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事记     
《创新科技》2003,(12):18-19
<正> 10月的最后几天,太阳不那么“安分”,已有4轮太阳风暴接踵刮至地球。太阳风暴主要由太阳表面释放出的气体和带电粒子流引起,这些粒子携带的能量惊人,通常会以每小时几百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袭来,其势如超高速行进的列车,29日袭击地球的太阳风暴仅用19个小时就跑完了太阳到地球1.5亿公里的路程。科学家们将太阳风暴比作太阳打“喷嚏”,而太阳一打“喷嚏”,地球就会患上轻重不同的“感冒”。  相似文献   

2.
“ACE将探索太阳系内一切物质的来源,对来源的成分进行研究,包括其中有多少碳、多少氮、多少氧以及这些成分的同位素,例如同正常的碳相比较,其中有多少重碳。”这是负责这次太空探索的美国宇航局气流推进实验室的斯通博士在介绍他们的ACE,ACE是先进综合探测器的英文缩写。探测器将收集来自太阳及宇宙深处的粒子,目的是了解构成宇宙、地球以及地球上人类的一切物质到底来自何方,碳、氮、硅和氧这些常见元素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怎么到了银河系这个地方,形成了太阳、地球以及太阳系内的其它行星。  相似文献   

3.
太阳至尊     
太阳族谱探秘太阳是太阳系里独一的红艳艳像火球的星体。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近及远的排列,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些地球的姊妹行星,距地球都非常遥远,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经过地球人类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计算和探测,我们初识了这些行星的“庐山真面目”。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4.
近来,来自全球52个国家的9万多封“电子问候”,从地球上飞向5颗类似太阳的恒星,期望太阳系外有智慧的生命体能接收到这些信息,并对地球人类有所回应。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人造太阳”看起来像个菠萝,法国的像个水杯……说什么呢?我们的太阳50亿年后就要熄灭了。到时候,还不得各国的“人造太阳”轮番上天提供光和热?假如太阳熄灭了,人类还会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吗?会有另一颗太阳出现吗?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快来看同学们的超级想象吧!  相似文献   

6.
《厦门科技》2000,(8):50-50
太阳黑子活动达到高潮时,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太空喷出大量带电粒子,形成了太阳风暴。科学家形象地把这一现象比喻为太阳打“喷嚏”。太阳的活动对地球至关重要,因而太阳一打“喷嚏”,地球往往会发“高烧”。  相似文献   

7.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5,(12):F0005-F0005
每天都是这个太阳,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地照耀着我们的地球,只因有了它,才有了地球上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都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毫不奇怪,因为我们生活的一切都与太阳息息相关。因为太阳对人类太重要了,古人毫无例外地都把太阳奉为神明。人们始终关注着太阳,直至今天人们还在不停地对太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肉眼和天文仪器观测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统称为“五星”,并且把它们与太阳、月球一起称为“七曜”。意思是说,它们是天上7颗光耀人间的天体。l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认识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我们人类的故乡地球,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而月球则是地球的~颗卫星。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太阳系九大行星将要运行到太阳一侧。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报刊上对此大肆渲染,危言耸听,说什么到那时“地球可能要遇到一系列摧毁性的事件”,世界上许多地方将要“发生大地震”,“其结果将是突然刹住地球自转的速度——从而使地球受到一次震摇”。仿佛地球要停止转动,人类要就此毀灭了。历来的反动统治阶级无不利用一些罕见的天象来宣扬唯心主义天命论,愚弄和恐吓人民  相似文献   

10.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对地上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进而使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环境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小珉 《广东科技》2005,(9):9-10
太阳公公眨眨眼,一年里就给地球送来了相当于全球耗能数万倍的太阳辐射能。于是,它的“笑脸”就成为了人类能源开发永恒的焦点,我们的梦想是——到处阳光到处电  相似文献   

12.
地球“体温”不断上升,而这种情况今后还有可能越来越糟,人类该如何对待这一课题呢? 为此,科学家提出各种奇思妙想,其中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厄尔利构想的“太阳盾”是最大胆的。  相似文献   

13.
《广西科学》2007,14(2):146-146
11名欧洲科学家组成的天文观测组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颗星球被命名为“581c”,重量大约是地球的5倍。这颗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距离地球大约120万亿英里远。该星球围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转,这颗“红矮星”要比我们的太阳小很多、暗很多、温度也低很多。天文学家目前无法确定“581c”是否像地球那样为多岩石星球,还是表面有液态水的冰球。  相似文献   

14.
太阳地球物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太阳、星际间的介质和包括大气和其他层的地球是太阳地球联系链条中的主要环节。太阳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全部介质和介质中发生的过程。在太阳地球物理学面临的问题中,我们将注意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如揭示负责太阳爆发、粒子加速度、太阳风和星际间磁场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以及负责使太阳风的能量传给地球磁层和磁层与电离层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在应用计划方面,太阳地球物理学的主要任务可表述如下: 为了实用航天学和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需要,判断  相似文献   

15.
JANE  张楠楠 《小学科技》2015,(1):22-23
最近热映的美国影片《星际穿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未来地球环境恶化,人类为了生存,通过星际穿越寻找另一个“地球”。那么,人类星际旅行的梦想到底可不可能成为现实呢?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吧。寻找虫洞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可能会在哪里。大家知道,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的其他7颗行星、173颗卫星以及太阳本身都不具备适...  相似文献   

16.
不知你在查看世界地图时注意到没有,在世界地图上属于东西经180°的那条经线,与一般的经线不同,被画成虚线,并标有“国际日期变更线”7个字,亦称国际改日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地球上每一天开始和结束的分界线。这条线对人类生活起的作用可大哩。我们知道,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作自转运动,产生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地球上凡是东边的地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不过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处于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闭锁状态,人们只需根据太阳的高度来确定当地的时间,并不感到两地时间的  相似文献   

17.
太阳一旦消失,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无法生存。事实上,地球的气候多亏获得太阳的能量才得以维持。没有太阳就不会有现在的地球。  相似文献   

18.
正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讲述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太阳即将爆炸,人类准备推动着地球离开太阳系,成为比邻星的卫星。太阳为什么爆炸?人类能否推动地球?引力弹弓效应和洛希极限到底是怎么回事?趣味科学编辑部提醒您:科幻千万本,科学是根本。想象无依据,读者两行泪。  相似文献   

19.
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与地球相撞,将地球撞飞了一大块,这一大块后来就成为了月球。这次撞击还使地球的地轴倾斜了一点,因此我们的星球现在是在倾斜着绕太阳运行。这是两大改变。现在,在一年中,照射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阳光量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断变化,先是南半球向太阳倾斜,然后是北半球。这种循环促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没有季节人类处境悲惨这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如果没有地球的倾斜,人类的处境将是悲惨的。忘掉现代科技,忘掉蒸汽机,或者切片面包吧。在一个没有季节  相似文献   

20.
臭氧由于它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因而对气候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臭氧层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珍贵保护层。1957年是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组织了全球规模的地球物理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