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研制的一种旋流式低温送风口进行了空气动力、速度场、温度场及噪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旋流式低温送风口诱导效果好、阻力小、能耗低、噪声低、送风均匀、不结露,完全能满足低温送风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送风方式下冰蓄冷空调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工程实例比较了不同送风方式下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的经济性,指出了采用低温送风技术有助于缩短投资回收期,降低了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地板送风和碰撞射流通风这4种送风方式的特点,利用试验方法实测了这4种方式下空调房间的室内温度、气流速度和CO2质量浓度分布,讨论了室内热环境特点的异同,对比分析了4种送风方式下室内热舒适性、污染物分布特征,并对送风能量利用情况做了估计.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布机车间新型节能送风方式——布机车间个性化送风方式:对布机车间采用整体送风,而对布机表面采用个性化送风。整体送风主要来保证整个布机车间的温湿度,以及操作区域的舒适度,个性化送风主要用来保证布机表面的工艺要求。对这种新型送风方式进行了CFD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型送风方式节约能源,可以满足布机表面较高湿度的工艺要求,并达到布机车间较高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低温送风射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空调房间低温送风的射流特性进行了模拟 ,得到了空调房间的速度场和温度场 ,并计算了相同冷负荷条件下 ,采用不同的送风温度来满足空调负荷要求时房间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ADPI) ,为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铁路客车空调系统送风不均匀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介绍了静压送风道的结构,对不同类型的静压送风系统进行了送风均匀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现有送风道由于结构不合理,存在着较大的送风不均匀现象,所测3种不同结构的送风道均存在相似的不均匀规律。并根据所测数据对送风不均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静压送风道送风均匀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家用热泵空调送风方式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测试了中送风、下送风和分布式送风的环境参数,并对15名受试者的热感觉和热舒适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验结果表明:初始背景温度为0℃时,分布式送风可快速、均匀地提升人体各部位的空气温度,受试者的整体热感觉以及整体热舒适上升最快,受试者的热舒适性可得到显著改善;室内热环境稳定后,分布式送风温度均匀度最小为1.9℃,在送风区域内的受试者各部位感觉较暖,局部热感觉差异最小,且其他位置的受试者都不觉得冷;稳态局部热感觉与整体热舒适的拟合结果表明,足部热感觉对整体热舒适影响显著,下送风与分布式送风垂直温差小于3℃,在送风区域内,可以明显提升人体足部的热感觉,约75%的受试者对热环境表示满意.综合环境参数测试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布式送风热舒适性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环境试验室送风系统规则自提取模糊控制方法,试验研究了基于送风加热器调节的送风温度与测试室温度的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PI)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滞后环节的送风加热器-送风温度控制回路,传统PI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收敛速度快;基本模糊控制方法收敛较慢,存在稳态误差;规则自提取模糊控制方法超调大,但收敛速度加快,稳态误差减小.对于具有滞后环节的送风加热器-测试室温度控制回路,规则自提取模糊控制方法超调小、稳态误差小、控制效果最好.可见,对于无滞后环节的被控过程,采用PI控制方法即可满足要求;而规则自提取模糊控制方法非常适用于具有大滞后环节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低温风处理设备大多处于全湿、半湿工况,冷却盘管模型应能根据工况的不同进行判断。通过对有关文献给出的翅片管式换热器的冷却、除湿过程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低温送风特点,提出了数学模型,并以试验验证了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发展过程出发,介绍了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优化设计选用原则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对低浓度磷化氢净化进行实验研究,制备铁、铜单体催化剂以及Fe-Cu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和Fe-Cu-Ce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反应温度和气体流量对磷化氢净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0℃,气体流量为200mL/min,氧气浓度为0.5%-3.0%,磷化氢入口质量浓度为0.8-1.0g/m~3时,以Fe-Cu混合氧化物作催化剂,磷化氢的净化效率达到70%;当加入稀土元素铈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后,净化效率提高到76%,且催化剂的稳定性增强;当温度较高、气体流速较低时,净化效率较高;低浓度磷化氢可以用催化湿式氧化法来脱除.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定性兰州地区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用GDX 502和GDX 10l混合吸附剂自行装柱采集空气样品,少量二氯甲烷-乙醚混合有机溶剂淋洗采样管和热解吸浓缩进样装置两种方式进行脱附被吸附物质,最后进行气质联用检测.结果表明用混合吸附剂能更有效吸附各类污染物,在一个样品中最多能检测到380余个物质.样品脱附方法节省有机试剂和时间,避免大量有机溶剂再次污染空气,并且操作简单,所建立的方法有很好的灵敏度,能满足检测空气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线式流量计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空气质量流量的传感器.介绍了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恒流和恒温2种工作方式下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法,推导出了2种工作方式的流量方程.研究了温度补偿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处理方法,对所设计的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进行了标定及输出结果的拟合,结果表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能够进行空气流量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4.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研发的热点,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新能源并网发电、电网调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介绍了空气压缩设备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绝热压缩设备效率的不足,分析了螺杆式空压机提升能效的关键因素。比较了压缩空气储能所经历的传统燃气补热压缩、非燃气补热的绝热压缩、等温压缩等阶段不同类型的储能原理和效率,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实现方法和进展,并结合当前专利情况展望了未来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利用AVL公司开发的FIRE软件,对一典型结构蒸发混合式汽车加热器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蒸发和燃烧分别采用Wall Film模型、Coherent Flame模型,氮氧化物(NOx)采用Zeldovich不平衡原理建模,碳烟(Soot)模型为FIRE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表明,一层进气孔布置对燃油蒸汽浓度分布影响很大.加大进气孔直径使进气中心涡流增强,燃油在一级燃烧室中蒸发量增加.主要燃烧发生在二级燃烧室.进气孔切向进气能形成较强的中心涡流,使燃烧高温区主要集中在二级燃烧室的纵向轴心附近.一级燃烧室的周向涡区和二级燃烧室上半部的高温区是Soot生成速率最大的部位;最高燃烧温度未达NOx的生成温度条件,其生成量极少.  相似文献   

16.
气温是气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分析及灾害预警等多个领域.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气温的估算趋向于遥感或遥感和GIS结合的方法.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利用了36个站点2013年逐日每10min一次的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数据和MODIS地表温度及其他参数产品,选用多元线性回归(自变量为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反照率、经度、纬度和高程)、温度植被指数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插值方法进行气温估算,建立了研究区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估算模型,并比较了几种气温估算方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最高气温估算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0.91、0.97,均方根误差(R_(MSE))分别为1.84、2.75、1.49℃;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插值法最低气温估算的R~2分别为0.87、0.91,R_(MSE)分别为3.33、2.93℃,两者均为多元线性回归插值法得到的结果最好.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多元线性回归插值法能很好地反映由地形不同所带来的细节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喷水室中的喷水温度、水气比、空气初态等参数时所处理空气的热湿交换影响,通过理论推导与大量实险研究推出喷水室热湿交换的计算公式,并推出一个新的水初温——水气比的互换公式,对现有的计算公式作了修正与补充,为空调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了方便,更为重要的是为混合水喷淋改为冷冻水直接喷淋的节能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MQJ 1为例 ,系统分析了测量空气渗透性时产生误差的原因 ,并应用逐级合成误差的方法 ,通过实测空气流量、实验压力、室内温度等实验数据 ,对系统误差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 ,从而确定了该设备的空气流量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这种逐级合成误差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类似的空气渗透性建筑幕墙检测设备 ,而且为检测过程中减少系统误差和提高检测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严寒地区采用暖风机采暖的鸡舍,其环境因素对肉鸡产量有直接影响.采用CFD模拟测试鸡舍暖风机不同工况,通过Airpak模拟单、双侧布置暖风机下温度场、风速分布、二氧化碳分布情况,对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暖风机的布置及送风参数对气流变化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对鸡舍内温度的影响上,故暖风机单侧布置时,最佳送风风量应控制在4 500 m~3/h左右,相比单侧布置暖风机,双侧布置能有效改善远离暖风机侧温度过低的现象,同时对鸡舍内气流及二氧化碳(CO_2)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系统利用GSM短消息模块在现场与监控中心之间传递数据,实现对现场有害气体的实时远程监控,达到对爆炸等事故提前预警的目的.系统中采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BLUE,解决多点数据同时到达GSM短消息模块时数据排队问题,保证各观测点的数据实时、有效地发送到监控中心,并及时接收、执行监控中心的指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