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木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杉木可提高人工林木荷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马尾松的影响大于杉木;马尾松使木荷的差异干缩降低,而杉木使其差异干缩提高;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物理性质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的力学强度除弦面抗劈力外,其余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降低,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戊聚糖含量提高,而杉木对木荷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木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杉木可提高人工林木荷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马尾松的影响大于杉木;马尾松使木荷的差异干缩降低,而杉木使其差异干缩提高;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物理性质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绝大部分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杉木对人工林木荷木材的力学强度除弦面抗劈力外,其余指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降低,使人工林木荷木材戊聚糖含量提高,而杉木对木荷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红皮云杉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30年左右生红皮云杉人工林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并对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及主要材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为:(1)由于红皮云杉35年生人工林尚处于龄期,其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均低,其中基本密度0.318g/cm^3,顺纹抗压强度29.21MPa,抗弯强度56.63MPa,弯曲弹性模量7.788GPa。(2)人工林木材的密度干缩率以及顺压强度、抗弯强度均略低于天然林,而吸水率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建始长岭岗林场16 a生柳杉木材吸水性和木材密度,结果表明:研究林分柳杉木材平均水容量为290.3%;立地条件对水容量具显著影响(α=0.05);不同立地条件的吸水性曲线具相同走势,吸水速率随时间递减,30 d后基本达吸水平衡;但薄土陡坡及山脊立地上的吸水性曲线低于厚土缓坡、中土缓坡、中厚土山谷三种立地类型上的吸水性曲线;柳杉的气干密度ρ12为0.330 g/cm^3、基本密度为0.296 g/cm^3;不同立地条件上的柳杉气干密度和基本干密度差异不显著,全干密度差异显著,且全干密度的差异主要是由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异导致.  相似文献   

5.
<正> 细叶红锥(Castanopsis concina auct. non(Champ.)A. DC.)是我国阔叶用材树种,木材呈红褐色,材质坚实,不易蛀蚀,可作工业用材及家具。 本实验测试了细叶红锥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并对木材密度和各种强度进行了回归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在福建省南靖县南坑区采集样木9株。 9株样木共制得符合要求的物理试件161个,力学强度试件906个,共进行各项力学试验1200次、物理性质测定1479次。 二、试验结果 1.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等级 细叶红锥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均值见表1。 细叶红锥木材基本密度中(偏重),材性类别中(偏高)者居多,径、弦向干缩差异属中,为1.63。  相似文献   

6.
人工杉木林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下杉木人工林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影响人工杉木林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综合人工杉木林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和林分上木材化学成分含量考虑,其纸浆材主伐年龄以17-23年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氯化钠和热水预处理对黑桦木材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对黑桦木材干燥缺陷和干缩特性有影响,对干燥速度基本无影响,经氯化钠处理的黑桦木材对各项性能改善效果更好。未处理材、热水处理材、氯化钠处理材的初期开裂等级均为1级;截面变形等级分别为3级、1级、1级;瓦弯变形分别为1.62mm、0.87mm、0.43mm;氯化钠处理黑桦木材的平均体积干缩率较未处理黑桦木材降低了20.83%,并且差异干缩最小。根据干燥特性相关数据,初步拟定了25-30mm厚黑桦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8.
以红松和大青杨木材为例,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尤其是低温)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在气干和饱湿状态下,对标准样本进行静载荷测试,获取两种木材心材和边材件在温度为20、5、-5和-20 ℃时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分析各参数随温度降低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随温度降低,气干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均以近似线性趋势增大; 饱湿材各力学参数变化曲线则存在拐点,在-5~20 ℃之间,随着温度降低,各力学指标增大较慢,在-20~-5 ℃之间,随着温度降低,各力学指标增大较快; 与气干材相比,饱湿材的各力学参数对低温响应更敏感,-20 ℃时饱湿材各力学参数较20 ℃时提高约67%,而气干材-20 ℃时各力学参数仅约较20 ℃时提高15%。  相似文献   

9.
对雷州产的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 f)、隆缘桉(E.exserta F.Muell)及雷一桉(E.Leizhou No.1)的木材进行了过热蒸汽干燥试验。干燥时干球温度高达110℃,湿球温度保持100℃。结果表明,隆缘桉与雷一桉比柠檬桉难干,心材比边材难干。 试验前曾运用分析弦向干缩系数对径向干缩系数比值的方法,预测在干燥期间木材可能发生应力开裂的含水率阶段。分析表明,在木材平均含水率降至30%以前,隆缘桉与雷一桉木材的弦,径向干缩系数比的比值远高于柠檬桉,心材的比值远高于边材。分析的预测和干燥质量相符合,即,隆缘桉与雷一桉板材中出现的应力开裂显然地多于柠檬桉;心材部分出现的应力开裂显然地多于边材。 对柠檬桉的气干材与高温干燥材的一部分力学性质作了对比测定。结果是:两种干材的顺纹抗压强度、静曲抗弯强度和静曲弹性模量的差别不明显,但高温干燥材的冲击韧性比气干材的小6%。  相似文献   

10.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和大叶山杨(P.davidiana var.macrophylla G.L.Zhang)木材的解剖特征、纤维形态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测定与分析,对2种木材的气干密度、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抗震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硬度、抗劈力强度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对2种木材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质量分数为1%的NaOH抽出物、乙醚抽出物、苯醇抽出物、pH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种木材解剖特征相近,大叶山杨的力学强度值略高于山杨,抽出物质量分数比山杨低,细胞壁物质质量分数比山杨高.  相似文献   

11.
木粉/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流动性能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用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制备了能代替木材的复合材料。考察了木粉含量、粒度、界面相容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木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冲击强度随木粉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弯曲强度随木粉粒度减小显著降低,而冲击强度先有所升高而后降低;界面相容剂能有效改善材料的性能,其较佳用量约为5%(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幼龄材干缩性能轴向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建始县长岭岗林场引种栽培的12a生日本落叶松标准木干缩性能指标,并分析了它们在轴向上的变异,结果表明:径向全干干缩率为4.63,弦向全干干缩率为6.82,径向气干干缩率为2.41,弦向气干干缩率为3.92,体积气干干缩率为6.49,以上指标在轴向不同部位差异不显著,但有由基部至梢部逐渐变小的趋势;全干差异干缩为1.47,气干差异干缩为1.62,在轴向变异不明显且相对较稳定;体积全干干缩率随轴向部位变化而差异显著,且主要存在于基部与近梢部之间.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了I-69杨木材加工的层积材(简称LVL)和I-69杨实木材(简称实木)的性质,结果显示:LVL比实木的基本密度有明显的增加;整体上看LVL的干缩性大于实木,LVL的径向全干缩率、弦向和体积全干缩率均大于实木,单差异干缩小于实木;LVL的顺纹抗压强度与实木的差异不大,仅比后者大2.77 MPa;LVL平使方向的抗弯强度低于实木,而纵使方向的抗弯强度略高于实木;LVL平使方向的抗弯弹性模量大于实木(638 MPa),纵使方向略大于实木(52MPa);可见LVL的冲击韧性远大于实木,为后者的两倍;LVL的性能整体上优于实木。  相似文献   

14.
对杉木和茅栗两种木材含水率为9%、10%、11%、12%、13%、14%、15%时的木材弦向冲击韧性进行了测试,并测定含水率为12%时木材径向冲击韧性,同时在现有标准冲击韧性含水率计算模型基础上建立修订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的径向冲击韧性平均值为46.112 kJ/m2,弦向冲击韧性平均值为37.514 kJ/m2;茅栗径向的冲击韧性平均值为82.994 kJ/m2,弦向的平均值为76.271 kJ/m2,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均显著。建议在修订《木材冲击韧性试验方法》标准时,增加冲击韧性含水率修订模型A12=AW[1+0.02(W-12)]和径向冲击韧性试验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16.
<正>作者研究了红木(Ptrocarpus spp.)膨胀和收缩的变易性。发现当木材被汽蒸时,其沿弦向的膨胀远大于沿径向的膨胀。因此,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直到含水率降到5%及更低为止,弦向收缩的百分率(Y_T,%)都远小于径向收缩的百分率(y_r,%)。(100—y_T)/(100—y_T)的比值,可以用来予示在干燥期间是否会在弦切面上出现干裂。作者已经把(100—Y_T)/(100)—Y_r))/(100—Y_r)的比值定义为干裂势。的比值越大,干裂势就越小。汽蒸处理能减小干裂势以致在弦切面上不出现开裂。采用预蒸处理的方法,能用过热蒸汽成功地干燥10至35毫米厚的红木成材。成材的干燥质量是好的。  相似文献   

17.
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正>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是竹材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文研究了竹材的公定容积重,湿胀,维管束密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径向和弦向的抗弯强度和一些其他性质,获知了:1.竹材分割对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2.顺纹抗压强度与竹材含水率的关系;3.竹子年龄(A)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4.竹秆任意高度处(H_x)的物理力学性质;5.竹材的立地等级和营林措施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6.不同竹种的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木材的横向渗透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析和讨论了影响马尾松木材渗透性及其各向异性的机理。对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气体渗透性和弦向气体渗透性进行测量,发民尾松木材的径向和弦向渗透性是由边材向心材逐渐减小,并随着含水率的下降而升高。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渗透性大于弦向渗透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升水容积置换法分别测量了I-72杨木材径向、弦向和纵向的气体渗透性,分析了含水率对杨木气体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含水率条件下,I-72杨木材径向气体渗透性稍大于弦向;在较高的含水率阶段,纵向气体渗透性略大于横向(径向、弦向),随着含水率降低,纵向气体渗透性与横向的差异急剧增大。而在各个纹理方向上不同部位的渗透性差异不明显。随含水率的降低渗透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变异性较小。基于此,拟合出I-72杨木材的渗透性随含水率变化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