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二十世纪产生的神话原型论是集历史学、民俗学、心理学知识融于一身的综合性批评方法论,它的出现再一次拓宽了文学批评的道路,将文学批评引入深邃、广博的人文领域中。本文试从比较两位对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起到决定作用的学者,即发展了原型批评的荣格和神话原型的集大戍者弗莱的原型理论的异同中去梳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原型批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成为文学理论榜上的风云人物。它曾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心理批评"及"结构主义批评"并列为四大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文学批评方法。弗莱的原型理论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这里既有他对传统观念的继承,同时在自己的实际研究中有有着自己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批评是一种燃烧:王蒙的文学批评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蒙不仅是一个著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活跃的批评家。他的批评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批评是直觉还原型,其特点是突显自己的主观感受,形式上不拘一格,在杂乱的表面下有着较着较为稳固的审美标准,即自然真实和理想精神的结合;但其博大的胸襟与审美标准之间有时不够一致,从而构成王蒙的不孝。  相似文献   

4.
原型批评,又称神话批评或神话学派,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但它的一些理论,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柏拉图。原型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杰恩·赫丽生在《艺术与仪式》一文中讨论了柏拉图的模仿理论,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容格也说:“原型这个词就是指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为了我们的目的,这个词既适宜又有  相似文献   

5.
神话-原型批评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批评的剖析》的问世是其发展到高潮阶段的标志。神话一原型批评以其宏观性、系统性的宽广视野在理论界独树一帜,也因其理论存在的明显不足而日益受到批评。从其理论的渊源、特点、不足作出了评析,并仅就其在中国的发展潜能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6.
作家的文学批评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批评类型。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转型促进了当代作家批评的繁荣。作为当代作家批评的代表,余华的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敏锐的“问题意识”以及执着的“寻美意识”等特点,这体现了批评的才气。从批评的目的来看,余华的批评既是对自身创作思想的补充,也是延续其创作姿态的一种市场化商业手段。这又体现了他批评的市侩之气。当然这也是当代作家身份嬗变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模式,也是性别批评中的一个分支。它影响了时代的女性,给女性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证。因此它的发展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结合女权运动来剖析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阶段它的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女性主义批评自从它诞生起就从未消泯过,在现代它仍然引领着女性进步和发展。女性主义批评穿着各式各样的外衣在世界各处漂泊,撒播着它的种子。本文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女性主义批评,把它的外衣层层脱去。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道路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模糊两性差异,强调两性之共同人性及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论争与批评实践中,西方的学者更多地选择了前者,而中国的学者更易于接受后者。其差异的原因:一是西方的二元对立与中国的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三是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另外,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也是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文本的全面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面对传统文学教学模式,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以莫里森小说中的原型观为例证,探讨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课上的导入和渗透。  相似文献   

10.
李长之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一系列文学批评文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强烈的整算意识。这种整体意识表现在两个层面:就对文本的解读来说,他以作家的情感、精神因素作为桥梁和中介,既发掘作家创作的外部因素:又深入于作品的内部世界,探寻其中的联系,显现了别具一格的批评理路;就批评家的批评指归来说,他又遵循“文化——文艺——教化”的宏阔思路,希冀文学批评能够起到教化人心、振奋民气的作用。这种整体意识表明,李长之决不是一个仅仅就文论文的批评家,文学批评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更加宏阔广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Archetypal criticism originates from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It is also a new and international attempt for us to discuss about the origin of litera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Archetypal Criticism is an important genre of the Literature Criticism. It has great impact not only on the West Literature Criticism but also o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s a means for analyzing literary works, archetypal criticism expands the spac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It is also propitious for people to rev...  相似文献   

12.
《贵人女人小人》的原书名为《老K、杰克、王后》,也就是指扑克牌中的K、Q、J。按照习惯的游戏方式,K指贵人,Q指王后,J指小人,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此小说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三个主要人物的碌型这一角度,二是分析小说中常常出现的“镜子”的意象。  相似文献   

13.
小说《佛洛斯河磨坊》中玛姬的困境与水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佛洛斯河磨坊》,通过水的意象表现了小说的女主人公玛姬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女性处于男权文化统治社会中的困境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卢木林 《科技信息》2009,(3):136-137
在原型批评理论中,“大母神”指西方神话中兼具创造性与毁灭性双重特质的女神形象。这一形象在《儿子与情人》中格特鲁德·莫瑞尔太太的身上得到了展现。本文采用原型批评视角具体分析“大母神”形象在莫瑞尔太太身上的具体体现。从而揭示莫瑞尔太太的个人悲剧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性格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王育烽  陈智淦 《长春大学学报》2011,(11):134-136,147
英美文学课程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一些原因,英美文学在目前的英语专业教学中逐渐走向边缘化地位。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呼吁该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在广泛阅读多位同仁与前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当前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对文学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6.
新批评派对于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批评派对于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影响。综观现当代文论的发展历程,诸多派别都与该派形成了契合与差异等复杂关系,从而共同建构了20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文献检索》课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开设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升或新建的本科院校在课程教学方面与老牌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对以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为典型案例进行的考察,折射出该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特点与不足:大部分学生喜爱现当代文学课程,喜爱重要的、流行的作家作品,重视女性作家作品或女性主义思潮,部分学生具有了贯通学科的意识并进行了努力;然而学术视野的狭窄、学术能力较低等各种问题也鲜明地呈现出来,暴露了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引导学生开拓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建立学生培养质量的教师负责制、加强教师自身建设、重新探讨学科教学问题是解决目前教学欠缺或不足的有效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院校及高中开设艺术欣赏选修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举措,但由于传统的教学观,课堂上往往只有一种声音,即教师传递着已被公认的结论。现代批评范式的引入,将使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欣赏的参与者、体验者和批评者。  相似文献   

20.
教学活动是文学研究和承传的独特方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已近八十年的历史,我们站在21世纪的今天总结这门课程的教学历史时,它应该纳入文艺学的范畴而非历史学.从而更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思路。即在学科名称上沿用“中国新文学”的最初称谓,在学科含义上紧“现代性”的核心概念;在文学性质上突出“审美性的根本要旨”;在文学分类上摒弃传统的按体裁的“四法”,而将这一百年的文学分为“使命文学”、“情趣文学”和“新锐文学”;在教学上以历史走向为背景、以关思潮为依托、以文学作品为对象和以读者接受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