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董婷 《科技信息》2009,(4):61-61
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率先把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是明示—推理阐释活动,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寻求最佳关联,在保证效度与信度基础上的译文才是成功的。本文以《静夜思》的四个英译本为例,分析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晏开维 《科技信息》2008,(9):460-461
关联理论是一种富有解释力的理论,能给翻译研究以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以依据关联理论来解决翻译界多年争论不息的话题,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概念进行证伪,如"对等原则"、"不可译性"等.它的产生虽然不是为了解释翻译,但它的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释翻译现象、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揭示了翻译的本质性特征.由关联理论和翻译研究结合诞生的关联翻译理论更把翻译研究带上了新台阶,建构起了从根本上有别于以往翻译理论的崭新理论模式.当然关联理论也不能涵盖所有的翻译理论,囊括所有的翻译现象.尽管关联理论的翻译观目前也只是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框架,但却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上的应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推理原文作者的认知环境,考虑翻译中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语用对等来达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翻译理论与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结合是现代阶段西方翻译理论的一大特点。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虽然没有在西方翻译理论中明确提出,但关联理论思想在西方翻译理论中始终有所体现。雅各布森在符号学框架内从语符问题、翻译的分类、语言差异问题、对等问题等方面探讨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其翻译理论处处渗透了关联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理论中的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其明示——推理模式能恰当地解释许多翻译现象.首先从理论层面简略介绍了关联理论,分析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本质、过程和标准的解释,随后用关联理论比较了英若诚与霍华两个<茶馆>英译本对文化现象的不同处理方式,证明关联理论在解决翻译实践中所起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自从被Gutt引入翻译领域,就对翻译产生了巨大的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因语用研究而生,现今却越来越多涉及翻译领域。其示意——推理模式能恰当地解释许多翻译现象。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简略阐释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随后用关联理论比较英若诚与霍华两个《茶馆》英译本对文化现象的不同处理方式,举例验证关联理论在评析文学作品翻译上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自从被Gutt引入翻译领域,就对翻译产生了巨大的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9.
翻译理论与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结合是现代阶段西方翻译理论的一大特点。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虽然没有在西方翻译理论中明确提出,但关联理论思想在西方翻译理论中始终有所体现。雅各布森在符号学框架内从语符问题、翻译的分类、语言差异问题、对等问题等方面探讨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其翻译理论处处渗透了关联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0.
广告是一种诱导性的语言.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抓住人们的认知心理,使人们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探讨关联理论对广告及其翻译的指导意义,并探讨广告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食双色有向图D是本原的,当且仅当存在非负整数h和k,且h+k〉0,使得D中的每一对顶点(i,j)都存在从i到j的(h,k)一途径,h+k的最小值定义为双色有向图D的本原指数。文章考虑了一类特殊的双色有向图,它的未着色图有2n-2个顶点,包含一个n-圈和一个(n-1)圈,给出了本原条件和指数上界,并对极图进行了刻划。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作为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理解和传达意义的学问与翻译学研究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表达。因而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将对翻译学科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然而关联理论仅限于解释翻译现象的某些方面,因为关联理论有着自己的理论目标并不仅限于解释翻译现象,将解释某些翻译现象的理论扩展到解释全部翻译现象自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ims to observe euphemisms and its translation from cultural point of view.As euphemisms are,more often than not,the reflection of a certain culture,it is advisable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ng euphemisms.And the thesis itself is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kills of euphemisms,via the origination of euphemism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uphemisms and culture to reflect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s far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4.
“直译”和“意译”是百年难题,“直译”和“意译”没有统一的定义。翻译理论界一直把“直译”和“意译”的重点放在对译文和原文形式的比较上,认为重形式的翻译是“直译”,不重形式的翻译是“意译”。深入研究发现,“直译”和“意译”与形式无关,与词义有关,此观点是“直译”和“意译”重新定义的基础,因此推出翻译方法不是“直译”和“意译”,而是“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意译”。“音译”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术语,然而是一个错误的术语。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叛逆作为一种有利于推进翻译研究的经典理论,应该被不断地发掘和完善,随着翻译学科发展获得新的生机,使其成为对翻译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要推动创造性叛逆的发展,就必须先肯定该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历史地位,因此文章以创造性叛逆对翻译主体、忠实原则和翻译文学的全新解读为视角,指出创造性叛逆拓宽了我国翻译研究的视野,是我国翻译研究从经验感悟走向系统描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蓬勃发展。该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以前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也为翻译批评建立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将在概述该理论的形成及翻译原则的基础上,着重例证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旨在说明其对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其鲜明的政治话语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一方面,女性主义翻译家重新定位原作与译作、女性与翻译、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另一方面,为使"女性在语言中显现",她们通过补偿、前言或脚注、挪用三种途径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的叛逆.  相似文献   

18.
王佐良作为一名翻译家,不但擅长于实践,而且对翻译理论也有着深刻的反思。他认为好的翻译应该是顺译与直译的结合,并应该忠实于原文。同时,他认为翻译不能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还应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翻译课在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属必修课,但与听、说、读、写等课程相比,受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翻译教学尚未建立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目前,翻译教学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但翻译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传授存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问题。鉴于学习理论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翻译意识、形成正确的翻译观,本文尝试从翻译主体、翻译客体和翻译本体三个方面来构建翻译理论教学的知识体系,意在克服翻译理论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零碎性等不足,使学生对翻译获得一个比较系统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外宣翻译要符合外宣工作的原则与要求,但从关联论视角而言外宣翻译又存在“再创造”现象。结合关联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可以从三方面探讨关联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再创造”:一,灵活处理标题,实现最佳关联;二,合理处理行话和政治术语,达到交际双方“互明”;三,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