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江淮 《世界知识》2011,(7):67-67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海洋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会议讨论并批准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并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要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公众参与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于陆海生态环境统筹治理作出了部署,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方向,也对新时期海洋经济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作出了深刻阐释。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塑料垃圾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昭示着我国进入陆海统筹发展新阶段。镇海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科技支撑海洋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一是依托港口,建成了临港国家级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镇海港是宁波-舟山港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岸线3683米,现有泊位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5万吨级泊位2个,拥有全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21,(1):114-115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1]的战略部署。新时代,坚持陆海统筹,实现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关系到维护国家利益、安全和发展,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基于以上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等经历多年艰辛研究并付梓的《海洋生态文化建设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一书便彰显了其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厦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开展“湾(滩)长”创新机制和“美丽海湾”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本文通过梳理国际、国内著名湾区生态环境治理经验,结合厦门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探索,分析海洋生态保护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全省乃至全国沿海城市建立陆海统筹、河海共治的海洋环境保护模式提供更多“厦门经验”和“厦门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CCR模型构建陆海统筹基础设施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钦州陆海统筹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钦州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的总体趋势是逐年增加,且趋于平稳,钦州陆海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在市内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占有率较大,历年平均所占比重为39.83%;钦州各个年份综合效率值都为1,陆海统筹基础设施经济综合效率明显,钦州陆海统筹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化,专制王朝的政治实践导致中国古代形成重陆轻海的国家安全观。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本质上讲是海权优先国家对陆权优先国家的侵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对海洋的认知呈现层次性发展脉络,从早期的关注海防建设慢慢转向海洋综合性发展。远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强烈的征服海洋意识,近代中国海洋开发的落伍只是暂时性的。梳理近代以来的海洋开发资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国情的认知,增强海洋强国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周福君 《今日科技》2005,(11):18-2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经历了“开发蓝色国土”和“建设海洋经济大省”两个阶段。随着全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海洋经济规模逐步壮大,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布局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海洋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强大的陆域经济支持,海洋优势也只有与全省陆域经济发展、与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紧密结合,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浙江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和战略优势,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蓝色国土”,体现在海洋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周边海洋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南海海域相关声索国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剧,美、日等"域外大国"搅局南海争端的势头呈愈演愈烈之趋势。面对美、日在中国周边海域搅局以及中日在钓鱼岛的对阵,中国应发挥中国"地大海广"的特点,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的战略布局。尤其应实施"五海联动",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10.
《华东科技》2006,(9):6-6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本者深化浅海、拓展深远海的原则,“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大幅增加海洋科技投入.将从基础研究、高技术、科技支撑和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落实。 首先将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海洋科研能力;其次是实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深海油气开发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再次是要加大对海洋事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科技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11.
张宇 《天津科技》2024,(4):49-51
油气资源需求市场不断增加,油气供应格局也在不断改变升级,从以陆为主到陆海统筹,再到现在的海陆并重,海洋油气开发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上油田的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更新,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水平应用在提高生产产量的同时,也保证平台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冯梁 《世界知识》2021,(1):16-19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海洋大国群体性崛起,因海洋而起的海洋地缘政治也在悄然兴起,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政治现状,日益影响世界政治未来。世界海洋地缘政治大致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至拿破仑战争结束,地缘政治主要围绕欧洲陆海争霸进行,核心是陆权斗争,海洋争斗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并对陆上争霸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媒体视角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广东“十二五”规划选择什么路、怎么走,不仅会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中短期进程,更会影响下一个30年的发展。因此,我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需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站在一个旧30年发展的积淀和一个新30年发展的起点上,以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精神和勇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长远的眼光、全新的思维,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于一体,坚定地走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即将成为“航母俱乐部”的成员国,一向习惯于大陆陆思维的中国,在发展和使用航母时最好先学会海洋性的思维方式。在过去的百年间,西方和苏联分别用海洋和大陆两种思维方式去发展了海军,他们孰优孰劣的历史经验将深刻启迪即将启航的“中国航母”。  相似文献   

15.
海洋教育与海洋强国战略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海洋强国构成了海洋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海洋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海洋教育则为海洋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之基.海洋教育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还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海洋意识淡薄的影响,我国海洋教育存在明显缺失与不足,导致“海盲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海盲现象”充斥的国度是无法建设海洋强国的.因此,必须像消除“文盲”“法盲”那样消除“海盲”,切实做到进一步发挥学校在海洋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在教科书及相关读物中加重海洋国情教育内容.继续发挥政府、媒体及涉海高校在海洋教育中的组织和推广作用,在推进海洋教育普及发展中,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源动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无线电波在均匀土壤,不均匀土壤的传播特性,特别是无线电流途径三种不同土壤时的传播特性,分析了传播路径为“海-陆-海”、“陆-海-陆”的衰减因子变化情况,指出了路径对无线电皮传播特性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给出了传播路径的“海-陆-海”的2MHz电波传播的实测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因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海洋工作的重要任务。养护近海、发展远洋、拓展极地渔业等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为蓝色海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山东省海域面积和陆域面积相当,是我国的渔业大省、海洋经济强省,在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创造了先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了在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韩国釜山湾区和新加坡等4个区域,从区域基本情况、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海洋经济发展经验4个维度进行比较,发现各个区域在海洋经济发展经验方面存在共通之处:包括科技创新成为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滨海旅游业为首的海洋服务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注重海洋生态保护,倡导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各区域普遍重视陆海统筹发展,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工明确等等。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和章程,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由此可见,在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中,必须认真领会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特点,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更好地发挥规划的科学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主权范围的海洋区域主要包括内水、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