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30-31
1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育种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我国燕麦育种技术水平;通过选育加工专用型燕麦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我国燕麦主产区的生产水平;通过燕麦深加工技术和新型健康食品的研究,延长燕麦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课题实施,使我国燕麦整体技术水平、产业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推进产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燕麦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已成为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区设施蔬菜生产还存在科技含量比较低、效益差等问题,因此,发展蔬菜现代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进行优质、高效、可持续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已是迫在眉睫。研究我区设施环境综合调控及蔬菜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12):43-43
项目以早熟、优质、鲜食加工兼用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二号”的示范推广为核心内容,通过南北三圃配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周年化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新型高效茬口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从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突出了新品种的早熟、优质、鲜食加工兼用性状,并通过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的组装、集成,建成了“青酥二号”的产业化示范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审周麦23号”的原原种、原种保纯及繁育加工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原种繁育基地5万亩,生产高标准原种2000万公斤;“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示范方建设,建立千亩高产示范方6处,产量水平达到600公斤/亩;“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组装,形成一套成熟的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面积150万亩,亩产达到500公斤;对“国审周麦23号”的进行品质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2,(9):52-5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中心在国家863计划、国家现代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油菜创新团队等重大国家和部省项目资助下,针对目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细胞质雄不育受温度影响,导致制种困难;胞质单一可能导致油菜生产大面积减产或绝收;突破性的优质杂交品种少;新品种配套丰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滞后等重大科学与生产问题,经过20余年的系统研究,在油菜育种技术体系、新型不育系创制、突破性新品种选育以及配套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尼菩成效。  相似文献   

6.
国家863计划"优质高产杂交蔬菜种子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是利用实施单位自主研发的育种技术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材料,培育适宜市场及生产需求的大白菜、甘蓝、番茄、甜椒、黄瓜等主要蔬菜作物新品种,并根据上述作物品种的特点,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杂交种子标准、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适宜育繁、销售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49-49,50
1 项目简介 在广泛引种国内外优良新品种和长白山野生资源的基础上,采用顺应性、保护性、改造性、保证性引种驯化栽培技术进行驯化,依据引进树种的抗逆性、适应性、观赏性、生长情况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经综合评价选育新品种;采用组培快繁等生物技术与扦插、嫁接、播种等常规技术相结合建立快繁技术体系和产业化研发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该项目以解决酿酒葡萄冬季冻害为中心、提高葡萄水肥利用和葡萄生态园建设为重点,实现酿酒葡萄优质高效栽培为目标,通过抗寒新品种的引进、葡萄砧木和酿酒品种抗逆性研究、葡萄不下架埋土防寒技术研究试验、节水节肥根域限制抗寒栽培技术的实施、酿酒葡萄不同埋土防寒效果比较、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高产优质栽培的肥力基础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酿酒葡萄抗寒性的作用和宁夏风沙土生态葡葡园建设等途径,  相似文献   

9.
孜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9):25-28
本文对特色香辛料作物——孜然,在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孜然油高效技术与组成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等产业化关键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9,(13):8-8,10
2008年,本课题围绕辽宁玉米种植主产区增密防倒防衰高产栽培核心技术,深入开展玉米缩距增密高产栽培技术、双行双株定向栽培综合技术及配套机械、防早衰高产技术、抗旱节水及深松免耕高产高效技术、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特用玉米生产加工与开发等七项关键技术研究;完善配套技术,辅以常规技术,形成了以比空种植、合理增密和增钾施肥为主的辽南模式,以轮耕深松、调整品种和肥水运筹为主的辽中北模式和以抗旱保苗、中耕深松和提高“三水”利用为主的辽西模式,并通过三区建设,大规模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平原农区肉乳兼用牛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单项研究、常规技术的改进和先进技术集成,形成了一整套肉乳兼用牛综合生产技术。对我国平原农区兼用牛科学化、标准化饲养、实现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技术关键和创新点:1.在平原农区利用优质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优良种公牛改良高代西杂牛,在国内平原农区建立了规模较大的高产西门塔尔牛群。2.提出了优化直线育肥日粮生产高档牛肉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0-21
该课题针对目前杜仲生产存在的经营模式单一、栽培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工业原料林产业化开发,开展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杜仲树体营养和土壤营养调控技术,杜仲雄花鲜花保鲜技术、杜仲亚麻酸油抗氧化保鲜技术,通过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6-36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华晶7号”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技术研究;完成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熟化集成,“华晶7号”具备了一套成熟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造了一套全新的高产优质制种技术,项目执行期间推广优质高效栽培面积18.16万亩,创造产值26.74亿元,比种植普通西瓜品种净增经济收入14.82亿元。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示范推广241亩,平均每亩生产优质种子2.79公斤,比传统制种田的0.66公斤增产322%,种子千粒重增加19.5%,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主要以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白育的优质高油份黄籽杂文油菜晶种“黔黄油21号”为技术核心,围绕该品种进行亲本保优繁殖技术、优质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尚效、安全眦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解决当前优质油菜生产上存柱的产茸较低和油产品质量退化问题,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保征和提高油菜产品的品质,充分发挥优质油菜品种的牛产应用和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农民和油脂加工企业的收入,发展我国绿色经济和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7,(5):58-58
该项目通过对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上游和下游产业化生产技术进行攻关研究,构建了新型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hGM—CSF等60余种医用蛋白质,解决了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建立了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6.
该项目立足湖南丘陵地区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南方砂梨产业基地为目的,通过开展无公害环境质量评价,运用核心技术——“名优砂梨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对选育的8个砂梨新品种进行中试,批量地生产得到国家认证的砂梨绿色(有机)食品,其产量和质量高出同等条件下的日本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项日以汀州道地药材车前子规范化种植为技术核心哉体,整合佼介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化示范过程中对车前于栽培技术关键点严格控制如种予、种苗、配方施肥、病虫:著防治等环节,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SOP备技术参数,进一步将车前子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集成与中试永范,使之更加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18.
刘庆忠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8):25-25,30
该课题是执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与澳大利亚项目合作协议,完善早熟优质大果甜樱桃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利用两国优异种质中有价值的基因,提高早熟优质丰产大果型甜樱桃品种选育效率,促进甜樱桃生产向优质、高效、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种质评价技术的研究;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核心种质DNA指纹库的构建及其S基因型鉴定;  相似文献   

19.
阡陌纵横的平原上,二十余载风雨无阻的往返穿梭,他将忙碌的身影留在了田垄之间,他不是农民,却和无数农民一样品尝着秋收春种,俨然成为田间地头一道独特的风景。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现场,他又一次手捧殷红的荣誉证书,领衔完成的“滨海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就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棉花专家董合忠。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峡库区肉牛发展的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及肉牛生产效益低、品质差、优势资源利用与安全生产保障不力等瓶颈问题,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创建一套优质肉牛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优质肉牛良繁体系、安全高效生产体系、牛肉产品加工配套技术体系),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牛源生产示范基地、优质肉牛育肥基地、牧草生产加工基地、屠宰加工基地等),组建“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三峡库区肉牛生产优势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