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林凡 《广东科技》2014,(12):183-183,17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电梯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电梯运行时的振动直接影响了乘客的舒适度感受,因此加强对电梯运行产生异常振动原因的分析、找到减轻或消除其对电梯运行不良影响的方法,从而提高电梯的运行质量、安全性和舒适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机械安装和调整以及电气调速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电梯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效提高电梯运行舒适度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电梯桥厢的振动规律,以高速电梯提升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纵向振动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对振动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首先,将某高速电梯实际运行状态作为输入参数,获得桥厢的纵向振动响应;然后,通过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DAMS)建模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柔性体弹性变形理论建立的提升系统,其纵向振动模型可靠性较高,可较好地反映轿厢的振动特性;电梯提升过程中,轿厢的纵向振动响应越来越大;同等条件下,空载提升的桥厢纵向振动响应比满载提升强烈.  相似文献   

4.
吕康民 《科技资讯》2010,(24):144-144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进程发展,电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人们对电梯运行的舒适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震动是影响舒适度重要原因,经过多年对电梯的检验,现针对电梯运行中的震动问题,从安装、调试使用等方面阐述引起震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医院高层建筑业到长足发展,医用电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作为耗能大户的医用电梯其运行能耗十分惊人.因此,研究医用电梯机械系统节能控制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为此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 DSP芯片为核心医用电梯机械系统启动自动节能改造硬件体系.  相似文献   

6.
直线电机进给系统机械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满意的运动精度,针对以往直线电机进给系统研究中被忽略的机械系统动态特性,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直线电机进给实验台的机械系统动态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同时分析讨论了机械系统频率特性对进给系统运动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直线电机进给系统机械环节结构简单,但依然具有复杂的动态特性,影响系统运动精度;伺服控制速度环增益越高,机械系统进给方向固有频率越高;随着进给速度的提高,工作台各方向振动频率与幅值均增大,当速度提高1倍时,俯仰振动和偏摆振动致使工作台产生的位移波动增大2倍。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梯运行引起的振动及噪声,对其噪声源进行分析.通过在主机、返绳轮、轿厢、导轨等方面采取的减振减噪措施以及建筑上对机房、井道、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隔声措施,实现减少振动及噪声,使人们享受电梯的舒适使捷,远离噪声困扰.  相似文献   

8.
机械振动信号反映了机械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内在状态,振动信号承载着机械系统工作状态的重要信息.介绍了机械振动信号描述的两类方法,并对振动信号的常用分析方法加以阐述,为机械系统振动信号的分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木-混凝土组合楼盖的振动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混凝土翼板的跨厚比和长宽比、木梁跨高比以及连接件对组合楼盖振动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混凝土组合楼盖的振动舒适度随混凝土翼板跨厚比的减小和木梁跨高比的减小而提高;有效的连接是保证木-混凝土组合楼盖协同工作的关键,采用了有效连接的木-混凝土组合楼盖的振动舒适度要比没有采用连接件的好得多,螺钉连接件的间距减小,同样有助于提高组合楼盖的振动舒适度;减小混凝土翼板的长宽比时,从自振频率这一指标来看,木-混凝土组合楼盖的振动舒适度在降低,但是从峰值加速度这一指标来看,其振动舒适度则在提高。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建议采用自振频率和峰值加速度的双控指标作为木-混凝土组合楼盖振动舒适度的评价标准,并可通过保证混凝土翼板与木梁之间有效的连接以及减小混凝土翼板的跨厚比或木梁的跨高比等方法来提高组合楼盖的振动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别墅出现了,随之带来的是出现了很多为老年人等亲属配置家用梯,以方便上下楼。该文根据GB/T21739-2008《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家用电梯的总体设计进行了论述;讨论了家用电梯的配置,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选型,以及电梯功能的选择方法;列举了常用的家用电梯的一些井道轿厢的布置方案;讨论了电梯的安全回路和配置。  相似文献   

11.
对继电接触器控制的交流调速电梯(TKSIDV)进行的计算机改造,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并改善了乘员舒适感.本文简要叙述了改造前后的简要工作原理和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电梯交通动态分区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了一种用人工免疫算法实现电梯高峰客流期间动态分区计算的新方法,文中阐述了人工免疫系统的原理,深入剖析了电梯交通的动态分区模型,设计了动态分区模型的人工免疫算法,该算法具有快速收敛性,能够较快地找到电梯交通的最优分区或者次最优分区,有利于提高电梯交通动态分区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从研究电梯安全性角度出发,采用集中质量的方法,并引入Lagrange乘子,建立了包括曳引绳在轮槽中的滑动、轿架碰撞缓冲器两种接触条件的电梯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的建立可以就电梯紧急制停、蹲底等事故进行仿真.该模型的求解选用了Newmark法,并采用Baumgarte违约稳定法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用于模拟和研究电梯系统在该类事故中的动态特性,有助于电梯安全性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从4个方面介绍了高层住宅中电梯机房的配电系统的设计,阐述了高层住宅中电梯机房的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电梯交通动态分区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提出了一种利用新兴的人工免疫算法优化电梯高峰客流动态分区的新方法,实现了非连续楼层的优化计算.剖析了电梯交通的动态分区模型,设计了动态分区模型的人工免疫算法,并对之做了比较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的动态分区在处理客流分布不均匀的电梯交通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该算法能快速地找到电梯交通的最优分区或者次最优分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楼宇门禁对讲系统为基础,对楼宇电梯运行模式改进为智能化控制模式,使电梯设备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并能结合安全防范需要来控制楼宇内各类人员的不同活动范围,从而保证用户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给出了一套比较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电梯智能化控制硬件电路的架构和实施方案,介绍了改善系统通讯响应实时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教学型电梯模型的总体方案,以及其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模型为5层楼电梯控制,电机由24V直流电源供电,楼层信息由8255和74LS245驱动LED管显示.采用Visual Basic可视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界面简单,易于操作.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了电梯模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更低的平均候梯时间和长候梯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自适应电梯群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汇集了区域权重控制算法、电梯运行操作知识以及层站召唤再分配规则,基于自适应的长候梯时间阈值,对长候梯层站召唤执行再分配操作,凸现了电梯群控制策略对复杂电梯交通的自适应性.与经典THV算法、基于知识的区域权重控制算法、人工免疫动态优化算法比较,该方法能获得更低的平均候梯时间和长候梯率.同时,其自适应能力使得该控制策略更易于应用在实际电梯群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高品质的电梯交通系统既要保证系统的服务数量,又要保证系统的服务质量.针对传统电梯交通配置忽视仿真验证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成批服务的电梯交通配置方法.该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离散事件驱动技术,描述乘客和电梯的动态行为,实现了对电梯交通配置服务质量的仿真评价,依据评价的结果对交通配置进行调整,使交通配置既考虑乘客处理能力,又兼顾服务质量.该方法完善了电梯交通配置理论.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人工免疫聚类算法的电梯交通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人工免疫聚类算法对某大楼一周内的电梯交通流进行了分析.利用人工免疫算法的免疫激励和免疫抑制机制,对电梯交通的5分钟原始客流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了特点鲜明的电梯交通流人工免疫记忆数据集.以最小支撑树为工具,采用最短距离法对记忆数据集进行分类,所得结果清晰地体现了电梯交通流的实际特性.该算法为电梯群的控制与调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