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能够更好的确定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以广州某办公建筑为例,介绍了模拟工具辅助工程设计方法,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进行了详细的建筑逐时能耗模拟,完成了全年8 760小时的动态负荷计算,进而对此办公建筑分析了空调负荷频率和时间频率随空调负荷率的变化规律,对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的设备选型,时间控制等方面内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更有利于减少建筑设备的初投资,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2.
调研港区内电力的使用情况;生产辅助区、生活区典型建筑的电、热、冷负荷量与周期内负荷变化情况。采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Enegry Plus进行动态负荷逐时模拟和计算,得到全年小时建筑冷、热、电负荷的分布数据。为港区建筑物采用分布式能源积累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研究采用不同的采光顶材料,以及在不同地理位置条件下,建筑的逐时能耗和自然照明的变化.以成都万达商业广场步行街采光顶为计算模型,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进行了全年逐时的供冷、采暖和采光能耗的模拟计算和分析.对于采用中空夹胶玻璃和真空Low-e玻璃的建筑采光顶空调的能耗较小;而对于不同地区,由于采光顶的存在,夏季冷负荷的增加比热负荷的增加都大.这样采光顶形式在不同地域下的应用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空调系统能耗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内容,能耗的预测通常采用软件进行模拟.本文采用DEST软件建模分析了杭州市某办公建筑的负荷状况,利用负荷计算的结果对整个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输配系统以及末端的能耗进行计算,来判断本工程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得分情况.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负荷特点,提出节能控制目标逐时系统性能系数HSCOP及逐时优化策略.以某新建地铁车站为例,模拟分析了该优化控制策略及其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方案相比,采用所提出的逐时优化节能控制方案可使夏季典型日能耗降低9.4%,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广州地区某办公建筑的逐时空调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玻璃遮阳性能对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通过减小玻璃近红外透射率可有效降低玻璃遮阳系数和空调能耗而不影响建筑自然采光.以3 mm白玻对应的建筑能耗作为基准能耗,当采用可见光透射率为0.6、近红外透射率分别为0.8和0.2的玻璃时,其空调平均节能率分别为6%和18%;当采用近红外透射率为0的理想玻璃,其空调平均节能率可达24%.文章对玻璃遮阳性能影响建筑能耗机理的研究结果可为建筑玻璃性能优化和建筑空调节能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大型冷热负荷系统能耗的因素和大型建筑空调的设计特点。以大型建筑空调的节能与设计出发,从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水泵电耗、从减少冷热负荷、减少风机电耗、提高冷热源效率、改善控制、空调风量和换气数、各类建筑的具体设施八个方面分析了大型建筑空调节能的具体技术措施和实施办发。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由全热回收与热泵热回收组成的两级排风热回收新风机组,并将其应用于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选取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软件计算了建筑全年逐时冷负荷,建立了系统性能计算数学模型,编制程序对该系统在典型年供冷性能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供冷平均性能系数为4.58,与常规空调相比,节能率约为42.8%.  相似文献   

9.
夏热冬暖地区既有乡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室内热环境不佳,空调使用能耗高,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绿色节能改造。立体绿化能够有效利用原有建筑结构,实现建筑低成本的节能改造。搭建了立体绿化热工性能对比测试室,对夏热冬暖地区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测试;建立了既有乡村建筑能耗分析模型,分析了其围护结构在不同绿化形式下的节能改造效果。结果显示:与普通屋面相比,绿化屋面内外表面温度更稳定,其屋面内表面温度最高下降4.4℃,屋面外表面最高下降16.8℃,逐时空调负荷最大值减小14.79%,空调季耗冷量减小15.85%;与普通墙体相比,采用附架式垂直绿化时,墙体外表面风速和太阳辐照度分别减少了80%和90%,逐时空调负荷最大值减小16.32%,空调季耗冷量减小16.62%;如同时采用屋面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逐时空调负荷最大值减小32.26%,空调季耗冷量减小33.90%。  相似文献   

10.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建筑逐时空调负荷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广州市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图书馆在夏季不同月份的逐时冷负荷进行训练和预测,发现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都仅是BP神经网络方法的64%左右.仿真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及更好的泛化能力,是建筑空调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建筑逐时空调负荷智能预测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智能建筑用能理论,对智能楼宇用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控制节能和管理节能两个方面,对智能楼宇的暖通、空调、照明、电梯、能源管理等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智能楼宇节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选择位于深圳的一栋小面积办公建筑为例,建立了建筑空调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基于EES 和Matlab 软件计算模拟,研究了空调系统的室内设定温度、送风温差、冷冻水和冷却水温差参数对空调系统能效比(EER)、制冷系数(COP)、输送效率和功耗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设定温度每升高1℃,空调冷负荷减少5.6%,COP 和EER 分别升高7.2%和4.75%;送风温度每升高1℃,冷负荷下降4%,COP 和EER 分别降低5.2%和4.64%,以设备总功耗为单一指标,送风温差9.5℃为最佳值;冷冻水温差每升高1℃,冷冻水输送系数升高7.85%;冷却水温差每升高1℃,冷却水输送系数升高8.68%。该结果对空调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外墙热工性能对空调能耗有重要意义,空调排风所损失的能量也很可观,本文提出在建筑外墙的内部设置空气层作为空调系统排风通道,通过排风与墙体进行热交换,回收利用空调排风所带能量,可望在降低外墙传热造成的能耗损失、回收空调排风所带走的能量、降低室外环境温度变化与室内热舒适性之间相关性等三个方面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14.
对低温蓄冷低温送水中央空调系统中采用回风、新风、露点风混合调节到合适的温、湿度的混合空气送风方式进行了能耗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混合送风的方式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置换通风在纺织厂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置换通风的基本理论和纺织厂空气调节的具体情况出发,借助CFD手段,研究了采用置换通风时纺织厂各车间的送风量的确定,能源消耗,气流组织,温度分布以及空气品质等问题,结果表明,大多数车间在应用置换通风系统后有较为明显的节能效果,且在空气品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常规恒温恒湿机高能耗的缺陷,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研制了一种节能型高精度恒温恒湿机,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这种新型恒温恒湿机不但节能效果明显,而且温湿度的控制精度也非常高。  相似文献   

17.
半敞开式大空间建筑空调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半敞开大空间建筑内空调温度场的分布特征.指出了环境气象参数、半敞开式建筑空间特点及空调送风方式与参数等是影响半敞开式空间建筑内空调温度场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重点模拟了在环境空气穿透建筑空间或静风条件场合,采用地下送风方式时,半敞开式空间建筑空调温度场与环境空气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热舒适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能根据房间扰动进行实时控制、不能兼顾舒适和节能、控制模型参数整定不易精确及智能控制方法固有的限制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复合形法的实时节能舒适控制方法。复合形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不同热环境参数组合与测得的其相应的空调能耗值,求得在满足热舒适条件下使空调能耗值最小时的热环境参数的最优参数组合。扰动的变化和空调系统动作对室内热环境参数和PMV的影响必然出现滞后现象。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中扰动变化和空调系统动作对工作区热环境参数和PMV改变的滞后时间比较,得出了空调系统能够贴近最优参数组合运行的结论,因此在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内利用复合形进行的实时节能舒适控制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