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面向10G城域以太网带宽管理的RPR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性分组环(RPR:resilient packet ring)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组网技术,它为10G城域以太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组网方案。从RPR在10G城域以太网带宽管理方面的优势出发,介绍了其技术特点、标准化及产业化现状,讨论了城域以太网的RPR提案中有利于带宽管理的各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弹性分组环(RPR)技术结合以太网技术和SDH技术所带来的组合优势,适合于城域网的组网。文章介绍了RPR的网络体系结构、MAC层机制,分析了RPR的技术特点,用实例说明了RPR技术在校园城域网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技术是主要结合了SONET/SDH和以太网的优点而形成的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技术,主要目标是应用于城域网.本文从讨论SONET/SDH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缺点中引出弹性分组环的出现背景、分析了RPR的技术特点和实现方法以及对将来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面向10G城域以太网带宽管理的RPR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性分组环(RPR:resilient packet ring)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组网技术,它为10G城域以太网提供了 一个很好的组网方案。从RPR在10G城域以太网带宽管理方面的优势出发,介绍了其技术特点G标准化及 产业化现状,讨论了城域以太网的RPR提案中有利于带宽管理的各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以太网技术以其速度快、带宽高且兼容性好,比传统标准以太网更具有强大的功能,是目前计算机高速网络的一个新的领域.本文针对高速以太网技术的重要方面,着重讨论了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相互存在的技术特点,及10 GbE与弹性分组数据环(RPR)结合产生的10 G RPR技术,为高速以太网的组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技术,RPR弹性分组环集成了IP、以太网、光纤环网等技术的优越性,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很多数据设备制造厂商以及运营商都对其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但现实中,由于对TDM业务的滞后,且其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RPR目前的市场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现在就让我们简单的探讨一下RPR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7.
弹性分组环网络中分组传输延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分组环(RPR)是一种新的城域网技术,其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正在制定之中.该文建立了弹性分组环(RPR)网络的传输模型; 采用排队理论,在限定条件下对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进行了分析; 利用仿真工具建立了RPR网络的传输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网络业务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通过对各类业务传输平均延迟的比较,对各类业务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宽带城域网的建设,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介绍了弹性分组环(RPR)技术的特征,将其与SDH/SONET、以太网技术作了对比,以体现其在环型拓扑结构上支持数据业务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今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大,骨干网和接入网的技术革新又使旧城域网成为网络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新一代城域网已成为各个设备制造商抢占市场的先机,是运营商拓展业务的重中之重。在介绍了城域网进行改革性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弹性分组环(RPR)组网技术后,阐述了10G以太网作为新一代的全光城域网络传送技术的优势和RPR在10G城域网以太网组网建设中的优势.探索了RPR的带宽管理技术,并提出了RPR环路带宽共享接入策略和公平接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弹性分组数据环技术及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以及两者相结合组网方案的技术优势。重点描述了RPR技术在武义电力城域网中的应用,分析电力信息网的业务特点,说明了RPR技术在电力信息网中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弹性分组环草案被提出后,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但专用的RPR芯片还未商品化。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不支持RPR协议的网络处理器借助协议转换器来构建RPR模块的设计方案。协议转换器的主要功能是RPR/Ethemet帧转换和接口转换,分析了RPR节点模块的结构和功能,讨论了协议转换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An integrated self-healing algorithm for resilient packet 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is a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protocol that operates over a double counter-rotating ring network topology. RPR is designed to enhance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in order to handle data traffic more efficiently. Since Intelligent Protection Switching (IPS)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ring networks, RPR provides two intelligent protection algorithms: steering and wrapping. While wrapping in RPR in essence inherits the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APS) algorithm of SDH, it also wastes the bandwidth on the wrapping ringlets and may result in severe congestion. Whereas steering in RPR provides high bandwidth utilization, its switching speed is low, because it is indeed a high layer's restoration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integrated self-healing(ISH) algorithm as an effective algorithm for RPR is proposed, which synthesizes the merits of the two algorithms by transporting healing signal and computing routing in MAC layer. At last, the performance of ISH algorithm is analyzed and simulated.  相似文献   

13.
高速网络中,任何可能发生的故障都将引起不可估量的损失和网络整体性能的极度恶化.因此,作为城域网的弹性分组环网,其生存性问题也是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一种新的故障场景并提出一种改进源路由保护机制来实现环网保护,同时对RPR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数学模型来分析3种保护机制.最后,通过对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等参数的分析,在理论上和仿真试验上对3种保护机制进行了各种性能的比较和评估,分析了具有最大生存性潜力的第3种保护机制——可控源路由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今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大,骨干网和接入网的技术革新又使旧城域网成为网络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新一代城域网已成为各个设备制造商抢占市场的先机, 是运营商拓展业务的重中之重。在介绍了城域网进行改革性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弹性分组环(RPR)组网技术后, 阐述了10 G以太网作为新一代的全光城域网络传送技术的优势和RPR在10 G城域网以太网组网建设中的优势,探索了RPR的带宽管理技术,并提出了RPR环路带宽共享接入策略和公平接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依据IEEE802.17协议,弹性分组环中所有链路故障都被视作双向链路故障,当环路发生单向链路故障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带宽损失,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源路由保护倒换方案。利用TP(Topology)帧帧头extended Control域中的保留bit辅助传递链路故障信息,使得环路能够区分单、双向链路故障以便采取最优的重路由操作。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向链路故障的情况下,该方案使得环路的故障链路消耗带宽下降了约17%。仿真结果也验证了在单向链路故障下,该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环路的吞吐量,降低业务的平均延迟时间,并缓解环路的拥塞状况。该方案实现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依据IEEE 802.17协议,弹性分组环中所有链路故障都被视作双向链路故障,当环路发生单向链路故障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带宽损失,提出一种改进的源路由保护倒换方案。利用TP(Topology)帧帧头extendedControl域中的保留bit辅助传递链路故障信息,使得环路能够区分单、双向链路故障以便采取最优的重路由操作。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向链路故障的情况下,该方案使得环路的故障链路消耗带宽下降了约17%。仿真结果也验证了在单向链路故障下,该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环路的吞吐量,降低业务的平均延迟时间,并缓解环路的拥塞状况。该方案实现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弹性分组环的网络性能,特别是业务的最大接入延时,为网络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基于网络演算理论建立了弹性分组环业务传输模型,分析了弹性分组环网络中各类业务在网络中的最大接入延时,并提出在特定条件下各类业务最大接入延时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弹性分组环网络中高优先级业务的最大接入延时小于低优先级业务的最大接入延时;业务最大接入延时与环路站点无关,不受环路规模的影响;环路业务量、整形器容量以及最大分组长度的增加都会使得业务最大接入延时增大。该计算方法易于实现,便于在工程环境下对性能快速估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的应用于弹性分组环网络的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采用了有限集合中收敛速度最快的二分法,通过对公平速率的逐次逼近来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适用于分布式网络环境。分析和仿真表明,采用基于二分法的带宽分配算法能够给每个节点分配到接近理想的公平带宽。整个环路在实现公平性的同时能够得到最大的空间重用并且收剑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