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蕉岭县镇山省级森林公园纯松林进行林分改造,根据不同树种、不同郁闭度的林分改造后的成效对比发现,采用间伐修枝、林地清理、补植套种阔叶树种、抚育管理、加强管护等改造措施,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试验可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林分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库区龙口林场水源涵养林林分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丹江口库区龙口林场水源涵养林不同林分类型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林分结构、立地条件和演替更新潜力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林分质量的10个指标进行了权重评价和排序,结合调查数据计算出不同林分质量等级综合数值.结果表明:(1)林分结构对林分质量影响最重要,郁闭度、林分密度、土壤厚度和枯落物厚度等指标成为影响林分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幼苗数量对林分质量贡献较少.(2)丹江口库区龙口林场水源涵养林不同林分质量大部分处于中等和较差质量等级,进行林分改造提升林分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的空间较大.(3)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水源涵养林林分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可以客观地反映研究区林分质量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深圳围岭公园人工次生林植物群落及林分改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深圳围岭公园现有人工次生林植物群落的特点及其自然条件,合理的进行林分改造设计.主要依据适地适树原则及工作的具体需要进行造林设计,划分了造林地主要立地类型,并制定了林分改造年度计划和造林地类型表;同时提出5项林分改造总原则和5项林分改造措施,为公园的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东莞市植物园3个不同郁闭度生态公益林改造试验样地中,观测了11个树种气体交换与生长量指标.结果表明:相似环境条件下,在郁闭度不同的造林林分中单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无显著差异,而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则差异显著(P<0.05),郁闭度越大,蒸腾速率越小,水分利用效率越高;不同郁闭度的造林方式对林分的树高、基径和树冠等生长量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郁闭度越大,生长量指标越小.不同树种的光合作用与生长量的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光合速率与树种的生长量指标成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提示,在生态公益林的改造和营造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造林地选择和林分改造时疏伐的强度应充分注意林地的水湿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其次选择适宜光合能力的树种对林分改造的成败及其生态效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深圳笔架山公园植被林分改造的原则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深圳笔架山公园现有植物群落的特点及其自然地理条件,提出合理地进行林分改造设计的方案.主要依据是:适地适树原则,以及园林观景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造林地的主要立地类型提出具体的林分改造措施,为公园的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天然次生林区低质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伟  赵小刚 《甘肃科技》2008,24(7):169-170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森林资源的调查,分析了低质低效次生林的成林原因及林分质量,针对不同林分状况,提出了改造的几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深圳笔架山公园现有植物群落的特点及其自然地理条件,提出合理地进行林分改造设计的方案。主要依据是:适地适树原则,以及园林观景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造林地的主要立地类型提出具体的林分改造措施,为公园的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短轮伐期桉树林分树冠生长的阶跃函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林分冠幅生长的特点,在现实林分调查的基础上,模拟提出了适合有变点的短轮伐期桉树U6无性系林分冠幅生长阶跃函数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参数,分析了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对树冠与林龄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阶跃函数模型在具有变点的桉树林分树冠生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一般回归拟合模型,可较好地解决分段拟合模型在变点上的不连续问题。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在所有参与模拟的树冠生长的阶跃模型中,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优。  相似文献   

9.
夏正丽 《科技信息》2012,(26):441-441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调整林地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缩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木材质量和工艺价值,达到发挥效益的最佳状态,实现林业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文杰 《广东科技》2014,(14):159-160
针对新罗区有林地以马尾松林为主,林分生产力低下的问题,开展马尾松纯林间伐后套种山杜英、香椿进行林分改造,通过对马尾松、山杜英和香椿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的林木生长量、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养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混交林生长良好,马尾松、香椿混交林的马尾松各项生长因子增幅较大,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纯林增加15.1%、16.8%、50.6%和13.5%,土壤的全N、水解N、速效P、速效K含量增加,土层0~20cm土壤自然含水量比马尾松纯林提高6.5%,土壤结构破坏率比纯林小8.3%,土壤稳定性明显增强,水土保持功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本文对位于中心分布区的毛白杨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试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立地类型和不同经营措施下的毛白杨林分的平均生产量,为营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毛白杨人工林的生物量受立地类型和经营措施的影响极大,立地类型相同经营措施不同的林分平均生产量相差三倍多,而经营措施相同立地类型不同的林分的平均生产量相差四倍还多。  相似文献   

12.
沈宏英 《广东科技》2014,(16):148-149
通过对4年生杉木组培苗和杉木三代种子园良种造林林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相似,经营措施相同情况下,杉木组培苗造林的林分比杉木三代种植园良种造林的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提高26.8%、30.7%、85.3%。具有生长快、郁闭早、林分整齐等特点,优良性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低产低效林改造是通过改善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改善林木生长状况,使林分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生态系统更加完善.该文浅述了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意义,并提出了改造措施,与林业工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郑云生  李云利 《科技信息》2011,(9):I0354-I0354
林木采伐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森林由目的树种和优良立木组成,提高林分的生长量和林木质量。促进林木生长,缩短工艺成熟年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加强森林防护及其他有益的效应。抚育采伐既是培育森林的措施,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广东省紫金县林分质量的现状,以及提高林分质量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是我国引种成功最早的造林树种,现已成为我国经济价值最大,分布最广的树种.本文根据影响林分生长的主要因子、林龄、立地指数以及林分密度,采用多因子综合描述的方法,建立了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杉木林分生长个各阶段的起止和生长量大小,因林分起源、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同而有差异,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杉木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自然化改造对桂南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升人工林质量及培育珍贵树种大径材,研究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影响,通过近自然化改造改变林分组成和结构,进而调整林木生长和林分稳定性。【方法】以广西凭祥地区1993年造林并于2008年开始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参数分析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①对照林分的直径结构遵从正态分布,近自然化改造林分表现出向倒“J”形过渡的特征,对照林分的树高结构呈单峰型,而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则呈双峰型; ②近自然化改造明显提高了林分混交度,马尾松和杉木对照林分的平均混交度由0.00和0.16分别提高到自然化改造林分的0.82和0.89; ③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角尺度影响较小,杉木林从均匀分布状态向团状分布转变,但马尾松林一直处于随机分布状态; ④近自然化改造增加了优势和亚优势的个体比例,对照林分总体处于中庸生长状态,马尾松和杉木近自然化改造林分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0和0.46。【结论】从林分非空间结构角度看,近自然化改造林分提高了林分树种组成,径级结构向异龄林直径分布倒“J”形的特征过渡; 从林分空间结构角度看,近自然化改造林分逐步摆脱了人工纯林零度或弱度混交、水平分布均匀和中庸状态的结构特征。研究区补植树种和天然更新树种已成功地在林分中更新和生长,促进了林分混交度、树种多样性的提高和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林分向异龄复层混交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于广东省东莞市植物园3个不同郁闭度处理的生态公益林改造样地,观测了18个树种光合响应曲线与生长量指标.并通过模型拟合求得其最大光合速率(Am)、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以及表观量子产量(Φ)等光合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这些参数推断其喜光和耐荫性.最后将这些树种的光适应性归溪3大类:喜光类、喜光耐荫类和耐荫类.并根据这些树种的生长指标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提出在进行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的树种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根据不同林分选择相应的改造树种;二是依据群落动态演替规律进行树种配置.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下 ,通过综合培育、间伐、对照等培育措施 ,研究其对林分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 ,选出最好的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