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不久前,美国佐治亚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称为机器昆虫的微型空中飞行器。该机器昆虫(?)真昆虫一样灵活,会飞、会爬、会游泳。而目前科学家们已经设计出一种MAVs模型,它有一副由“化学肌肉”提供动力的翅膀,可使它像真昆虫一  相似文献   

2.
冬虫夏草实际上是虫草菌寄生蝙蝠蛾类昆虫的地下幼虫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包括了昆虫的虫体残骸和菌物的子座。昆虫的幼虫在夏秋季节感染菌物,虫体为菌丝所侵食,进入冬季时成了僵虫,即所谓“冬虫”,在第二年春夏季节,子座从僵虫头上伸出地面,状似嫩草,即所谓“夏草”。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发声     
炎炎的夏日,高枝上蝉儿整日里噪声不绝于耳;当夜幕降临时,众多的鸣虫,如纺织娘、螽斯、蟋蟀、油葫芦,也不甘示弱,纷纷奏出和谐的曲调,献上自创的“小夜曲”。在庞大的昆虫类群里,能跻身于“歌手”、“演奏家”行列的昆虫,寥寥可数。昆虫是怎样发声的,它的“声音语言”是否也能传递信息呢?近代科学研究证实,发声是昆虫“信息联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具有同伴之间求偶、召唤、报警,以及向敌害发出恫吓、攻击等等作用,甚至在有些蝉类中,还能引起种间的“社会活动”。在整个33目的昆虫种类中,已知能发声的昆虫有16目;不仅是成虫能发声,有的种类在幼期(包括幼虫、若虫和稚虫)甚至蛹期也能  相似文献   

4.
另眼观虫     
虞国跃 《科技潮》2003,(5):42-46
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人们的关注,像大熊猫、金丝猴这样可爱的大动物需要保护,毒蛇猛兽也要保护.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就连过去作为“四害”之一的麻雀,也于2000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对于昆虫,我们又有什幺样的认识呢?千百年来.人类对于害虫深有体会,2000多年前的《诗经》和《春秋》均有不少昆虫为害的记载,现在每天也上演着人虫大战,许多人恨不能把所有“害虫”斩尽杀铯。2001年元旦,是新世纪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个畅想新世纪的话题,有一个孩子说想要发明一种机器,把世界上的害虫全消灭。如果真的有了这样的机器,对于地球或者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件好事呢,还是坏事?  相似文献   

5.
另眼观宏     
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人们的关注。像大熊猫、金丝猴这样可爱的大动物需要保护,毒蛇猛兽也要保护,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就连过去作为“四害”之一的麻雀,也于2000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对于昆虫,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千百年来,人类对于害虫深有体会,2000多年前的《诗经》和《春秋》均有不少昆虫为害的记载,现在每天也上演着人虫大战。许多人恨不能把所有“害虫”斩尽杀绝。2001年元旦,是新世纪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个畅想新世纪的话题,有一个孩子说想要发明一种机器,把世界上的害虫全消灭。如果真的有了这样的机器,对于地球或者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件好事呢,还是坏事?  相似文献   

6.
陈晓秀 《少儿科技》2010,(10):27-27
这个“甲虫”不是自然界的昆虫,也不是高科技的电子虫,但它却会“爬行”,而且人人能制作。怎么样,心动了?那就马上行动吧!  相似文献   

7.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一、以虫治虫,1、当地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2、人工繁殖释放天敌昆虫。3、从外地或国外引进天敌昆虫。二、以微生物治虫,就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治虫。三、以鸟治虫。  相似文献   

8.
法布尔对昆虫太喜爱了,他简直和昆虫融为一体。他一生穷困,把自己的家园变成了昆虫实验地。他说,“胡蜂和长脚胡蜂,是与我共餐的常客”,而他自己出门却要小心,以免碰到或踩到各种昆虫。 诚如他自己所说的,“昆虫学领域应该保有少许天真。做实际工作的人,视天真为某种精神失常症。”他的一生都保持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对昆虫的“天真”的爱,最后竟用40年的积蓄换了一块荒地养虫,并“想从此与虫子为伍在里面 生活”。所以,当法 布尔因受到不公正 的评价而这样高呼时,读者要 替他落泪的:“你们过来,不管 是挂蜇针的还是披鞘翅的,你 们都来,来为我辩护,来为我 作证。”他把昆虫作为自己的 同类。  相似文献   

9.
(庶虫)(读音“哲”)为(庶虫)虫,蜚(读音“匪”)为蜚蠊,也是早已见诸中药典藉的两味中药,均具有活血祛瘀、消肿解毒之功。二者同属于蜚蠊目(Blattaria),但是不同科的昆虫。虽皆为污浊之物,但经炮制后又具有去病之用,可见自然界万物之利弊当作具体分析后再决兴除之策。蜚蠊目昆虫,作者在《大自然》1993年第4期中曾介绍过,蜚蠊(蟑螂)作为害虫的部分种类,其中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在《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  相似文献   

10.
最近,研究人员在我国著名的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中发现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水生外寄生性昆虫——侏罗奇异虫.侏罗奇异虫很可能寄生于蝾螈鳃后部的皮肤或其他隐蔽部位吸食血液,是名副其实的侏罗纪水中“吸血鬼”. 寄生行为是指动物终生或生活史的某一时期附着在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依靠摄取寄主的营养物来维持生存.寄生行为在现生的昆虫中很常见,相关研究也比较广泛,但其起源和早期演化及其与寄主的生态关系等问题长期以来鲜为人知.寄生昆虫一般分为体外寄生(外寄生)和体内寄生(内寄生)两类.由于其独特的习性,寄生昆虫很少能保存为化石.一些“寄生昆虫化石”也因缺少明确的寄生形态特征而备受争议.长期以来,化石证据的缺失严重阻碍了科学家探究地质历史中昆虫的寄生行为.  相似文献   

11.
黄学佳 《应用科技》2009,36(3):54-57
通过模拟微型6脚机器昆虫的动态行走动画,可以将所设计的微型6脚机器昆虫的结构细节表现无遗.该文介绍了使用3D Studio MAX作为设计绘图工具,面向对象进行参数设计,实现所设计的微型6脚机器昆虫的虚拟现实的动态行走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Psocoptera=Corrodentia)昆虫的专用名为■(代替“啮虫,,二字),包括常见的“书虱”和“树虱”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贵州省梵净山的此类昆虫缺乏记录,本文主要根据我们所采的标本,连同贵州科学院生物所原来的收藏,共描记了代表2亚目、5科、9属的14个新种和1个新属,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文中的体长指头部到翅端的长度,IO:D为头部正面的两复眼最短间距与复眼宽度相比。  相似文献   

13.
昆虫的种类繁多,个体数量极大,分布又广,与人类关系密切。对“昆虫”的含意和解释,也是人们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过程中,逐步进化而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所接触的草、木、鸟、兽、虫、鱼,累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6000年前石器时代的陶片上就绘有鱼、虫、花、草纹饰。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字中,可释定的动物名称达60多个。其中有昆虫9种:蝉、蟋蟀、蝗虫、  相似文献   

14.
蚧虫是昆虫纲、同翅目、蚧总科昆虫的通称,又称介壳虫。在昆虫世界里,蚧虫家族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具有的许多独到之处,可谓奇特!首先说蚧虫的生活习性奇特,许多蚧虫一生中只有1龄若虫有足可活动,这在蚧虫的生活史中,是唯一能主动扩散的时期。2龄后便终生固定在一处,靠刺吸植物汁液为生。即使是2龄后仍可活动的种类,  相似文献   

15.
美国研究人员新设计出一种“纳米机器”,它可以储藏、输送抗癌药物并在光的作用下释放药物攻击癌细胞。研究人员说,这是利用“纳米机器”治疗癌症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趣谈蚂蚁     
据蚁学家估测,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里,全世界都有大约1亿亿个蚂蚁在活动。俗语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蚂蚁与麻雀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确也是“五脏俱全”,它们那轻捷的身躯之所以有着敏锐的反应能力,全凭着它们小巧的体型和健全的结构。在我们的周围,有着大小不等的15000种左右的蚂蚁,因此,我们也应对这些“友邻”有所了解。蚂蚁与蜂同属于膜翅目昆虫,虽都是社会性昆虫,但它们与等翅目的白蚁决然不同,切勿混淆。蚂蚁是由卵、幼虫、蛹逐步发育成成虫。有生殖力的雌虫(后蚁)和有翅能飞的雄蚁群舞配对交尾。一只雌蚁可与七八…  相似文献   

17.
在省、市科委的具体领导下,由湖北省农科所、汉阳科学实验站和我院生物系天敌昆虫研究组等十几个单位组成的“湖北省天敌昆虫资源研究利用协作组”,近两年来对我省农作物的天敌昆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开展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虫综合防治工作。 今年3月——9月,协作组在汉阳县新农公社三官片的2600多亩棉田上,进行了“综合防治”的大面积试验。这次试验,在  相似文献   

18.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内含物研究是当前古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隐翅虫形态多样、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目前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科。近些年,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种类丰富多样的隐翅虫化石,为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提供了重要材料。通过对保存精美的隐翅虫化石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隐翅虫科昆虫的起源和演化,而且有助于认识早期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真菌以及昆虫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高等真菌和社会性昆虫的早期演化历史。先进的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深入认识缅甸琥珀昆虫的形态功能,理解远古昆虫与周围环境的复杂关系,进而重建远古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9.
1.螳螂是螳螂目昆虫的通称,又称刀螂。它分布广泛,全世界有2000多种,我国已知的有100多种,常见的如大刀螂、斑小螳螂等。螳螂神态温柔,骨子里却是不折不扣的“虫国杀手”。  相似文献   

20.
斑螫为芫菁科昆虫,人类利用斑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纪的中国,古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药用“斑蝥”的记载,此后的历代著名医书中都有关于芫菁虫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