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正确认识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对区域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及光,温,水配合状况等几个方面对个旧市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状况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的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光能、热能资源不足,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但光、热、水的时间组合好。以此提出如何更好的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3.
宝鸡渭北旱原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30年资料,对宝鸡渭北旱原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论是:光能资源丰富,光合生产潜力较大,热量资源充足,有利于玉米等喜温作物的种植。光照充足,温差大,对作物和瓜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利,雨量季节分布不均,降水变率大。干旱、冰雹、连阴雨、暴雨、大风、干热风和霜冻是该区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特别是春夏连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所以,要充分利用光能资源优势,发展灌溉和科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张家川县是一个伊斯兰民族聚居县 ,农业气候资源较为丰富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1997年《张家川县生态资源综合调查研究》项目得到国家民委资助 ,课题组就该县农业气候资源中 ,光能资源、光热资源、水分资源的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基本摸清了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 ,张家川的气候资源中水分资源最为关键 ,应全面讲究光、热、水相互配匹理论 ,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开封市近60年的气象、作物生育期、粮食产量和农业气象试验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农业气候资源、粮食产量、作物生育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区域气候以冬半年为主整体变暖,近二十多年变暖加速;农业气候资源量增加,农业气候产量提高;作物生长发育加快,春季开始生长发育时间提前,秋冬季停止...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区是全国几个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成了工、农业生产的一个制限性因素.因此开展水资源的评价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农业气候的角度对大连地区的干湿状况进行初步的研究. 一、干湿指标的确定用什么指标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从农业气候中作物的供需关系来考虑,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鄱阳湖地区,21个观测点,20年(1961—1980年)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光、热、水、风分布特征与规律,并探讨了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等问题。分析指出,鄱阳湖地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总积温高,降水充沛,无霜期长有利粮、棉、油、水产发展。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常有洪涝、干旱、低温、大风出现,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焦于水稻、玉米和小麦3大粮食作物,就生长期的定义、界定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基于局地、区域尺度视角,描述了我国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对生长期界定所存在的差异;对应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生长期的变化规律和气候变化特征这2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期的起止日期主要依据界限温度或现实经验进行界定,界限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气候指标,我国主要以0、5或10℃为阈值;采用滑动平均方法准确估算作物播种和收获的具体日期,适用于局地尺度范围内生长期起止日期的界定.参考我国农业种植制度和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定某时段作为生长期,便于开展区域尺度范围内气候因素的长期演变研究;改进作物生长期的界定,可准确分析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指标选取和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农业种植制度的制定、作物品种的布局优化等相关工作,能更好地保障作物产量并提高作物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鄱阳湖24个气象台(站)25年的同步气象资料,对湖区农业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湖区农业气候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农业气候相似的原理,选择了多因子的农业气候指标,采用模糊聚类的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把湖区分成四个农业气候区和八个副区,因地制宜地利用湖区农业气候资源,求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开发、治理鄱阳湖,发展湖区大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根据农业气候资源研究的进展,结合个人的一些体会,阐明了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分析了搞好农业气候资源评价的主要环节;略述了当前农业气候研究中的一些引人注目的动向;提出了在湖北省深入开展农业气候资源研究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气候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光、热、水是农作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光能资源、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市气候资源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与布避提供了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全球人口增长、气候危机严峻、旱涝病虫害频繁发生,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化肥和农药被不科学、不合理的施用,造成了农田土壤理化结构改变、肥药利用率日渐低下等严重问题。过量施用肥药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化肥和农药的合理施用在粮食增产和稳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好化肥和农药这两把双刃剑,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二粮仓"项目针对黄淮南片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砂姜黑土障碍、抗逆优良品种缺乏、季节性旱涝威胁、肥药利用效率低和污染重等问题,进行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集成,建立了砂姜黑土产能与效益协同提升综合技术模式和高效持久的推广模式。这一战略布局与示范工程为新形势下农业生产提供样板,也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体现。"第二粮仓"项目在肥药双减科技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的肥药双减技术产品研发与示范推广模式,为国家在肥药双减工作上的推进提供了解决方案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物炭研究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化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重点阐述了生物炭在能源、环境、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与重要作用。认为生物炭在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固碳减排、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以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的生物炭研究发展方向、建议和产业化开发与应用的技术途径。为推动生物炭工程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港地区有如下自然特征:地势较低;有大量下陷地帶;土壤盐碱性质严重;土地贫瘠且经常发生旱、涝等自然灾害。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这一地区缺乏肥料和能源,所以农、林、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造成农业生态体系的不平衡。为了发展农业林、牧和实现农业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应采取下列措施:1)合理利用植物资源;2)植树绿化积肥;3)加速农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目前适应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气候变化影响下东北农业生产变化将直接引起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从气候变化角度着手,梳理了气候变化对东北农业影响的关键问题,分析指出近年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业4个最突出的影响:热量资源呈现增加趋势,旱涝灾害频次与强度增大,极端低温冷害事件下降,农业病虫害损失显著加重。针对这4个关键问题,从作物抗逆品种选育、作物应变耕作栽培、农田基本建设、种植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治、农业保险等不同方面形成东北农业适应技术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6.
对于山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资源的优势在于光能和热量丰富,水资源相对充足,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气候资源的缺点为气象灾害如旱涝、干热风、冰雹、霜冻等出现机率较高,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视域下河南发展农村能源产业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短缺是河南的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河南省农村生物质资源和其利用方式研究发现河南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农村能源短缺主要是家庭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其开发利用.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建设或将改变农业生产的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有利于农村能源的高效规模开发,也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Agricultureandagriculturalsciencesarebig talkingpoints.Countlessscholarsstudythesesubjects.Thepurposeofthispaperisonlyintroducingthepersonalthinkingoftheauthor basedonseveraldecadesoftheindividualexperience.1EssentialofAgriculturalProductionisTransformationandAccumulationofSolarEnergy Theessentialofagriculturalproductionisthetransformationofenergy.Thelightenergy,heatenergyandwaterenergytransformedintochemical energyenablingtobeuseddirectlybyhumanbeingthroughphotosynthesisbyplants.Morethan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四大区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优势的理论出发,依据我国四大区农业所具有的资源禀赋,详细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水产业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这对于我国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经济优势,发展区域农业特色生产,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