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馈斩波串级调速装置设计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风机、水泵等调速性能要求不高、调速范围不宽的场合,串级调速系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传统的串级调速系统存在功率因数不高、需要逆变变压器等缺陷,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在内馈斩波串级调速系统中不需要使用逆变变压器,可使系统体积大大缩小,同时由于逆变器以最小逆变角运行,能够大大提高功率因数.作者分析了内馈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双闭环控制策略,针对实际设计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相关的分析和建议以及相关实验波形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双馈电机无速度传感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转子力矩电流反馈机制的双馈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以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双馈电机调速系统。该方案通过测量转子侧电压和电流,实时计算出电机转子力矩分量,通过与电机给定转子力矩电流分量比较,得出转差频率的补偿值,并用于矢量控制系统。该方案计算工作量较小,且仅需测量转子侧的电压和电流作为反馈量。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控制方式的工作机理,与传统矢量控制系统的异同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无刷双馈电机专家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专家自适应PID控制器在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并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在起动和稳态情况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开环状态相比,该控制器大大提高了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使得电机在转速或者负载发生改变时的超调量减小,且转速更快重新趋于稳定,是一种控制思想简单、硬件实现方便的闭环控制调节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用综合矢量法.推导一般的双馈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倍速双馈同步感应发电机是这种电机的一个特例,分析它的最大容量和一般感应发电机最大过量的关系,并讨论这种双馈发电机的并网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稳态等效电路的基础上,考虑风速、转子和定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机端电压和滑差率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了双馈机组定转子间功率关系,探讨了含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2种方法,并且结合-实际系统具体分析了双馈机组稳态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低同步串级调速系统中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和稳态谐波转矩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双轴理论和串调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在不同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机在串调下的数学模型以及计算串调系统电机稳态谐波转矩的公式,由此可以计算出指定谐波电流所产生的稳态转矩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场逐渐形成了双馈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混合运行的格局。由于双馈风电机组与直驱风电机组暂态特性的差异,直驱风电机组对双馈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可能产生影响,无法对混合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进行准确计算。为此,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组成的混合风电场,建立了混合风电场故障工频等效电路,推导了不同机组影响下的双馈风电机组输出短路电流表达式。通过与单机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对比,分析并总结了混合风电场中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针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利用时域仿真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动态和稳态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其无功功率极限的方法.该方法以整个系统的功率关系为基础,在进行机组无功功率极限计算时,除了考虑双馈机组定子、转子和逆变器电流限制外,还考虑了系统稳定运行对输出无功功率的约束,从而为双馈机组控制系统中无功功率输出极限值的设定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仿真对考虑与不考虑系统稳定性的无功功率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汽车主锥总成装配中配对圆锥滚子轴承预紧的问题,包括轴承预紧力与轴向位移、压紧轴承的锁紧螺母拧紧力矩之间的关系,以及轴向位移量与启动摩擦力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计算了轴承预紧力矩和轴承启动摩擦力矩,研制出具有预紧力矩和启动摩擦力矩自动测量功能的主锥自动装配设备。设备使用后,工作正常稳定,成功地解决了主锥总成装配上的一个技术难点,大大提高了主锥总成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弧垂的计算必须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影响。随着耐张绝缘子串的串长和串重的增大,传统的抛物线法和力矩平衡法计算导线弧垂的准确性将大大降低。为了得到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悬链线弧垂的计算方法,本文建立包含耐张绝缘子串导线弧垂的悬链线方程,该方程为精确理论方程,精确度高 ,并与传统的简支梁法对比分析,最后结合工程现场实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最大相差1.97%,验证了悬链线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双馈电机不同运行速度情况下稳态性能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双馈电机在不同运行速度情况下稳态性能的计算,首先介绍了基于三相坐标系情况下,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所建数学模型计算双馈电机运行于超同步转速及次同步转速时的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马宁 《山西科技》2005,(4):48-50
文章将高炉主卷扬PLC变频控制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训教学实例,既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掌握了现代交流调速新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使大型风电机组高效、稳定、可靠的并网发电,对行星齿轮传动与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相配合的液力调速风电机组传动系统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利用节点法分析计算调速系统的功率流动情况,得出调速系统结构参数的约束条件,阐述系统的调速过程,对优化功率分配方案有着重要意义。建立了风轮数学模型,并对传动系统特性进行计算,得到风轮运行过程中各结构参数对调速系统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对调速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其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热磨机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的研究,得出了热磨机的转速转矩方程式及动功率的计算方法,使热磨机的任何研磨力矩都对应着一定的转速,为确定研磨压力、研磨转矩,提高热磨机的产量,设计、调整热磨机的各种技术参数,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15.
垂直轴水轮机的启动特性是潮流能发电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模型试验技术,测量潮流能自由变偏角水轮机转速和转矩在启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基于黏性CFD数值模拟方法,监测该水轮机水动力转矩、负载转矩、叶片偏角、叶片切向力等参数在启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上述运动参数与动力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该水轮机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变偏角水轮机由于能够迅速调整叶片偏角,因此可以改善水轮机启动过程的总体水动力性能;转矩-速比特性决定该水轮机启动过程经历起步、加速和渐进稳定3个阶段;当发生超载或者受到波浪影响时,水轮机将从渐进稳定段进入不能稳定运行的加速段,继而发生快速停机现象.  相似文献   

16.
根据磁阻效应产生电磁转矩的机理,提出开关磁阻起动/发电机相电流斩波和角度位置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相电流斩波限及关断延时、相绕组开通励磁开关断续流相对位置,就可控制起动转矩和发电电压,不同控制参数的数值仿真分析和样机实测表明:对于低速起动状态,相电流斩波限配合固定关断延时可实现有效的恒转矩起努控制;对于高速起动状态,相电流斩波限配合固定关断延时可实现有效的恒转矩起努控制;对于调整起努状态,调节相绕组开通及关断位置角可可实现恒功率起动控制;对于发电状态,依据原动机转速和负载变化的具体情况,同时或单独调节相电流斩波限及相绕组开通、关断的位置角,可有效提高发电机稳态发电品质和动态瞬变特性。  相似文献   

17.
摘 要:PID控制器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参数也有多种智能调整方法。本文分析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用免疫网络理论调整PI控制器的策略,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的调速系统,以克服电阻变化引起磁链控制器输出不准确,影响控制精度的问题。该策略计算简单,在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阻变化较大情况下,仍具有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一免疫网络理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与一般PI控制和采用遗传算法的PI控制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旋转阀的转速控制关系到钻井液压力信号的产生。旋转阀负载力矩随旋转角的变化规律是影响转速控制的关键。根据旋转阀转子的受力情况分析了旋转阀负载力矩的组成及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分析建立了负载力矩的计算模型。研究表明,旋转阀负载力矩随旋转角呈严重的非线性变化,负载力矩与钻井液流量的平方有关,与钻井液密度呈线性关系,与钻井液黏度无关。负载力矩的非线性特性对旋转阀转速产生严重影响。基于负载力矩的计算模型,采用负载力矩的前馈补偿进行旋转阀转速控制系统的线性化校正,通过转速负反馈形成PID(比例-积分-微分)闭环实现旋转阀转速的快速随动控制。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旋转阀转速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快速跟随调相脉冲变化的能力;同时对流量测量误差及负载力矩计算模型偏差产生的干扰影响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满足对32 Hz的压力载波进行相移键控(PSK)调制,实现16 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9.
变速箱综合传动装置试验台主要用于变速箱出厂前工况检查试验.面向多款变速箱,设计、实现变速箱综合传动装置试验台.可自动测量各工况下的输入转矩、输入转速、输出转速、流量、油温、各测点油压等参数,实现空损计算,及转向功能、密封性能、拖车起动等功能性检查.运行结果显示,试验台运行稳定,工作可靠,参数测量准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日本富士G7型变频器的应用,并根据负载的力矩图,速度图做了力矩、变频器容量和制动电阻的计算。着重介绍了辊道调速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