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研究一类考虑吸烟群体间有效接触的时滞戒烟模型,模型包括六个子群体:不吸烟群体、偶尔吸烟群体、习惯性吸烟群体、吸烟成瘾群体、酗烟群体和戒烟群体。以酗烟者戒烟变为戒烟者需要经历的时间周期时滞为分岔参数,讨论了Hopf分岔的存在性,并计算出模型产生Hopf分岔的时滞临界点,之后对基本再生数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控烟参考策略。最后给出仿真示例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邵振海 《小学科技》2009,(12):23-23
“隐形”戒烟器的外形十分微小,它一般隐藏在烟嘴里。抽烟时,戒烟器会散发出特殊气味刺激人脑神经,使吸烟者产生把香烟扔掉的冲动。有了它,吸烟者很快就能戒掉烟瘾啦。  相似文献   

3.
神奇的戒烟胶布 每年都有数百万美国人试图戒烟。但戒烟成功率不过10%。多数戒烟计划之所以失败,是未能注意到人体对尼古丁的依赖。最近,有人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戒烟胶布,这种胶布能在戒烟期间逐步减少尼古丁的释放,使吸烟者渐渐摆脱对尼古丁的依赖。戒烟者每天更换一次胶布,头几周胶布每天约释放21毫克尼古丁——相当于15支香烟,以后减少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类考虑复吸的时滞戒烟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子群体(潜在吸烟者、偶尔吸烟者、重度吸烟者、暂时戒烟者和永久戒烟者).先计算出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和吸烟平衡点,再以偶尔吸烟者变为重度吸烟者需要经历的时间周期时滞为分岔参数讨论了Hopf分岔的存在性,并计算出模型产生Hopf分岔的时滞临界点.  相似文献   

5.
刘每 《青年科学》2011,(3):37-37
美国人研究人员发现,利用核磁共振摄影(MRI)扫描大脑,了解脑部和行为改变相关区域的活动状况,可以预知瘾君子戒烟成功几率。在实验中,28名研究对象被要求观看一系列戒烟宣传影片,同时以核磁共振摄影装置扫描他们的脑部活动。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新型戒烟糖一种新型戒烟糖日前在英国问世 ,试验表明该糖可将戒烟成功率提高两倍 ,而且其功效高于目前其它所有尼古丁替代疗法。这种戒烟糖名为NiQuitinCQ ,由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生产。不久前进行的一次涉及英国和美国 1 80 0名烟民的临床试验显示 ,依靠这种戒烟糖获得的戒烟成功率比安慰剂高出 2倍 ,而其它诸如尼古丁口香糖、吸入剂、鼻腔喷雾剂等尼古丁替代品的成功率仅比安慰剂高一倍或不到一倍。该戒烟糖有2mg和 4mg两种剂量 ,可帮助烟民降低吸烟欲望及减轻戒烟症状 ,在 1 2周内逐渐减小剂量直至完全戒除。首辆超…  相似文献   

7.
吸烟行为的改变是多方面的,我们从医学本科生与医学研究生戒烟原因的比较的侧面,来分析戒烟的原因,为政府制定控烟政策提供依据。目的探讨戒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象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地区某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生、医学博士生845人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研究生劝说戒烟的人排在第一位是父母和男女朋友;医学研究生诱发戒烟的原因排第一位是因为健康的缘故。结论通过戒烟的调查研究这一角度,来分析控烟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外科技     
国外戒烟奇招戒烟后贷款: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凡申请低息商业贷款的人,必须经过体检,以证明他不抽烟,方能取得贷款资格。至少在戒烟后才能贷款。  相似文献   

9.
吸烟可引起肺功能损害,已是众所皆知的。实验显示,吸烟对肺功能损害.尤以末稍小气道显著,这可能与末稍小气道横截面大,烟雾在此处流速缓慢,增加粘膜与烟雾有害物质接触机会有关。因此,具有一定吸烟史的人,尽管没有出现呼吸道症状,常规肺功能指标也可能正常,但已造成了小气遭损害。这种损害包括内膜增厚、剥脱、色素沉着和纤维化等,其程度与吸烟年限相关。有关专家指出,吸烟在10年内而后戒烟者,小气道的功能损害可以逆转,戒烟后各项肺功能指标与不吸烟者相比无显著差异。如果吸烟在10~15年后才戒烟,小气道的功能损害就…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及戒烟成功的影响因素研究,运用MATLAB、SPSS、STATA等软件编程,分别构建频率分布、独立性检验和层次分析模型,得到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分不同年龄、性别等讨论),各因素影响下再吸烟者的累加发病率分布状况,CO浓度、距离抽最后一只烟的分钟数、每日抽烟只数为影响戒烟成功的主要因素等结论,从而对吸烟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戒烟。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纵向研究慢性吸烟者在未戒烟和戒烟一段时间后静息态局部脑功能活动发生的变化,本文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对12名慢性吸烟的健康志愿者,在未戒烟和戒烟一周后的脑静息态扫描数据进行组内比较分析,结果:与未戒烟状态相比,吸烟者戒烟一周后额叶(左侧眶内额叶、右侧额中回、右侧背外侧额叶)、左侧楔前叶、左侧后扣带皮层、左侧楔叶和右侧初级运动皮层的ReHo显著降低;双侧颞上回、左侧距状裂沟回、左侧舌回、左侧梭状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中央后回和左侧豆状壳核的ReHo显著增强。研究表明,慢性吸烟者在戒烟一周后上述脑区的神经元活动一致性发生了变化,这为ReHo应用于戒烟疗法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戒烟成功的各影响因素,使用分组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绘制出各影响不同因素下再吸烟累加发病率的折线分布图,得到累加发病率的分布情况;利用回归方程分析出影响戒烟天数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每日抽烟支数和CO浓度,戒烟者要想尽早戒烟,最重要的是控制每日的吸烟量.  相似文献   

13.
科普中国     
正电子烟无毒无害,是戒烟的利器?电子烟可以替代传统卷烟?其"健康无公害",具有"无二手烟""杜绝焦油等致癌物""帮助戒烟"等效果,值得推广。其实不然,抽电子烟并不能帮助吸烟者有效戒烟。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也一样会让人上瘾,有些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过传统卷烟,所以抽电子烟并不能帮助吸烟者有效戒烟。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甘肃省在兰5年高校体育系科和普通系科大学生吸烟的现状,从尝试吸烟的原因、戒烟后复吸的原因、吸烟开支来源、对吸烟有害的认识以及戒烟原因5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要降低吸烟率必须在加强教育的前提下,进行心理疏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转移其兴趣;限制其生活费,断其吸烟的经济支撑;必要时予以处罚,使他们远离烟草。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知     
一种新型戒烟牙膏在中国问世 6月1日,正值第15个世界无烟日之际,一种由中国企业研制生产的新型戒烟牙膏正式在国内上市。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此前已对该产品进行了论证,证明该产品对戒烟有积极作用。 这种名为多巴安的戒烟牙膏,是将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某种生物活性因子加入牙膏中制成的。烟民使用这种牙膏刷牙时,生物活性因子便会进入烟民的大脑  相似文献   

16.
王芳 《科技信息》2009,(11):130-130
本文简要的论述了吸烟与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指出了戒烟、限酒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影响广大烟民戒烟成功的主要因素展开研究。文章以安徽省为例,搜集安徽省戒烟研究报告众多数据,综合使用多元统计、偏相关、因子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拟合等模型,使用MATLAB、SPSS等软件,得到影响安徽省烟民戒烟成功的主要因素,并就此向全国广大烟民摆脱烟瘾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戒烟接种疫苗。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家希姆基纳米实验室研发的这种疫苗现在正在通过第二阶段试验。俄罗斯科学家研发的这一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戒烟疫苗。第一次接种这种疫苗就会让烟民永远戒烟,因为人的机体会产生一种阻止尼古丁进入大脑的特殊抗体,这种抗体可以让  相似文献   

19.
吸烟有害健康,虽然众所周知,却劝戒效果甚微。更反讽地是在“吸烟有害健康”这个警示语频频出现的场合,却见不到人们对它的含义的深刻的领悟和阐释。戒烟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在单纯的直述式主题诉求对戒烟显得单薄无力的环境下,分析总结了有效的戒烟广告创意策略,并进行探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戒烟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12月在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随机抽取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吸烟者60人为研究对象,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例对照者(对照组)和30例干预者(干预组)。干预组接受系统的行为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系统的行为干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为期1年的吸烟情况跟踪调查。结果:干预组的戒烟成功率为63.3%(19/30),对照组戒烟成功率为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组的戒烟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rochaska提出的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模型、电话随访、运动指导、心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戒烟成功率可借鉴和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