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菜型油菜具有迟播、早收、生育期短的优良特性,是生产上不可缺少的油菜类型,尤其在我省沿江地区稻油三熟制上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自60年代中期起,育种研究严重削弱,生产上一直以60年代初育成的“武油一号”和“芜湖104”等老品种当家,品种严重退化,产量逐年下降。经过多年努力,育成推广了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863”(皖油七号)。1 选育过程及品种特性 育成情况:我们利用综合性状较好的贵池市地  相似文献   

2.
《安徽科技》2001,(7):16-17
在马鞍山市科委与当涂县政府日前联合召开的优质油菜“秦优七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现场会暨学术报告会期间,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殿荣研究员应邀参加现场会,并就我国的油菜的科研与生产作了专题技术报告。 李殿荣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油菜专家、博士生导师,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他培育的“秦油二号”杂交油菜组合在我国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333.3万公顷,为我国油菜单产、总产上台阶树立了里程碑。此后,李殿荣研究员又先后培育了7个油菜新品种(组合),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两项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00年这批品种(组合)共计推广1000万公顷,增产油菜籽43.5亿公斤,新增产值85亿元。 报告会上,李殿荣研究员就我国油菜生产的潜力、当前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近期品质育种的目标和目前油菜杂优利用途径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并介绍了“秦优七号”油菜新品种的生产示范情况和栽培技术。现刊登其报告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遵照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进行油菜品种对比试验。通过三结合的鉴定评选,选出适应黄土丘陵新改田种植的早熟高产、抗病力强、结实性好的油菜优良品种。现简介于下,供参考。供试品种沪油2号、105、中农109T、7055、5109、军农1号、780等共7个,以九二油菜为对照。试验地属黄壤新改田,肥力较瘦,前作是红萝卜。试验结果,7个品种都比对照九二油菜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5109居首位,中农1097第二,再次是军农1号和105。并以105表现早熟高产。具体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宜油13号(原代号杂9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油菜研究室用自育不育系“宜4A”作母本,恢复系“198-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该组合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超高产两系杂交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川审油2003.007)。该品种由成都丰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5.
两个油菜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改进的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核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各品种在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对称性方面都是稳定不变的,甘蓝型油菜“中双4号”的核型公式为2n=4x=38=2M 22m 14sm,芥菜型油菜“望江凉亭”的核型公式为2n=4x=36=24m 8sm(2SAT) 4st,它们的核型均为2B型,讨论了两个油菜种各栽培品种之间的核型差异,指出同一类型染色体在不同品种核型组成中的数量不同,随体存在与否及数目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从 198 9~ 2 0 0 0年 ,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 2 2 4- 2杂交并回交 ;用T89— 6与优质品种 (系 )复合杂交 ,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 ,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 5 ,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 95 0 5” .经过 5年市、省区试及长江中游片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鉴定和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品质分析 ,表现为优质高产 ,增产潜力大 ,适应性广 ,抗 (耐 )病、抗倒伏等特点 .2 0 0 1年 2月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湘杂油3号” ,列为优质杂交油菜推广良种 (组合 ) .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育出在海拔2 900 m以上且年平均温度在0.5℃以下的地区(主要在青海省海北州和海南州)可以正常成熟的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并进一步扩大甘蓝型油菜在脑山地区的种植面积。利用甘白种间杂交创造出的优质特早熟甘蓝型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选育出的不育系380A、保持系380B和恢复系187R,然后,进行三系配套并以该地区的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浩油11号为对照,培育出早熟双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青杂8号。该品种适合在青海海拔2 900 m以上且年平均温度在0.5℃以下的区域种植,比该地区主栽品种浩油11号增产10%左右,因此,可替代该地区的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浩油11号,也可以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复种。  相似文献   

8.
为汉中市百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介绍了秦优10号油菜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水平、品质测定结果和适应区域,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79.7”的遗传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雄性核不育油菜“79.7”作了遗传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79.7”雄性不育油菜的不育特性是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的,甘兰型油菜可作它的恢复源。将“79.7”核不育油菜转育成新的低芥、双低及双低黄籽两用系.用低芥两用系组配筛选育成的优质杂交种“蜀杂1号”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汉中油菜育种科研经历的五个阶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60年代初,为常规育种阶段,选育出了常规品种早丰系列,为汉中的油菜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90年代末,从常规育种转入杂交育种阶段,引进试验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替换了早丰系列,成为全市主推品种。本世纪初.推广双低油菜品种,制定高产保优栽培技术规程,使汉中油菜生产上了新的台阶。20064年开展了品质育种。通过细胞质不育系选育,选育出312A,通过省品种审定;保持系、恢复系改良和选育取得较好进展。运用杂交和系统选育方法,改良保持系、恢复系1200余份,利用36份。杂交育种取得成果,2008年推荐汉油杂07-1、汉油杂06-8两个杂交组合,参加全省区试,表现优良。在创造种质资源和培育油菜新品种途径上,正在开展染色体杂交技术应用和小孢子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临引杂1号”是临沧市农技中心从中科院引进的一个两系杂交油菜良种。2008—2009年在临翔区博尚、圈内等油菜主产区进行示范种植,表现出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是目前最具推广潜力的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杂交早稻新组合威优242在我省正季栽培的生育期,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威优242的生育期比当前生产上的主栽组合品种威优49和鄂早6号明显提早,产量与威优49相近;但比鄂早6号显著增产,很适合在我省三熟制双季稻区作“油菜—早杂—晚杂”等新的栽培模式的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3.
夏大豆是进行合理轮作倒茬,培肥地力,获得一年两收,提高总产的主要作物之一。为此,笔者就其栽培要点做以下介绍,供同行参考。lpe地制宜地选用早熟或中热品种选用中、早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内在因素。庆阳地区在源区或川区,油菜收获后,应种植中熟品种,如铁丰18号,淮阳鹅蛋,吉林3号,黑龙16号;南部)I;区小麦收获后,应种植早熟品种,如跃进5号,早丰1号,/J\金黄1号等品种。另外,小麦、大豆双项均可采用早熟品种,这更能达到优质早熟目的(可在嫣区试种)。2提早作好播前准备2.l施足基肥据分析,大豆(小金黄1号)每生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种试验、示范,杂交油菜希望98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15%,成熟期提早2—3天,硫甙、芥酸含量较低,粗脂肪含量44.84%-46.68%,抗耐病性强,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品种,被列为2008年汉中市主推品种。栽培要点是:主攻“三早”,培育壮苗,力除“三害”,控氮增磷补钾配微,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油菜生产、种植情况,油菜田发生、危害的主要杂草,我国油菜田登记的除草剂品种和产品情况,并分析了在草害控制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衡量我国油菜上目前登记的除草剂品种、产品、剂型和防治谱,可基本满足我国油菜生产的需要。如使用科学、合理,可避免当茬和后茬药害问题,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我国油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农科所经济作物组,从该省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出发,确定油菜育种工作以甘兰型油菜为主攻对象,以早熟、高产、抗病、耐严寒、优质为选种的主要目标,以早熟为近期主攻方向,兼顾中、晚熟品种和春播品种的选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在已经选育出一批以早熟品种为主体的早、中、晚熟品种及春播品种互相配套的油菜品种。现将他们在油菜早熟育种方面的经验简要介绍如下,供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和油菜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桂豫2号”和“桂豫3号”,是本文作者从法国引进的易老化矮生菜豆“HaricotGaronel”与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引进的荚粒两用型矮生菜豆“嫩荚”杂交选育而成.桂豫2号为具强金属光泽的黑色籽粒.桂豫3号为具金属光泽的肉白色籽粒.两个品种都矮生、早熟、粒大.可在我国广大地域种植.本文详细论述了两个品种的杂交选育方法和过程,生物学性状和生产性能及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8.
从1989-2000年,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224-2杂交并回交;用T89-6与优质品种(系)复合杂交,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5,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9505”。经过5年市、省区试及长江中游片多点大面积平等 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品质分析,表现为优势高产,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耐)病、抗倒伏等特点。2001年2月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湘杂油3号”,列为优质杂交油菜推广良种(组合)。  相似文献   

19.
油菜研究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的优势.“八五以来“,该所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一系列达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育成了质不育三系杂交油菜蓉油3号、蓉油4号、蓉油5号、蓉油6号、蓉油7号等蓉油系新品种5个,育成了油菜育种新材料2个,研制了油菜育种新方法1个,获科技成果奖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蓉油系列新品种累计推广33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约26亿元.……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植物     
(1 )转基因水稻针对褐飞虱严重危害我国水稻包括杂交水稻的情况 ,在国家“863”九五计划项目、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项目的资助下 ,我们同湖北省农科院合作 ,将稻飞虱抗性基因成功地导入我国粳稻品种中 ,提高了粳稻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目前 ,正同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合作 ,将该项技术拓展到我国杂交水稻和超级稻领域 ,运用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有效控制水稻褐飞虱危害 ( 2 )转基因油菜杂交油菜的推广应用是我国油菜生产上主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但杂交油菜种子纯度不够和蚜虫抗性不强严重制约了杂交油菜的大面积推广 我们与四川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