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桩承载力作为桩基设计与应用一项重要的参数依据.目前,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承载力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也是评价其他预估方法合理性的标准,但随着桩基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桩径、桩长不断增大、增长,同时特殊场地(如狭小地段、边坡)的桩基施工也在不断增多,考虑到静载试验所需的试验条件,显然难以满足桩基发展的需要,如何合理的评价单桩承载力成为岩土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将静力触探与数值模拟预估单桩承载力成果对比分析,为今后的桩基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德伟 《科技信息》2007,(27):120-120
桩周岩土极限摩阻力及其桩尖处岩土的容许承载力是公路工程钻(挖)孔摩擦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的重要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对此,工程勘察设计人员不仅除遵守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场地地基岩土的地质时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工程性质及有关因素合理取值,不可机械地依规范查表确定。  相似文献   

3.
王智 《厦门科技》2007,(4):46-48
某地下蓄水池工程,场地岩土主要工程特性指标如表1.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Φ500,桩长15.0m,按1000×1000 mm纵横双向均匀布置,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50kN,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80kPa;施工后抽检4根桩进行载荷试验,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或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未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红涛 《甘肃科技》2005,21(2):149-150,193
通过上海城市外环线二期沪太路立交工程的岩土工程初勘、详勘以及在执行上海市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08-37-94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过程中,要求对桩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估算。以供各设计专业参考使用,而此规范中提供的利用静力触探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和方法值得在以后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吴春萍  郑威 《工程与建设》2011,25(6):798-801
桩基础在工程建设当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从安全性上考虑,对群桩承载力的研究尤为重要。文章结合一工程实例,根据现场取得的静载荷试验数据,采用在岩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FLAC3D软件模拟单桩的静载荷试验以确定模型参数。然后,在单桩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组不同的群桩模型,分别研究桩距、桩数、桩径对群桩承载力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穿越溶洞型单桩的设计难题,研究了穿越无充填溶洞时单桩的承载特性 . 基于现场物探和室内试验结果明确了溶洞的发育情况和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有限元 软件建立了14组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不同溶洞半径、不同溶洞位置及不同桩径的工况进行 了模拟,确定了BoxLucas1荷载传递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了穿越无充填溶洞单桩的承载特性计 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桩径增加和溶洞充填时溶洞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将得到削弱,溶洞的 半径和位置对桩基承载力具有显著影响.实际工程中应重视前期物探对溶洞发育情况的准确 探查,降低溶洞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单桩参数设计和承载力预测 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桩土共同作用岩土类材料力学特性及PHC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可靠性,以湖南省某高校新建教学楼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调研和勘察资料进而得到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以及桩基设计参数;利用规范经验公式并结合静载荷试验结果获得PHC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实测值;建立桩土共同作用下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对其进行承载力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实测值与按规范经验公式所得的计算值较吻合,采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获得可靠指标β为3.75,失效概率Pf为2.326×10-4,满足设计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桩基础——钻孔压浆混凝土预制管复合桩的成桩工艺、工作机理和单桩竖向承载力,为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方法通过桩的静载试验,并结合桩的工作机理,得到桩在黏性土和砂类土中的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提高系数,建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公式.结果桩周土层为黏土、细砂、中砂时,桩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分别为1.1~1.3、1.6~2.0、2.2~2.4.桩端持力层为细砂、中砂时,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分别为1.2~1.6、1.6~1.8.结论钻孔压浆混凝土预制管复合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较现行规范中经验公式算得的承载力数值有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对桩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指导作用,对这种新型桩基础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挤扩支盘桩的承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具体工程对挤扩支盘桩在外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及桩身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等截面灌注桩,挤扩支盘桩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等优点;支盘的存在可以大幅提高桩体的承载力,支盘在单桩承载力中的贡献可达50%以上;支盘的存在,使得桩侧、桩端等部位承载力的发挥也明显不同于等截面灌注桩,具有明显的时序性;现行挤扩支盘桩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0.
淮南刘庄煤矿主井井塔工程采用了人工冻融土地基,而人工冻融土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单桩、群桩承载力均发生了较大改变.文章通过计算,得到单桩竖向承载力、单桩水平承载力、群桩承载力以及桩基沉降量来分析桩基的稳定性.计算和分析结果对工程建设具有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类桩基础在本区建设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多,的确解决不少工程问题,例如:钻孔灌注桩、CFG桩、振冲碎石柱、旋喷搅拌桩、人工成孔灌注桩(扩底墩)等.在具体工程中,优化桩基方案与合理选用设计参数,尤其是各类岩土层极限摩阻力及端阻力的确定,就很有必要根据场地地层条件结合工程特点进行试桩,以期达到采用桩基础的形式的最佳效果.乌鲁木齐地区采用人工成孔扩底墩基础形式的工程较多,因其桩的长径比小,承载力以端阻力为主,常常不考虑侧摩阻力.本文针对乌鲁木齐市政府某住宅补偿楼工程,为充分发挥相应岩土极限端阻力的作用,进行了现场大型单桩竖向静压试验,本文就工程过程作简要介绍. 决不少工程问题,例如:钻孔灌注桩、CFG桩、振冲碎石柱、旋喷搅拌桩、人工成孔灌注桩(扩底墩)等.在具体工程中,优化桩基方案与合理选用设计参数,尤其是各类岩土层极限摩阻力及端阻力的确定,就很有必要根据场地地层条件结合工程特点进行试桩,以期达到采用桩基础的形式的最佳效果.乌鲁木齐地区采用人工成孔扩底墩基础形式的工程较多,因其桩的长径比小,承载力以端阻力为主,常常不考虑侧摩阻力.本文针对鸟鲁木齐市政府某住宅补偿楼工程,为充分发挥相应岩土极限端阻力的作用,进行 现场大型单桩竖向静压试验,本文就工程过程作简要介绍. 决不少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单桩承载力问题,采用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对近10年来所完成的数百项工程,将其打桩原始记录、地质勘察报告与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得出的承载力相对比而得出了一种小误差的夯扩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吻合很好,对夯扩灌注桩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介绍了夯扩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3.
岩土工程勘察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常涉及到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及桩端承载力标准值qp的确定与使用.本文通过梅耶霍夫(Meyerhof)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分析,有利于建立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及桩端承载力标准值的物理概念,对于实际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静力触探的发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力触探的发明和应用对于工程地质勘探和测试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静力触探目前已成为岩土工程行业原位测试中最基本的试验手段.文章概述了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静力触探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探讨了静力触探在以下方面的应用:进行土类判别和力学分层;确定土体结构和微地貌单元;确定土坡滑动界面;估算单桩承载力和沉桩阻力,确定粉细砂(粉)土桩端持力层的界线;确定地下人防和地下隐蔽物的位置;判断砂土液化以及配合钻探确定泥质软岩的中风化带界线等.  相似文献   

15.
本论述通过呼和浩特东客站站房桩基优化设计工程实例,介绍了通过调整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桩中心距、桩身配筋等措施达到优化桩基工程,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其它项目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的小应变动测桩的承载力的方法中,中心思想是通过动测桩的刚度来模拟确定桩的静刚度,再利用经验常数来推测出桩的承载力.然而,能否通过静载试验所得静刚度推测桩的承载力这一根本性问题尚未得到研究和解决.本文探讨了单桩承载力及静刚度的表现规律与特性,将桩的承载机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应用等效极限位移的概念和特征刚度的概念,提出了由静刚度推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计算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准确度的分布规律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大部分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由此说明,单桩静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桩的承载特性.但这种反映只是承载力的内涵的体现,而不是承载力大小的直接表现,也即静刚度与极限承载力并不一定是简单的常数关系.这一认识对解决动测中的问题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付进省 《河南科学》2007,25(6):960-962
近年来静压预应力管桩在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结合工程实际分析该种桩单桩承载力估算方法、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之间关系及桩基施工产生挤土效应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单桩载荷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利用文献中桩的载荷试验数据来训练LSSVM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同常用的BP网络相比,LSSVM预测模型具有学习速度快、预测性能较好、选择参数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桥梁位于软弱土层时,地震作用下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桩基的动力响应,以翔安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建立地震作用下桩-岩土体-钢管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型,研究在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变截面钢管混凝土单桩和变截面普通混凝土单桩桩身加速度、桩身位移、桩身弯矩的动力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变截面钢管混凝土单桩在地震作用下的桩身加速度、加速度放大系数、桩身位移最大值和桩身弯矩变化规律均同变截面普通混凝土单桩类似,但钢管使桩身加速度放大系数降低、桩基抵抗侧向变形能力和抗弯承载力提高.因此,钢管可以显著提升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抵抗变形能力和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支盘桩是一种具有高承载力和低沉降量特性的新型桩.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法对挤扩支盘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这类桩的荷载-沉降性状及其摩阻力、支盘阻力及端阻力发挥特性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对支盘桩的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