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建立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促进了华裔文学近年来在美国的兴盛。这三部小说都关注华裔关国历史关照下的种族和文化身份问题。《女勇士》等反映出了华裔三代人乡土情结的变迁,及其冲突背后的社会文化渊源。小说运用"说故事"的形式和多声部的叙事手法表现了"离散族群"身份缺失的困惑,并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多元文化共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龚瑶 《科技信息》2007,(11):126-126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中国佬》中穿插的十二个短小章节有着深刻的象征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小说中对华人移居美国的叙述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鬼伴”这一短小章节的分析探讨,揭示了作者在这一章节中使用了隐喻的创作手法,以预示小说人物命运的发展。“鬼伴”象征着华裔男性在美国一心追求的美国梦的破灭。小说通过这个象征性的隐喻揭示华裔男性在美国的梦想破灭和身份迷失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紫色》是美国当代杰出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美国文学史和黑人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长期以来,相关学者对这本小说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对黑人女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所遭受的苦难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的多角度分析。笔者则试图从黑人男性这个新的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4.
作为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女勇士>中大量运用了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成长的主题.然而作为一名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又改写了传统定义下的成长小说,赋予其新的主题,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汤亭亭<女勇士>中异与传统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美国女作家尤多拉·威尔蒂的小说《乐观者的女儿》时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理性反思。作者提出了对父亲的批判继承,对母亲的重新发现与认识,对女儿身份的重新商榷,这些前瞻性的构想具有超越时代的精神。这篇小说也成为了一部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进行反思的元小说。  相似文献   

6.
罗薇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49-150
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的纳斯尼尔·霍桑,开创了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新时代。他的创作大多以道德宗教为主,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淋漓尽致的心理分析,匠心独具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突显人物形象,探讨灵魂的内部世界,从而揭示“人性本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他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试从《红字》中女主人公对欲望的表现来探讨霍桑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一部短篇小说.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 该小说也是关于暴力、死亡和宗教的.小说的标题、叙事方式、家庭和社会诸方面都体现了冷漠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莫翠华 《科技信息》2011,(27):130-131
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是一部反映少数族裔女性成长的小说,女主人公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惑,经历了诸如女侠式的自我理想化幻想、逃离与回归自己的根源文化几个过程,最终意识到只有寻求两种文化间的和谐平衡,才能成为能够融合两种文化的真正的女勇士,确立自己的美国华裔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9.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一部短篇小说。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小说也是关于暴力、死亡和宗教的。小说的标题、叙事方式、家庭和社会诸方面都体现了冷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薛海萍 《科技信息》2011,(33):369-369
《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非裔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经典短片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母亲对女儿的认识及对文本的解读,探讨了作者对上世纪70年代非裔美国人该如何理解继承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相似文献   

11.
在伊迪丝·华顿的《纯真年代》里,成功塑造了三个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塑造了不同于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形象,集中表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本文通过对解读分析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所体现出伊迪丝·华顿的女性意识,从中探索华顿对理想社会秩序和女性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评价理论的核心子系统——态度系统着手,对伊迪丝.华顿的长篇小说《纯真年代》的语言选词所体现的情感意义、判断意义以及鉴赏意义展开分析,进而彰显《纯真年代》这部小说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3.
鲁芳 《中国西部科技》2010,(2):86-87,51
伊迪斯·华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上一个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大多数小说作品都以美国女性问题为主题,其中《罗马热》是华顿夫人创作生涯后期一篇有关女性婚姻问题的短篇小说,小说反映出华顿夫人的一些现代主义的思想,本文则旨在探索和发掘小说中所体现的这种现代主义主题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柠檬酸出发,通过选择性还原、环化后,用次氯酸钠氧化、碱性异构化得胡薄荷酮。再由柠檬醛,经次氯酸钠选择性环氧化,而后开环转化为芳樟醇。  相似文献   

15.
伊迪斯·沃顿是美国内战后五十年最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在塑造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时将女性定格为"魔鬼"或者"天使"的传统,并不具备完全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中国远古时期——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切削工具 ,其切削加工技术也领先于全世界 .在近代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 ,中国变得落后 .文中阐述欧美各国和俄罗斯在切削加工技术、机床设备与切削机理方面的发展 .工件与刀具双方交替发展 ,是推动切削加工技术向前发展的动力 .解放后 ,中国的切削加工技术有很大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长兴期层序地层特征,确定了长兴期沉积层的顶、底界线。以单因素图件为基础,结合其它成因标志,编制了长兴期岩相古地理图,由此可以看出皖南地区长兴期的岩相古地理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唐代有两次影响较大的儒学复古运动,天宝年间一次以张说为首,贞元至元和年间一次则以韩愈为首。两次儒学复古因形势环境不同,其内容亦有差别。本文即从两次复古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方面探寻,以窥探唐代儒学发展之一隅,同时探询唐代儒学的走向规律。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跨湖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其与它同一类型的下孙遗址,在器物形态及其组合、制陶技术、彩陶风格等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内涵迥异于附近地区发现的同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可明确为浙江境内一个新型的、独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即跨湖桥文化。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有助于加深对浙江省境内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类型及其相互间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加强对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的田野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中世纪一般被作为愚昧和黑暗的代名词,这个时期基督教获得了文化的垄断地位,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发展史。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成为一种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是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为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留下了无尽的弊端,因此才有了文艺复兴和近代西方哲学对基督教的大加鞭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