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弦振动"驻波"实验中,对于起振端是波节还是波腹,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给出了弱阻尼状态下弦振动实验的严格解析解,利用该解分析了上述问题,并且发现通常认为的弦振动实验形成明显驻波的条件并不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2.
弦驻波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之一。相比于早期的音叉,该实验采用了钢质弦线,不仅能观察到弦线上的驻波,而且还能听到弦线振动的声音,便于研究振动与声音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弦乐器的工作原理。文中基于新型弦振动实验仪器,对弦线上的驻波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驻波波长的两种测量方法,即驻波公式计算求波长和直接观察驻波求波长的方法,通过大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为实验仪器的测评和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计算证明,有限长弦在振动过程中驻波节点(除端点外)是不存在的,只是这些点的振动振幅相当小,从肉眼看上去好象是固定不动的,实际上是在振动。我们先来证明当弦一端连音叉另一端固定的情况,其定解问题为:  相似文献   

4.
在弦振动“驻波“实验中,对于起振端是波节还是波腹,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给出了弱阻尼状态下弦振动实验的严格解析解,利用该解分析了上述问题,并且发现通常认为的弦振动实验形成明显驻波的条件并不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5.
从教科书中根据直线弦振动的驻波条件,处理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角动量的量子化问题,导致了与玻尔理论量子化条件不一致的结论。提出利用驻波的特点和封闭弦振动驻波满足的对称性,得出圆形封闭弦形成驻波的条件为周长是半波长的偶数倍。利用此条件可以处理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的角动量量子化问题,从而得出与玻尔定态理论一致的结论。最后把玻尔定态理论的3个假设分别与驻波特点相对应,用驻波的特性解释了电子绕核运动的能量、角动量的量子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波动方程着手,根据边界条件,导出了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振源相连的弦上驻波的波方程和共振条件.  相似文献   

7.
驻波因其广泛的应用而成为大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弦线振动形成的驻波因其形象直观被作为教学演示内容引入课堂.本文给出一端固定一端受正弦激励下的弦线振动的暂态解,并画出不同时间弦线的图形,以说明驻波的形成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弦线振动横波波动方程,指出了驻波与共振现象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固定弦线密度下弦线张力与波长关系、振动频率与波长关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找到了弦线张力与波长的最佳振动频率为110 Hz及振动频率与波长的最佳张力为1.36 N.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弦振动横波波动方程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固定线密度时弦振动的拉力与波长、拉力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利用origin软件得出实验曲线,并找出研究张力和波长曲线关系时的最佳频率及研究拉力和频率曲线关系时的最佳波长.  相似文献   

10.
给定初值条件,解弦振动波动定解问题,计算演奏手法变化引起的击弦乐器振动驻波能谱结构变化。探索击弦乐器乐声的音调、音色与弦振动驻波能谱结构的关系。用Mathematica编程模拟击弦乐器弦振动乐声,用听觉体验和频谱分析研究击弦乐器音调、音色与演奏手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