,浆液结石率取0.85;外加剂水玻璃的用量为3%~5%。检测结果表明,充填结石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防治铁路下伏采空区在列车运行动载荷作用下,诱发原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垮落带岩体重新"活化",保证快速运行列车的安全,通过分析采空区垮落带的破坏形式和特征及水泥砂浆注浆作用机理,进行水泥砂浆配比实验和采空区垮落带注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砂浆的稠度、表观密度和7d强度与水玻璃的掺量密切相关;砂浆易于充填采空区垮落矸石间隙并形成强度很高的结石体,大幅度提高了垮落带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铁路下伏采空区注浆治理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电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岩溶、断裂构造和采空区等问题,通过高密度电法快速采集地电断面结构信息,准确反映不良地质体的二维分布情况,为查明地质灾害的诱发原因提供了依据.该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建筑地基采空区注浆充填及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采空区地表建筑概况,介绍了某矿拟在采空区地表新建住宅楼的基本情况,根据该采空区特点,采取了采空区注浆充填处理。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注浆充填有关技术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及注浆效果的检测技术等。本工程的浆液扩散半径达到了10~30m,钻孔间距为10~15m;注浆充填率取0.85,浆液结石率取0.85;外加剂水玻璃的用量为3%~5%。检测结果表明,充填结石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结合大运高速公路的施工实践,阐述了对小煤窑采空区采用注浆法进行治理的关键技术及其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速公路下采空区充填注浆治理技术,详细阐述了注浆参数设计、注浆工艺及在注浆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对采空区注浆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等级公路下煤矿采空区注浆处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实践证明,煤矿采空区残余变形期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其残余移动变形会对高等级公路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目前对高速公路下的采空区的处治方法一般为钻孔注浆,但是如何有效地判断注浆的效果,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具体的方法。文中结合采空区的具体特征和注浆的数据资料,通过对山西某高等公路下煤矿采空区处治过程中的注浆实践分析研究,提出通过计算采空区未密实等效高度和注浆量等效高度可以对采空区治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下煤矿采空区变形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奉节至巫溪高速公路沿线煤矿采空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公路沿线煤矿采空区地质、采矿、采空区等特征,并对沿线煤矿采空区对桥梁、隧道、路基等构筑物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高速公路下覆的煤矿采空区变形尚未完成,采空区所引起的地表变形将对寂静特大桥、惠家湾隧道、喜口池隧道施工及运营有显著影响,必须采取采空区注浆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遵毕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煤矿采空区问题,应用注浆法、开挖回填方法、强夯法、桥跨方法等措施治理采空区,为贵州山区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践,从注浆孔布置、注浆材料和质量要求、施工工艺及要求、注浆质量检测等方面介绍了注浆技术在煤矿采空区治理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治理凉水井煤矿主开采易自燃煤层4-2煤层、3-1煤层回采期间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该文结合矿井实际生产条件和煤层自然氧化程度,设计了矿井采空区注浆防灭火方案,确定了注浆技术参数并在井下实施。通过现场效果验证表明:注浆防灭火措施有效地防止42109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燃发火,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广安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采空区地面塌陷四种地质灾害,通过对253个地质灾害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分析,总结归纳了全区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为全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弓长岭何家矿区采空区调查的方法,并对采空区稳定性作出评价,对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影响的范围、塌陷的时间作出推测。  相似文献   

16.
以某采空区岩体粗糙裂隙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了三维粗糙单裂隙注浆模型,分析岩体裂隙中的浆液流动规律,研究了不同的裂隙面粗糙度、开度、注浆压力、裂隙倾角及浆液黏度影响的浆液扩散机理。结果表明,裂隙面粗糙度影响浆液的扩散面轮廓,粗糙度越大,浆液扩散阻力越大,浆液扩散各向异性越强;注浆速率与开度为二次多项式关系,裂隙开度越大,注浆速率的损失越小;注浆压力对浆液扩散轮廓的影响较弱,但改变了浆液的扩散半径,且注浆压力与扩散半径为正相关、与注浆速率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注浆压力越大,注浆速率的损耗越低;浆液黏度并不影响其扩散的各向异性,仅改变浆液扩散的范围。研究成果表明了采空区粗糙裂隙中的浆液扩散机理,为采空区注浆范围的预测及加固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煤矿区多年难以治理的水害隐患及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作为材料,通过室内实验方法先后配制单液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和水泥粉煤灰浆液,并对基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根据矿区内的岩层及煤系地层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采用下行式分段注浆方案,即对顶板软弱层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岩层或煤系地层则采用自流式静压注浆相结合的复合注浆技术,当出现注浆量突变时采用投入骨料(河砂)、间歇式注浆和添加速凝剂等施工预案.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对土体的作业机理主要表现为喷射切割作用、搅拌置换固结作用、渗透作用、劈裂作用与挤密作用;煤系地层的注浆量主要与采空区内的位置、导水裂缝带高度和注浆序列有关,帷幕墙能抵御该地区多次特大洪水的侵袭.  相似文献   

18.
煤矿采空区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查明采空区分布范围对地质灾害的准确评估和综合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瞬变电磁法(TEM)具有分辨能力强、随机干扰影响小,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金属矿产勘查、煤矿水文勘查等领域,尤其适用于探测煤矿地下采空区,岩溶陷落柱、构造破碎带等。通过在内蒙东胜某煤矿实例,对瞬变电磁法在探测采空区中应用及地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空区属于煤矿开采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之一,采空区形成的地面变形直接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较大,社会影响较大.本文以煤矿采空区地面变形为研究对象,在论述当地矿区生态与地质环境背景基础上,结合当地煤矿生产情况,分析了采空区对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成因,对今后本区域煤矿资源的开发与灾害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榆林等地区采用房柱式开采方法后遗留了大量采空区。随着时间推移,因煤岩体长期风化、蠕变而诱发采空区失稳,产生大面积塌陷、飓风以及矿震等严重灾害。因此,查明房采采空区潜在危险源并进行相应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浅埋房采采空区工程地质特征,认为厚表土层薄基岩型房采采空区上覆地层结构分布范围广、危害性大。通过采空区现状调研和EH4大地电磁法勘察技术探明了研究区域内采空区的范围和面积、采空区内积水区以及自然发火区等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选取注浆隔离技术进行采空区治理并确定了各项技术参数,预防了采空区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