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是外语交际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非语言行为文化符号的潜藏性和非系统性等特点,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功能低估及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大学外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可以从诠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概念、教材和课件的选用、网络课堂的开设、教师素质提升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等体验式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框架的整合入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得体性是指交际能满足该场合的语言、关系、语境等要求。它涉及到话题、信息结构、环境对信息控制、语言和非语言本土化、价值趋同化等。交际者不仅要了解语境制约得体的言行,而且能在不同语境下适用不同交际规则以避免不得体回应。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媒体技术和体验英语学习之途径对大学生跨文化得体交际能力加以培养,使其在沉浸体验、反复学习、不断调整过程中学会得体地控制自己、分享情感、交流信息及互动想象。  相似文献   

3.
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于语言本身,而对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却容易忽视.其实,人们交际时可资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有言语行为,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4.
周志欣 《科技信息》2013,(22):161-162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people gradually find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as well as interaction,holding an idea that the language output and comprehension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aking the context into consideration.In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lassroom,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learners and between learner and teacher pushes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o some degree.Combined with the concrete situ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the essay points out some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put forwards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after the literature reviews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in and out of China.  相似文献   

5.
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目的。非语言行为手段是跨化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同的历史根源,导致了课堂非语言行为内涵的化差异,了解和培养非语言交际能力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Anderson的语言知识技能化理论把知识划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语言习得过程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语境问题。"补缺假设"理论在语言知识技能化理论框架下具有现实意义,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与语境适配过程,这个过程对外语教学的启发很大。  相似文献   

7.
李小静 《科技信息》2010,(3):179-180
语言测试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环节。科学的语言测试能对教学现状提供精确客观的描述,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水平,调整学习状态,确定努力方向。本文就保证测试质量的六个标准出发,对如何评价试卷质量进行了初步探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广大语言教师扣测试人员对斌卷质量的重视,实现测试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日语语法教学中,日语学习者大多是被动地学习日语语法知识,从而不能真正掌握相应的日语语法知识。因此,日语语法教学必须与语言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教师必须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思考日语语法教学,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日语语法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计划能够对实际的语言运用产生很大的影响。计划与口语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晓 《科技信息》2008,(4):276-276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语言磨蚀的研究旨在探究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长期以来国外英语教学界对此一直比较关注,最近语言磨蚀也引起了国内外语教学的重视。梳理了国内外学者从多个方面对“语蚀”的相关探讨和研究,通过对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理论的讨论,运用语蚀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学龄前儿童在我国缺乏外语语境的情况,认为要从小学英语的行为是值得质疑的。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提高学困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修辞角度宏观地讨论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成功实现的语境因素时,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设计一定的教学语境以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时空因素、文化背景因素、教学主体以及教学内容的相关因素,设计出一种易于汉语言文化传播的修辞语境,加强学习者的兴趣以促进其汉语学习,尽可能完美成功地实现教学这个特殊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4.
王亚军 《科技信息》2008,(22):256-25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学习与文化习得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从文化背景与语篇的文化语境、文化背景与外语阅读中的图式理论、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学习中的文化适应模式几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背景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鉴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没有受到重视,且不成体系的现状,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和传递接受信息的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影响,学习外语的目的除了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学习模式上。为此,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已成为促进和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网络辅助大学外语学习的客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构建主义理论和动机理论分析网络学习的意义;提出了网络学习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论证了网络培养交际技能上的不足——不利于学生掌握非语词语言及交际文化规范。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程理念下,应该从对话理念、语境理论及解释学理论三方面去建构新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促进学习者自主性是近20年来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了解与自主学习相关的语言学习观以及实现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解难者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积极地介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简要介绍了自主学习定义及其必要性,论述了如何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外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Vocabulary is one of the three important parts of any language and it is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any language.So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language teaching.Because vocabulary is stored in our mind in a semantic network,applying mind map to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 facilitate the activation of various semantic relations among words in the mind,which greatly promotes the learners’deep processing of vocabulary.Second,words are usual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in the form of cohesions in the context.Constructing mind map of vocabulary in the text can make more noticeable the interrelations among words in the text,which will enhance the participants’language proficiency.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thesis attempts to prove that mind mapaided vocabulary teaching has a more positiveeffect on enlarging participants’vocabulary,though both approaches to vocabulary teaching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participants’vocabu-lary growth.This study reveals that it is rational and feasible to apply mind map and Visual Thesaurus to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齐越 《科技信息》2011,(9):14-15,279
本文粗浅地阐述了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分析了英语精读课程目标与英语模块教学的本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落实英语模块教学的可行性;另外,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提供了英语模块教学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并分析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