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通信网管性能的模糊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模糊树法,对通信网管的性能进行模糊评判,根据模糊树方法的基本思想,确定影响通信网管不同性能级别的因素事件及各因素的分级表,再利用统计法算出各因素的权,评估出通信网管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模糊XML数据管理中,模糊XML文档和模糊DTD的相似性是模糊XML数据整合、模糊XML文档聚类的关键步骤.为了研究模糊XML文档和模糊DTD的相似性,对模糊DTD树进行了规则变换,主要解决元素和属性的析取约束和基数约束问题,即由析取范式转化为合取范式,将元素或属性的重复次数确定化,然后利用树编辑距离算法对模糊XML文档树和转化后的模糊DTD树集合进行相似性对比.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3.
轿车综合性能多级模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轿车综合性能的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了轿车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众多评价因素的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轿车综合性能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各评价因索及相应子因素的权重与隶属度.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获取现场采样数据精确值的难度并提高事故诊断的准确性,根据模糊事故树和模糊Petri网均具有描述事件发生因果关系链这一共同特征,采用模糊Petri网来表示事故树,建立了事故树的模糊Petri网模型,在Petri网中对事故树进行了模糊分析研究.该方法不仅可以对顶上事件各特征量进行估算,还能利用模糊Petri网推理算法进行事故诊断,实现了Petri网与事故树的紧密结合,使事故诊断更加切合实际.引入模糊集合理论到事故树分析方法,用模糊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减小了获取底事件发生概率精确值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事故概率统计数据的误差.该方法可以将生产现场的实测数据与专家经验数据结合起来,使得分析结果更接近于工程实际.图2,表1,参13.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频无线通信网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多频无线通信网路由协议(MCWN-RP).协议采用组播扩散机制优化扩散路径,采用非重传确认机制减少报文种类,采用最短路径树构造算法降低扩散内容,采用自适应定时器调整机制减少网络冲突,从而大大降低了协议开销;同时采用差别拓扑更新方式,提高收敛性能.对MCWN-RP进行了协议开销和收敛时间的性能分析,得出协议性能与拓扑更新包大小和协议包发送间隔的关系.OPNET仿真结果表明,与OSPF、OLSR协议相比,MCWN-RP具有非常小的协议开销和较高的收敛性能,是一种高效的动态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internet的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构想,对其系统框架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描述了其组成部分可实现的功能,并总结了基于INTERNET的通信网管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7.
Fuzzy树自动机的等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给出模糊树自动机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模糊树自动机与传统字符自动机、模糊有限自动机相类似的性质,即指确定性模糊树自动机与非确定性的模糊树自动机的等价性、FNBTA与FNTTA 等价,及FDBTA和FNBTA等价;这为模糊树自动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模糊树自动机的全直积、限制直积、级联积和圈积以及覆盖的定义,讨论了模糊树自动机积之间的关系、模糊树自动机积之间的覆盖关系以及模糊树自动机的积与覆盖它们的模糊树自动机的积之间的覆盖关系.  相似文献   

9.
考虑采用正则表达式,有限自动机和文法来描述,提出了模糊树正则表达式的概念,得到了模糊树正则语言的可识别性,并证明了模糊树语言是正则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为进一步讨论模糊树自动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二元树复小波变换法实现离焦图像的半盲复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半盲离焦图像复原算法,首先利用二元树复小波变换和特征值分解提取图像的特征矢量,将该矢量用来训练小波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好的网络估计离焦模糊参数.由此获得点扩展函数,用Wiener滤波完成图像的复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估计离焦模糊参数和复原模糊图像.  相似文献   

11.
引入PEG算法来构造多进制LDPC码的校验矩阵H译码时采用傅立叶变换实现了简化译码。仿真结果表明:中短帧情况下,由PEG因子图编码的四进制LDFPC码的性能明显好于随机编码的四进制/0,1码的性能,在相似复杂度下,四进制LDFPC码的性能略好于二进制LDFPC码,所以,根据PEG原理构造的四进制LDFPC码在未来数字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PEG算法的多进制LDPC码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PEG算法来构造多进制LDPC码的校验矩阵H,译码时采用傅立叶变换实现了简化译码。仿真结果表明:中短帧情况下,由PEG因子困编码的四进制LDPC码的性能明显好于随机编码的四进制LDPC码的性能。在相似复杂度下,四进制LDPC码的性能略好于二进制LDPC码,所以,根据PEG原理构造的四进制LDPC码在未来数字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超宽带信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满足FCC频谱功率限制的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极低,类似白噪声,这对非合作侦收方而言,加大了其对信号的检测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检测方法.首先对仿真出来的OFDM-UWB信号在噪声干扰条件下进行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然后在不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对信号的两种变换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TDMP-NMS算法的部分并行LDPC码译码器结构,其具有TDMP算法译码收敛快和NMS算法保持较好误码率性能下实现简单的优点.该译码器支持WIMAX标准中所有码长和码率LDPC码的译码.设计了一种基于桶形移位寄存器的重组网络单元,实现了对该标准中19种码长LDPC码译码的支持.采用一种适合于TDMP算法及其各种简化算法的动态迭代停止准则,使译码器能根据译码情况自适应地调整迭代次数.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在提高译码器吞吐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译码器的硬件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ek)码译码算法的复杂度, 同时提高通信系统性能, 在研究对数似然比置信传播(LLR-BP: Log-Likelihood Ratio Belief Propagation)算法及其简化的译码算法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最小和(NMS: Normalized Min Sum)算法的改进算法。 深入研究了 Gamma-Gamma 分布 模型, 并将 Gamma-Gamma 分布作为仿真的信道模型, 应用 Matlab 仿真比较了 LLR-BP 及其简化算法在不同湍 流强度信道下的性能。 仿真结果表明, 无论在 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信道还是不同湍流强度的 Gamma-Gamma 信道下, 改进算法在几种算法中都有较好的译码性能, 尤其是在中湍流和强湍流信道下改进算 法的性能优势更为明显。 通过码长对 BER(Bit Error Rate)影响的仿真结果表明, 适当增加码长可有效改善算法 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三节点中继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协作通信和切换技术的特点尝试性地建立四节点的协作通信切换通用模型,并对通用模型进行仿真和系统性能分析。四节点的协作通信切换通用模型的系统性能在中低信噪比时明显优于传统通信切换,高信噪比时与传统通讯切换的性能差别不大。四节点的协作通信切换通用模型解决了切换技术在协作通信中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中重点介绍了一种DTMF收发器MT8888的性能及其在微波一点多址通信中的应用。该芯片集接收、发送DTMF信号、检测呼叫过程于一身,可编程控制,广泛应用于程控交换机、无线通信设备、移动通信等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WIMAX标准下的LDPC码采用准循环编码方式,其译码多为和积(SP)译码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译码复杂度,通过大量仿真分析获得最优乘性因子的值,并推导出近似线性公式,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归一化最小和(MNMS)算法。在此基础上,与校验节点匹配(CNM)算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算法相比归一化最小和(NMS)算法、抵消最小和(OMS)算法、校验节点匹配(CNM)算法,其译码性能有明显改善,性能几乎接近和积(SP)译码算法。  相似文献   

19.
在无线通信中,为了提高衰落信道中数据传输的性能,空时分组码的发射分集技术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非同步快速衰落的多址信道,在不同数目的小区蜂窝网络内,分别在2个和4个发射天线上利用空时分组码的发射分集技术进行干扰抑制,研究了DS—CDMA系统的误码率,并评估了分集增益和抗干扰能力间的关系,验证了空时分组码抑制小区间干扰和小区内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CCD芯片的驱动电路是整个高帧频图像采集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分析并实现了DALSA公司1M像素的帧转移型高帧频CCD芯片FT50M的内部结构和驱动时序,并采用集成芯片设计了该CCD芯片的驱动时序和所需的偏压电路,进而改进了CCD芯片的偏置电压电路,采用大多数的偏置电压由SFD信号生成的方式.因此只需产生极少偏置电压即可生成所需全部偏压,这是目前十分安全的偏压解决方案,并选用了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件.实验表明:此设计不仅简化了电路,还具有性能好、功耗低、体积小的优点,实现了对高帧频CCD图像采集系统的驱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