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漱溟在20世纪2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旨在探索一种“从农业引发工业”的乡村建设模式,并以此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他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实现。然而尽管如此,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从农业引发工业”的乡村建设模式,仍然能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促进了当时的乡村建设和发展,他提出的强调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必须时刻保持与广大衣民的密切联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振兴农业来带动工业的发展、重视农民道德伦理建设等观点对当前推行的“三支一扶”计划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回应与选择,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梁漱溟的教育理念相对早熟,因而导致他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陷入两难境地,终归失败。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之路,开展乡村合作运动,文化重建,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培育农民自觉,实行地方自治。借鉴该理论,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重视传统文化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鼓励知识分子和人才向农村流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进农村村民自治进程。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在上世纪30年代以其乡村建设理论指导开展了一场当时轰动一时的乡村建设运动,并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山东邹平、济宁开辟乡村建设实验区,历时7年,进行了乡村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当时的农村改革、社会改革起了一定作用。虽然囿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这场改革运动失败了,但其思路和措施仍不失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当前中国小康社会建设也不乏启迪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1927——1937年的中国政治思潮中,曾有一种被人们称为乡村建设思潮的出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是乡建思潮中的一个派别。我觉得它无疑是这种思潮中最具特色的一支。然而,学术界多年来对此却研究得很不够。笔者不揣冒昧,试就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谈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其产生入手,具体阐述这一思想的内容,并联系现实,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的新农村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山东政府主席韩复渠曾利用“乡村建设”派首领梁漱溟在山东推行“乡村建设运动”,其时,菏泽是“乡村建设”的重点“实验县”之一。通过对菏泽乡村建设实验县历史的剖析,对人们认识、了解山东的乡村建设运动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很有探讨的必要。 一、菏泽乡村建设实验县产生的背景 “乡村建设”理论是由广西桂林人梁漱溟创立的。1928年,他在广州创办“乡治讲习所”,自此即开始提出了他的“乡治”主张。“乡治”也就是后来的“村治”或“乡村建设”。梁漱溟也就自然成了“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极力反对当时翻天覆地的农村土地革命运动,维护地主阶级在农村的统治,基于此韩复渠自1930年9月5日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直到1938年1月,统治山东七年多的时间里,便利用  相似文献   

9.
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现代意义①李铁强殷耀德关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评价,曾经有几个颇为流行的观点:一是断定其为反共的理论,其矛头所指乃是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二是断定其为封建复古主义思想,其所谓“新治道”,“说穿了也不过是孔老夫子‘民可使由之,...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先生从保存和光大中国文化的意义上来认识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乡村教育方案,并试图重建中国精神的团体组织。其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村自治组织的思想对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究竟民主是什么,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民主与现代化见解颇深,可谓独树一帜。特别是其探究东西方文化本质之后,得出因不同的人文类型,民主之路亦有所不同,欧洲有其现代民主之路,俄国有其共产政治道路。中国文化因其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之精神使中国之民主化走上了歧路。梁漱溟先生探究其原因,然寻中国民主之路,终究苦心探索得出了不易之结论,开启乡村建设之门。进而揭示其乡村建设之微行大义。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农村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先生从保存和光大中国文化的意义上来认识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乡村教育方案, 并试图重建中国精神的团体组织.其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村自治组织的思想对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并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思想。在其农业发展思想中,梁漱溟对中国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分析了中国近代农业衰败甚至根本崩溃的原因,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向、路径、依托作出了设计、选择与安排。他的农业发展思想可能存在诸多的不足或失误,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一定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极具忧世情怀与担道意识的现代新儒家,梁漱溟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救世理想。他对现代新儒学的重构、对儒家书院制的践行、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他以开阔的哲学视阈和独到的思维方式为现代新儒学的重建打开了不可或缺的一维。  相似文献   

15.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各阶级或阶层的代表人物,为了改造社会,寻求出路,建立了许多政派组织,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和施政方案,乡村建设派就是其中之一。乡村建设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建立的政治派别,其政治主张,在当时社会中曾起一定的影响,本文试从乡村建设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政治主张及失败的原因,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炎培和晏阳初两人的乡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试从三个角度,对黄炎培、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如出发点、内容和实践特色等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着重从国家政策理论层面并结合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以法治功能与法治精神为引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探索乡村振兴与法治乡村之间的关系、法治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力争探索出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是目前中国农村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乡村景观规划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即以乡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为载体从而创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黄龙新村是在这一大背景思路下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作者通过考察,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现状和问题加以归纳,并结合相关专业理论,最终实现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19.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表现出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该文总结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出的背景和该政策目标的重点内容,以辽宁省盘锦市和云南省玉溪市为例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对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出了要"因地制宜、稳抓实干、开言纳谏"三点建议,提出了"美丽宜居乡村"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实现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振兴,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方面面,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的振兴,其中生态振兴就是现阶段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需要建立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梳理了广西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困境,并分析其困境产生的原因,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