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主要探究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各省份经济韧性的影响。理论方面,依据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和内涵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会对经济韧性的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实证分析方面,首先测度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韧性和数字经济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经济韧性,并且这一结论在进行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进行缩尾处理等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水平高低对于地区韧性的影响还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何星纳 《甘肃科技》2011,27(7):98-102
以甘肃省某城市规划商业体系为例,对商业用地开发进行经济分析。从收入与商圈发展的弹性、基准地价方面分析了某城市商业用地开发的现状与必要性。开发滞后导致用于消费的投资资金效率偏低,制约了商业发展、财政收入增长,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就业率的提升;策略和效益方面,相关部门需重视商业用地的合理开发,通过宏观调控、合作开发等手段引导商业地产商的开发方向,促进商业用地有步骤、分阶段、差异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深化城市化进程。并示其规划的前瞻性,为城市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的过程中,面对贸易战、全球新冠疫情等内外部的复杂变化,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显得愈发重要。研究基于央行对于长三角地域普惠金融发展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与城市经济韧性的相关关系。选择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敏感性指数度量长三角城市的经济韧性。研究发现,长三角各个城市在经济韧性水平上存在差异且变化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通过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为本地市场注入活力,使当地经济系统运行得更加稳定,以此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艺术在经济中的应用着手,回溯、概括、展望了商业艺术这一大概念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质量和规格,从而使商业艺术所包含的各个实用领域进一步健康有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究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韧性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蓝色经济韧性、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并未显著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蓝色经济韧性与海洋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互动关系,蓝色经济韧性增长有助于加速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蓝色经济韧性的冲击影响持续增强,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蓝色经济韧性的冲击影响呈先降后升趋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增强海洋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效能、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以及优化海洋人力资源配置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商业空间在现代城市空间的作用及商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内在联系。商业空间存在着商业外部空间和商业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影响商业外部空间,最终影响城市空间。总结,商业空间是城市空间中最活跃的空间之一,商业空间与城市其它空间一样,也存在收缩与扩张性。商业空间的扩张及扩张程度是商业空间设计及商业管理等多方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影响政府效率的分析框架,基于280个城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并综合运用DEA-Tobit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数字经济对政府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政府效率,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人才集聚、资本聚集和提高创新水平3条路径显著提高了政府效率;同时,数字经济对政府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中部高、西部低的特点,且对高政府效率城市提振效果更为显著.这些结论为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时代政府效率的提升路径提供了重要视角和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带动新服务、新产业、新模式的发展,尤其在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之下,数字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据《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新曙光》显示,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全球数字经济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加速器.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探讨数字经济能否成为提升城市创新效率的驱动力,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理解这一关系,利用2011—2021年我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并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总体上有效促进城市创新效率的提升,且创新要素流动有效增强这一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溢出效应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具有差异性;数字经济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双重异质性视角,分析2007—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经济韧性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不同阶段的经济韧性空间差异显著,且冷热点聚集区域出现了组团式动态转换;面对外来冲击时,固定投资、产业多样化、国企对经济韧性解释力较强,而出口贸易解释力波动较大;在结构调整期时,固定投资对经济韧性支撑作用减弱,三产占比、财政支撑、技术创新及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加速了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中长期经济韧性;政府通过塑造产业结构及改善技术等要素错配程度影响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