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Ln_4Ni_2C_5(Ln=Er、Tm、Yb、Lu)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采用离散变分X_a方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n主要以4f轨道相互重迭形成骨架结构.并以5d,6s,6p轨道与Ni、C成键。化学键总结果是稀土原子提供电荷,Ni、C原子得电荷。稀土原子还形成空心的八面体链。两种结构的存在导致Ln_4Ni_2C_5固体在电磁方面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2.
电弧熔炼方法合成了Hf2+xMo3-xSi4(x=0.3),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化学式,Hf2.3(2)Mo2.7(2)Si4,Mr=781.9,晶体学及结构参数:正交晶系,Ce2Sc3Si4类型,(62)Pnma,a=0.6579(1),b=1.2818(4),c=0.6778(1)nm,V=0.5716(1)nm3,Z=4,Dx=9.084g/cm3,μ=501.55cm-1(λMoKα=0.07107nm),F(000)=1340,T=296K,对于25个修正参数和637个独立可观察衍射点R=0.075,wR=0.068.此结构中,Si原子两两成键联接成哑铃状,Mo原子均处于Si原子所形成的配位畸变八面体中心,这些配位八面体最终联接形成三维Mo-Si网络,Hf原子则散布在网络之间沿[100]方向的隧道中.此化合物组成和结构不符合价键规律,成键具有过渡性且原子的配位环境遵守此类化合物规律.  相似文献   

3.
[Zn(Im)2]n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I41cd,晶胞参数a=2357.2(3)pm,b=2357.2(3)pm,c=1246.7(2)pm,V=6.927(2)×109pm3,Z=32.配合物晶体不对称结构单元中有2个独立Zn(Ⅱ)原子,它们处于非常相似的配位环境.每个Zn(Ⅱ)原子与4个脱氢的咪唑氮原子配位形成四面体配位结构.每个脱氢的咪唑配体起到μ2桥的作用,连接1对相邻的Zn(Ⅱ)原子,其中,Zn…Zn间距为591.8(1)~602.9(1)pm.固态时,Zn(Ⅱ)原子与μ2-咪唑桥交替相连成为三维网状结构,并形成沿c轴延伸的洞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固相高温反应,合成出一系列过度金属三组元碲化物,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这些化合物中,具有层状或准层状结构的有:CrNb2Te4;Cu0.74NbTe2;M'2M2Te4(M'=Co,Ni;M=Nb.Ta)等六个化合物,具有 Chevrel相结构的有M'0.24Mo6Te8(M'=Fe,Co)等两个,文章介绍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着重讨论了碲化物与硫、硒化物的差别以及用碲代替硫、硒原子后对第三组元金属原子插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HoAl2.8Si.02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三方晶系,在500℃状态下,点阵参数用六方晶胞表示为:a=6.112,c=20.92,c/a=3.423,空间群为,每个晶胞含9个化合式量,该化合物是由9层原子堆垛而成,其中9个Ho原子占据3(a)和以6(c)位置,原子参数为zc=2/9,Al和Si原子可以互相替代,它们占据9(e)和18(h)位置,原子参数为Xh=1/2和Zh=2/9.  相似文献   

6.
掺碳的钇铁金属互化物的自旋电子结构及其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自旋极化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计算了系列模型化合物Y2Fe17Cx(x=0、1、2、3)的电子结构,讨论了该化合物的磁特性.通过系统对比,证实了体积膨胀是增加这类互化物磁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了Y2Fe17化合物中,用Ga取代部分Fe之后,材料的性质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Y2(Fe1-xGax)17中,其结构随x的增加发生从Th2Ni17相到Th2Zn17相的转变;晶格常数随x的增加而增加;居里温度,超精细场都在Th2Ni17,Th2Zn17混和相附近有极大值;Ga原子优先取代12k(18h)晶位Fe原子.  相似文献   

8.
AgNO_3和a-ph_2ppy,(a-(C_6H_5)_2P(NC_5H_5))在加有少量H_2O_2和NaOH的C_2H_5OH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的灰黑色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_1,a=1.300nm,C=4.076nm,v=6.884nm ̄3,Z=8,D_c=1.67gcm ̄(-3),R=0.059,r_ω=0.072.每一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二套独立而结构基本相同的[Ag_2(a-ph_2PPy)_2] ̄2+,它的二个Ag原子和二个a-ph_2PPy中-N-C-P-桥的N,P原子联接成为一个稳定非共面八员环,而环内Ag,Ag间距分别是0.314,0.3l0(nm),均未成键。不对称单元中的二个八员环通过的O原子与环上Ag原子的弱成键而具有结构联系。环内还出现了罕见的三配位Ag原子。  相似文献   

9.
N-间甲氧基苯基亚胺基二乙酸合铜(Ⅱ)二水化合物[Cu(CH2COO)2NC6H4OCH3]·2H2O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a=1.0725(3),b=1.0851(4),c=2.1827(5)nm,v=2.540(2)nm3,Z=8,Mr=336.8,Dx=1.76gcm-3,μ=18.1mm-1,F(000)=1376。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偏离因子R=0.078。Cu(Ⅱ)离子与亚氨基二乙酸分子中一个氮原子、两个水分子氧原子和两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一变形四方单锥构型。Cu(Ⅱ)离子到四方单锥顶点O(7)原子(水2)的键长为2.279×10-1(4)nm,长于配位基平面内Cu-O和Cu-N的平均键长[1.939×10-1(4)和2.051×10-1(4)nm]。  相似文献   

10.
用DV-Va-SCC方法和自然键轨道法研究(Be(NMe2)2)3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进而根据Natiello和Medrano键级定义计算了分子中有关原了障的键级,根据徐光宪共价新定义计算了其中铍原子共价,结果表明,四配位的铍原子与邻近的4个N原子各形成了一个σ键,键级均为0.72;三配位的铍原子除与两个桥联N原子各形成一个σ键(键级均为0.77)外,还与端接N原子形成了两个共价键,键级为1.  相似文献   

11.
Anderson结构钼系过渡金属稀土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合成了具有Anderson结构的稀土元素钼系化合物,通式为Ln「XMo6O24H6」·nH2O(Ln=La,Ce,Pr,Nd,Gd;X=Cr(Ⅲ),Co(Ⅲ),Ni(Ⅱ),Zn(Ⅱ);n=7 ̄10),此类化合物属Anderson结构的B型,其特点是杂原子与6个-OH相连形成八面体,通过ICP、IR、UV、CV等方法对产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杂原子为Co(Ⅲ)的稀土盐对玻碳电极  相似文献   

12.
HfReSi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成键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弧熔炼方法合成了HfReSi2,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学及结构修正参数:化学式,HfReSi2,Mr=420.87,正交晶系,TiMnSi2类型,(55)Pbam,a=0.9140(1)nm,b=1.0051(2)nm,c=0.8081(1)nm,V=0.7424(3)nm3,Z=12,Dx=11.297g/cm3,μ=99.25mm-1(λMoKα=0.07107nm),F(000)=2100,T=296K,对于31个修正参数和255个独立可观察衍射点wR=0.069.此结构中,Re原子处于Si原子所形成的配位畸变八面体中心,这些ReSi6通过共面和共棱形成之字形无限柱,柱之间通过共顶和Si原子的共价成键桥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此结构和其它相同1∶1∶2配比硅化合物结构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低族过渡金属Mn、Re等倾向于硅的八面体配位,而高族过渡金属Fe、Co、Ni等则倾向于硅的四方锥体配位  相似文献   

13.
在温度为295K~80K范围内,应用穆斯堡尔效应方法,测量了Er2Fe17CxNy系稀土化合物Er2Fe17CN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用C,N原子掺杂渗入Er2Fe17化合物替换Er3+离子后形成的Er2Fe17CN化合物,影响了Er2Fe17化合物原来的自旋重定转换温度TC,并使自旋重定转换角度θ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两个自旋重定转换温度TC1,TC2.TC1200K,TC280K.这说明稀土化合物Er2Fe17CN磁矩是突变的(一级相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X射线衍射和分子动力学(MD)计算模拟等手段研究了67CdF2/33BaCl2玻璃(Ⅰ)和40CdF2/40BaF2/20CdCl2玻璃(Ⅱ)的结构。研究表明,在Ⅰ中Cd原子主要为6配位,Ⅱ中Cd原子主要为6或7配位。Cd—F的平均键长分别为231.6pm和230.4pm。在MD计算的玻璃中同时存在非桥F,桥F,3配位F和4配位F,几乎不存在不和Cd原子成键的游离F。弱的形成体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连接较弱,Cd在大的阴离子空隙中的位置较松弛,体系随Cd含量增加稳定性下降。对混合卤化物玻璃的结构与形成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C9H8N)2[M0O(S2C2(CN)2)3].2H2O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 晶胞参数:a= 11.305(6),b=14.384(3),c=14.278(3)A,a=56.86(2),β=114.11(2),y=111.12(3) p0bs=1.654克/厘米3,Z=2(ρcalc=1.576克/厘米3).晶体结构用Patterson函数法和Fouries 合成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方精修,偏离因子R=0.047.结构分析结果说明Mo原子与三个配 位基的六个硫原子和一个端基氧形成扭歪五角双锥结构.结晶水与[Mo0(S2C2(CN)2)3]2-络阴 离子和喹啉阳离子之间存在O-H…N和N-H…O氢键。  相似文献   

16.
用AM1方法并采用能量梯度优化研究了7─羟基喹啉烯醇式(I)和酮式(Ⅱ)与HF,HC1,HBr分子形成1∶2桥式氢键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研究表明,与HF,HBr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的构型基本保持Cs对称性;而与HC1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具有小角度的椅式结构。所有化合物I均比Ⅱ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7.
用金相、X射线衍射分析及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AlCo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和添加不同稀土镧后的平衡相组成,并确定稀土镧在AlCo金属间化合物中室温和1000℃时的固溶度分别为0.5%(原子)和0.7%(原子).  相似文献   

18.
氯化锌与l—苯丙氨酸的配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微量相平衡法研究了ZnCl2-Phe-H2O三元体系在25℃及全浓度范围内的溶度性质,结果表明,该体系中形成两种化合物:Zn(Phe)Cl2.1/2H2O和Zn(Phe)2Cl2.H2O,它们均属水中固液异成分溶解化合物。在相平衡结果指下,在水中制备了两种化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XRD、IR和XPS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用AM1方法并采用能量梯度优化研究了7-羟基喹啉烯醇式(I)和酮式(Ⅱ)与HF,HCL,HBr分子形成1:2桥式氢键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研究表明,与HF,HBr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的构型基本保持Csc对称性;而与HCl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具有小角度的椅式结构。所有化合物I均比Ⅱ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个具有零维孤立结构的新化合物β-(4,4'-H2bipy)[CdBr4](1)。化合物中包含有孤立的质子化的4,4’-联吡啶和CdBr4原子团。在CdBr4原子团中镉原子采用四配位的四面体构型和四个溴原子配位。4,4’-H2bipy基团和CdBr4原子团通过氢键联结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