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伴随着各国探寻监禁刑替代措施的历程 ,社区服务刑在国外异军突起 ,并有扩大适用的趋势 ,它与罚金和缓刑这两种传统的替代措施一道 ,在减少监禁刑适用方面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我国目前尚未将社区服务引入刑罚体系中 ,因此 ,深入研究国外刑法中的社区服务刑 ,借鉴其中的合理内核 ,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刑罚制度和罪犯处遇制度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短期自由刑之弊害,为其寻求适合的替代手段是目前世界刑罚的革命性改革。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罚金刑、社区服务和缓刑扮演着异乎寻常的角色,这些替代措施被证明对教育改造罪犯,实现罪犯顺利回归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在中国确立罚金刑替代短期自由刑制度,并在中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引入社区服务刑,完善中国现行的缓刑制度,以合理地应对轻微犯罪是十分现实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古代刑罚的嬗变及刑罚制度的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的刑。罚与观念密不可分。从刑罚的起源来看,刑罚既不是“出于天”,也不是“起于兵”或“源于苗”,更不是由“象刑”演变而来,刑罚只不过是观念的产物,并随着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髡刑在中国古代之所以被认为比笞刑还重的刑罚,只能从古人对头发的不同观念来解释。而族刑作为极其残酷的刑罚制度,也不过是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的产物,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不论是“秋冬为刑杀”的“顺天行刑”思想还是“灾异赦宥”的行刑思想,都是当时的人们对四季及天象异常的相应观念在行刑制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交通犯罪是日常频发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对交通犯罪的刑罚配置单一,既没有配置罚金刑,也没有规定资格刑。因此,有必要将罚金刑升格为主刑,对交通犯罪配置罚金刑,同时增设剥夺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活动的权利的资格刑,尤其是禁止驾驶、吊销驾驶执照或禁止颁发驾驶执照,增设社区服务刑。  相似文献   

5.
赎刑最本源的意思是指犯人缴纳一定数量的财产而赎免其刑罚.它作为一种刑罚替代方式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虽然对赎刑制度存废的争论古已有之,但是赎刑制度在中国古代法的演进过程中确实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其具有的价值光芒仍然值得当代借鉴.为避免赎刑制度造成“贫富异刑”,需要对其进行平等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当"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罚的理念已经成为当今立法、司法、执法的主流的时候,刑罚的报应主义与单纯的惩罚主义已经成为历史,慎刑应该是作为21世纪刑罚价值取向的主要的内容和潮流,对我国的影响来说主要表现在我国刑事政策、刑罚种类和刑罚意识的转变,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根据不同的罪犯情节,依据法律的规定适用合适的刑罚。在当今的中国,刑罚的慎刑思想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刑种的增设应取决于刑罚目的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刑罚体系监禁刑偏重,妨碍了刑罚功能的有效发挥,应在总结我国刑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增加非监禁刑刑罚种类,如:社会服务刑,劳动教养刑,并进一步丰富资格刑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张蕊鑫  马乐 《科技信息》2011,(10):I0161-I0161
在"慎刑"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古代死刑救济制度源远流长,死刑复核制度是典型代表,其体现了统治阶级在阶级统治的过程中对儒家思想高度重视,发动刑罚要经过慎重考虑,不轻易地动用刑罚,因此针对死刑案件的审查核实慎之又慎,力求做到准确。本文主要从完善"天人合一"说和体现"慎刑"思想对死刑复核制度的依据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周礼》有关司法制度中保留了许多氏族制的残余。其中所载的复仇、发誓、象刑、众惩刑等反映了早期刑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周礼》所记载的司法条为我国法制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刑事领域包含两种意义上的“赎”,即制度(或法典)赎刑和权宜之赎。制度赎刑始于《吕刑》,“刑疑赦从罚”是在罪行已彰而刑罚适用方面存有疑问时,以罚当其罪为目的引入的财产性责任方式,它突破了“刑”所固有的局限性。权宜之赎为管子所倡导,是刑罚的变通执行方法。汉文帝刑制改革使得赎刑作为独立刑等的必要性丧失。作为代用刑的“赎”,逐渐融合礼教、等级特权等内容,形成唐以后法典内的代用刑制度。  相似文献   

11.
管制刑不属于附加刑中的资格刑,并不能完全按照附加刑来适用;管制刑与其他刑种的关系是协调的,它的存在不仅不会破坏现行刑罚体系,反而是刑罚体系完善不可或缺的刑种;管制刑引入刑罚易科制度,有利于解决管制犯在管制期间又犯新罪或又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作为独立刑种的管制刑不宜由不属于独立刑种的缓刑来取代。  相似文献   

12.
古罗马帝政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死刑、极刑、劳役刑、自由刑、资格刑、身体刑、财产刑等一系列刑罚。此时期的刑罚具有确定性、在适用上的不平等性、刑罚与刑罚执行方式具有多样性、坚持刑罚自负原则等等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3.
慎刑作为21世纪刑罚的价值取向符合时代精神,慎刑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价值取向。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时代,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解放是新时代的主题。沿着慎刑价值取向的思路,在刑罚适用上应当采取刑罚慎重适用和刑罚适度适用原则。倡导刑罚功能实现三个转变:惩罚功能向恢复性功能转变;矫正功能向宽容性功能转变;威慑功能向警性功能转变,使刑罚朝着文明、人道、人权,又不失威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礼》有关司法制度中保留了许多氏族制的残余。其中所载的复仇、发誓、象刑、众惩刑等反映了早期刑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周礼》所记载的司法条文为我国法制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职务犯罪量刑轻缓化、起刑点调整、量刑失衡和刑罚设置诸问题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对职务犯罪量刑轻缓化产生的原因、本质、与职务犯罪预防的关系、起刑点调整的价值取向、起刑点调整对政治伦理基础的影响、起刑点调整的范围、量刑失衡诸问题应有清醒、科学的认识。建议确立浮动性起刑点,完善自由刑量刑幅度,实现量刑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动态化。通过假释、减刑制度来调整职务犯罪分子的实际服刑期。通过设立职务犯罪的罚金刑,完善资格刑等手段,实现主附刑的科学配置,建立完整、科学的职务犯罪刑罚体系,更好地实现我国刑罚特殊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刑罚史上,由残酷的肉刑到自由刑,又到罚金刑的过渡,是人类迈向文明的表现。我国新《刑法》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但同时亦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对策的探讨,对我国的刑事审判与立法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奴隶制五刑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经过刑制的不断改革,最终在《开皇律》中确立了封建制五刑。较奴隶制五刑而言。封建制五刑是一种较文明、较人道的刑罚。由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的过渡是中国古代刑制史上的伟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犯罪激增和刑罚轻缓化的世界趋势,罚金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与此同时,执行难问题却严重制约着罚金刑的发展。我国有必要合理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构建符合我国立法及司法现状的罚金刑易科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罚金刑易科制度作为罚金刑执行的一种救济制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为众多国家所认可。笔者主张,由于我国现行罚金刑执行树度的缺陷,借鉴罚金刑易科剥夺自由是一个理性的做法。罚金刑易科需要处理好与现有救济制度的关系,在制度设计上应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追求实际行刑效果。  相似文献   

20.
保安处分制度是近代刑法改革的产物,是对传统刑罚制度的一大革新。作为刑罚制度的一个补充,保安处分与刑罚制度密切配合,为预防犯罪、保卫社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大都在刑法体系中规定了保安处分制度,并在预防犯罪保障人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保安处分制度已在世界各国普遍发展,但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却未被充分重视,当今,我国虽有了有关保安处分的零散规定和措施,但保安处分制度在我国并没有实现刑事立法化,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