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国历史上。自从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以来,共和制度曾一再遭到破坏。但是,法国人民却一再把它重新建立了超来:1804年拿破仑推翻了第一共和国,自已做了皇帝。拿破仑失败后,接着又有旧王朝的复辟,直到1848年路易·腓立普被推翻后,法国人民建立了第二共和国。1852年拿破仑第三破坏了第二共和国成立了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后,才又有第三共和国的出现。1940年贝当破坏了第三共和国成立了“法兰西国家”,1944年法国人民从希特勒统治下获得解放后,1946年通过了新宪法,又建立了第四共和国。现在戴高乐在法国上了台,又企图修改第四共和国的宪法,法国国内外的法西斯分子公开叫  相似文献   

2.
一七八九年爆发法国大革命。一七九一年第一部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政体。次年八月法国人民又一次在巴黎起义,攻下王宫,拘禁国王;九月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共和国。这就是第一共和国。一八○四年五月拿破仑称帝,第一共和国让位于第一帝国。  相似文献   

3.
罗马共和国前期小农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促进了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完善;第二,促进了罗马共和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促进了罗马共和国军事力量的强大;第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这篇小说,是以国际的外交事件作题材的,这就十分新鲜。里面写一个出产石油的共和国的故事。这个名为‘共和国’而实际上是半殖民地的伊特勒,被一个大海军国所派的特使操纵着闹出种种的悲喜剧,借作者的辛辣的讽刺的笔暴露了出来。所说的两个国名虽然是假设的,但是读过近代史的人们不难猜出来。所谓伊特勒共和国,其实是乔治亚,(Georgia)所谓瑙地利就是英国所谓亚索尔则是俄国。Boris L(?)vr(?)neff是由资产阶级转变的著名苏联作家今年四十多岁所作小说剧本甚多以描写海上生活见长。描写世界事情的,这伊特勒共和国是第一部。作插书的也苏联的艺术家,姓名是B■sile Schoukhaieff  相似文献   

5.
王朝晖 《世界知识》2012,(10):46-47
5月6日,法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社会党人弗朗索瓦·奥朗德胜出,即将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又一位左翼总统.这次法国大选,除奥朗德与萨科齐的"双雄对决"外,还有一个看点是极左翼让—吕克·梅朗雄和极右翼玛丽娜·勒庞的"双重崛起",两人不约而同地号召建立"第六共和国",而奥朗德和萨科齐都曾给予积极回应.那么,"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即将落幕, "第六共和国"就要登场了吗?  相似文献   

6.
一切反动派总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每当革命浪潮行将吞沒它們的时候,它們总要互相勾結,組成形形色色的反动同盟,合伙鎮压革命运动,維持其反动統治。历史上这种事例屡見不鮮。十九世紀初期欧洲反动君主結成的所謂“神圣同盟”,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一八一四年,拿破侖帝国崩潰后,欧洲反动封建君主千方百計地鎮压欧洲資产阶級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一八一五年九月,由俄皇的倡議,俄国皇帝亚历山  相似文献   

7.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面积2240.3万平方公里,人口28670万人。苏联是根据列宁的提议,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当时加入苏联的有4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南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后逐渐扩大为15个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23日,在波罗的海东岸的苏联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首都,有数百人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独立”和“自由”。波罗的海东岸这三个共和国原来分属于波兰和瑞典版图,18世纪被沙俄吞并。十月革命胜利后,三个民族的工农劳动群众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于1918年底相继建立本  相似文献   

9.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对民主政治的第一次尝试。它的失败原因,可以上溯到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由于战败,魏玛共和国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畸形儿,潜伏着日后失败的隐患。在共和国短暂的生涯中,战败和随战败而来的有关问题犹如锁链一般,缠绕在共和国孱弱的身躯上,抑制着共和国的正常发育,直到其最后夭折。  相似文献   

10.
从保护国到共和国今年3日20日,突尼斯人民以兴奋热烈的心情庆祝了他们国家独立的一周年。到7月25日,突尼斯制宪议会又一致通过了废黜国王、宣布突尼斯为共和国的决议,并选出了原任首相、新宪政党主席哈比布·布尔古巴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从而结束了1705年以来侯赛因王朝在突尼斯的统治。这是突尼斯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它标志着突尼斯在胜利道路上向前迈进的一步。突尼斯在非洲北部,面积155,380平方公里,人口3,800,000人(1956年2月普查,其中外国人有370,000),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伊斯兰教。由于  相似文献   

11.
共和国刍议     
共和国在现代语境中往往被理解为一种与君主制相对应的国家形式。但共和国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共和国是人民共有权力、共治国家、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以及保持内部和平的国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共和国在价值取向上要求自由、平等与国内和平;在政治制度上要求民主、法治和权力制约;同时还要求公民具有公共美德。  相似文献   

12.
16日 1869年历时10年建造的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1913年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巴黎出版。1918年匈牙利从奥匈帝国独立。成立共和国。1993年俄罗斯政府关闭红场上的列宁墓。17日 1800年美国国会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会议。1800年第一批三名英国妇女在伦敦大学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马克成为废纸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第一次大战后,德国成立了魏玛共和国。从1919年到1923年期间,德国通货膨胀,物价飞腾,犹如脱缰野马,货币流通量和消费物价的增长率达到了天文数字,整个国民经济遭受破坏和停顿,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被称为“德国魏玛式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背景和情况 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由于德国战败,1919年6月与协约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除了领土变动和浩大的实物赔偿外,还  相似文献   

14.
7年前,在意大利威尼斯附近的法切·普列达维那镇上一个名叫圣弗朗切斯科的古老别墅里,宣告成立了一个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的儿童"共和国".该共和国只有52人,居民年龄5至18岁,国内设有学校、商店,还发行了内部流通的货币.不久前,该共和国选出了新的由5人组成的总统委员会,14岁的希尔瓦诺出任共和国总统.共和国的一切重要事情都要经过全民讨论,由总统委员会批准,最后由总统贯彻执行.此外,共和国还设有  相似文献   

15.
半总统制的由来法国从大革命到现在这一百九十年间,政治风云多变,历经封建王朝两度复辟、两次帝制和五次共和,先后颁布过十二种宪法,政治制度经历了大变迁。直到一八七五年第三共和国宪法付诸实施,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政体才确立下来;一九四六年第四共和国宪法使这种体制更趋强化,法国遂成为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议会被宣布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总理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力。总统为国家元首,除了体现代表国家的职能外,并无多少实权。一九五八年戴高乐重新上台后,制订了第五共和国宪法,极大地扩充总统的职权,大大削弱议会的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的作用,加强了总统对政府的控制,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法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既不同于过去的议会制,又不同于美国  相似文献   

16.
布朗热运动(1887—1891年)是一场发生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危机。在右翼势力的支持下,布朗热利用因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法国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起了一场政治运动。布朗热的目的在于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独裁政权。最终,这场运动被瓦解了,确立于1879年的法国共和政体得到了巩固。  相似文献   

17.
苏丹共和国     
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紅海之濱,是个既古老又年輕的国家:早在公元前750年,它已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国家;而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它备尝了入侵者奴役的痛苦,經过人民长期的英勇斗爭,才于1956年1月1日重获独立。  相似文献   

18.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是巴尔干半岛上领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它的面积有二十五万六千平方公里,人口有一千七百五十多万。大多数居民是南方斯拉夫族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人、斯洛文人、马其顿人、门的内哥罗人。国家的联邦制度以及各共和国所享有的自治,保证每个共和国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广泛可能性。各共和国政权机关组织,基本上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中央机关相似。共和国国民议会(国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每四年选举一次,由两院组成。共和国国民议会(在马其顿称国民大会,在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称人民会议)选举执行委员会(政府)。在各共和国内也建立了国家秘书处和其它管理机关。根据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和自主的精神来解决民族问题,是南斯拉夫的最大成就之一。那末构成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和国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国家呢?  相似文献   

19.
一个新国家的诞生 1956年元旦,苏丹总理伊斯梅尔·阿扎里存苏丹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布,英国和埃及承认了苏丹的独立。在众议院议长直读了英埃两国承认苏丹独立的文件以后,暂行国家元首职权的五人委员会宣誓就职。接着,五人委员会委员和全体义员前往过去作为英国总督官邸的总督府,在数以十万计的群众欢呼声中,降下了英国和埃及的国旗,升起了由蓝、黄、绿三色横条组成的苏丹共和国国旗。全世界人民都一致祝贺苏丹人民经过长期坚决斗争而得到的独立,並且认为苏丹共和国的诞生是非洲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20.
贫富差距在阶级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崇尚民主、自由的罗马共和国也是如此。贫富差距贯穿于整个罗马共和国,并且深深影响着共和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贫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就判断贫富的标准而言,在共和国不同阶段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