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对二次径向进风旋流式高速烧嘴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了某些特性的定量规律,给出了这种烧嘴的应用条件,为低热值发生炉煤气采用对流快速加热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0 前 言 高速燃烧技术及其在工业炉窑应用是西方工业国家七十年代以后研究开发的一项热工新技术,在有色金属熔炼、金属及非金属加热生产中具有全新的工艺特征和优异效果。目前,国内无论在高速燃烧技术或于工业炉应用方面均处于起步开发和空白状态。 本成果自八十年代初起步,经过校内理论研究及冷、热态试验,生产应用试验及生产应用推广三阶段,已完成的工作计有:煤气烧嘴系列的结构定型;烧嘴的点火、火焰监测及燃烧  相似文献   

3.
范宗凯 《科技信息》2011,(16):I0337-I0337
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钢2010年前使用的是单一富氧发生炉煤气,煤气经过竖管洗涤、电捕除尘两级净化,煤气中的焦油及杂质30毫克/标立米以下。完全满足专业设计的高速烧嘴、亚高速烧嘴、平焰烧嘴和蓄热烧嘴的燃烧使用要求,所以使用效果比较好。2010年2月份北钢生产的高炉煤气正式并入全厂燃气管网掺混使用,掺混比例大致为冷发生炉煤气20%,高炉煤气70%,天然气10%。  相似文献   

4.
推广之窗     
机械类新型脉冲直流PCVD模具表面强化设备与成套技术编号:T201113该项目将脉冲直流辉光放电引入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显著降低了沉积温度,并对复杂形状模具表面强化有独特效果。该设备有效容积Φ450mm×Φ650mm,承载能力500kg;真空炉体选用钟罩式结构,气密性好,真空极限1Pa;炉体内安装内热式加热系统,比外热式设备显著提高了热效率及加热速率。采用逆变式脉冲直流等离子电源,在较宽的范围内可实现稳定的气体放电,可施加一定的负脉冲,有利于制备导电性不良的镀层。流量控制系统采用了5路质量流量计,并采用Ti…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梅钢石灰窑供气系统不能准确检测煤气流量等实际问题和超声波流量计的计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Z-2188超声波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双重检测技术,实现煤气流量精确检测和煤气流量在线补偿的新方法。经过采用煤气流量双重检测和在线补偿技术对石灰窑供气系统的改造,减小了煤气流量检测的误差,提高了活性石灰的质量,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净化有机污染物甲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净化有机污染物甲苯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气体入口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净化效果随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高,随气体流量、进口质量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协调控制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实现电磁感应加热锅炉温度的快速稳定,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双PID结构,实时采样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偏差值及其变化率,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实时调整PID控制器的三个控制参数,实现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优化;同时,在系统的反馈回路中引入预估补偿装置,将滞后因子提前反映到系统的前向控制器,削弱系统惯性带来的迟滞性影响.基于Simulink的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模糊控制的双PID控制系统在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优化、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协调控制方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煤气流量的示踪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气体流量示踪法测量的原理、装置和应用。在实验室管道上试验了用氦气作为示踪剂的流量示踪法测量技术,测定了管内空气的流量并和标准皮托管测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很小。又对北京焦化厂2台大、中型煤气压缩机入口流量用此法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系统误差。实践表明,这种气体流量示踪法测量的特点是能够用于一般流量测量仪器难于适应的场合。对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加速量热仪需要按照材料的特性设定温度变化规律,温度精确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研究电加热功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采用调整脉冲宽度调制方波(PWM)占空比的方式来控制加热功率.针对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变结构、多层次和滞后等缺点,提出分段、分级和基于预测模型的模糊控制策略.采用上位机(IPC)+下位机(PLC)的测控系统结构,并编写PLC程序完成模糊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实现了以固定升温速率加热,定点温度保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连续热镀锌生产中,退火温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所以退火炉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首钢京唐冷轧厂1#镀锌线的退火炉温度控制采用区域负载控制。退火炉总共有147个烧嘴,烧嘴被划分成7个独立控制区,每个区都有单独的煤气流量控制阀以及助燃空气变频风机。每个烧嘴负载控制由安装在炉室内的热电偶采集测量值,温度的设定值由操作工或数学模型来给定。区域负载控制主要分为三部分:自身温度PID控制、高温计修正控制、交叉控制。在这三部分控制的作用下来实现最精确退火炉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对一种普通气体燃烧器和两种采用分级进料技术的新型气体燃烧器进行了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同时进行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实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差异是燃料气和助燃空气的流场组织不同的原因,表现为不同的燃烧火焰形状及温度分布。模拟结果对于新型气体燃烧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湘钢焦炉集气管压力和鼓冷系统吸力控制特点,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将模糊控制技术和常规PID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结合相邻通道的波动引起的耦合现象,采用模糊解耦原则进行解耦控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算法与常规PID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对集气管压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压球车间传统的烘干控制系统气体流量不稳定,温度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了烘干温度的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算法,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来建立一个自动调节温度的控制器。并且通过Matlab的仿真功能将其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不仅调整时间短而且稳态误差小,并且在动态响应性能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4.
15.
生物质沸腾气化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在峰  刘军伟  杨树华  王志伟 《河南科学》2009,27(10):1247-1250
根据生物质高挥发分、低固定碳的特点,基于沸腾气化与高温气体燃烧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沸腾气化燃烧系统.该系统由炉体、布风板及高温气体燃烧器组成.生物质在炉体内沸腾气化,产生的高温燃气直接燃烧,生物质中的固定碳在系统内部燃烧,为生物质热解气化提供能量;高温燃气通过专用燃烧器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对影响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空气当量比、生物质含水率、二次空气量)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出发,建立了燃气轮机单独运行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控制系统仿真研究,给出了一种燃气轮机模糊控制的新方法,以期望解决常规控制技术难以保证燃气轮机控制指标问题。建立了基于MATLAB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款以丙烷为燃料,适用于燃气干衣机的半预混旋流燃烧器.采用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燃气流量和挡环高度对其CO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工况中,燃气流量增加使一次空气系数下降,CO生成速率上升,故增加燃气流量后CO浓度升高;挡环主要影响燃烧器头部周围二次空气流场和火焰温度场,增加挡环高度后燃气空气混合程度上升,烟气温度升高;当燃气流量为0.207 m3·h-1,挡环高度分别为3,11,16 mm时,CO的实测体积比折算值分别为319,242,199 cm3·m-3,因此,增加挡环高度后CO减排效果明显.模拟结果显示:当燃烧器挡环高度为20 mm时,CO的排放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多孔介质催化燃烧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utschman甲烷/空气/铂氧化表面反应机理,气相反应采用GRI3.0机理,基于体积平均的双温度模型,对Pt催化的甲烷/空气在多孔介质燃烧器内的预混燃烧进行一维数值模拟,并与惰性多孔介质内预混燃烧结果进行比较.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有催化时,多孔介质内火焰面前移,且随着进口质量流率增大,火焰面前移更明显.催化使得多孔介质内温度分布更均匀,反应区内的最高温度亦低于惰性多孔介质过滤燃烧的最高值.催化剂的引入还可缩小燃烧器尺寸,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刘东枭 《科技信息》2010,(19):151-151,152
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PLC的电梯智能控制系统,并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电梯群控系统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结构和软件流程图,并通过仿真对控制效果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是有效地、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