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琰 《科技信息》2009,(30):I0193-I0194
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着手,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合理优化和整合课程,有针对性的确定课程内容。将课程体系分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两大部分,并由此组成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现代园林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教学目标,必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课程体系.阐述了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构建方法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虞小燕 《科技资讯》2009,(36):155-155
本文以高职院校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体现职业院校实用性,应用型特征的需要,以学生未来从业时职业岗位需要的体育知识点.能力点为核心,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用什么教什么,以解决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问题,从而构建以职业型为特征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重复等问题,通过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重构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与改革已成为高职提高质量,体现特色的关键,而高职能力本位是高职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学改革的方向。文章指出了传统的高职水文水资源专业课程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构建了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强化植物保护专业建设,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工程系在分析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创新了“411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职业需求导向、岗位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构建了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从生产性实训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试考核体系。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就业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近30年,先后呈现专业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的发展趋势,正处在探索并形成特色高职教育新课程模式的关键时期。基于职业素养视角的以人格本位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既是高职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课程改革首先要重视课程改革与开发的方向、理念和机制的有机统一;其次要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促进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再次要大力整合与开发人文素养课程,倡导突出职业素养和人格培育的灵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吴贵武 《科技信息》2010,(36):154-155
课程问题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高低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及其职业能力的分析,提出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的具体设想,进而分析了保证这一体系实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是当前世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向。其核心是要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习得,以便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综合能力。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多层面综合构思,课程结构要具有多元整合、模块化特征,课程的运行必须具有独特的管理制度、师资结构、物质设备、时间与空间、评价体系等支持系统作保障,同时要建立课程管理体系,有效监督“能力本位”课程开发和技能鉴定。  相似文献   

10.
许燕萍 《科技资讯》2013,(7):216-217
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衔接的重要性,阐述通信技术专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结合高职生心理特点和高职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构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摸索和实践,构建了“一体两翼”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科学性、整合性和主体性为构建原则,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刘晓斌 《科技咨询导报》2009,(17):139-139,141
本文在分析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职)的课程体系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实例,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意义、原则和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为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提供价值导向,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按照"系统、切近、互补、全程"等原则进行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分为显性课程体系即第一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隐形课程体系即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第三课堂课程体系和校园环境课程体系,四个部分功能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实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院校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都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大部分改革都是针对专业技术课程的,对于管理与工科技术岗位相结合的综合技能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还不多,导致对工科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针对此,结合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本身的办学特点及地方特色,提出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探索SMT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同时带动课程体系内的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现在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分析了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特点,指出高职高专的课程目标定位应放在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该文还结合笔者学院造价专业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改造的实践,并提出建立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应涵盖的要素和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把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满足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审计》的课程进行改革,摸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能够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供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必须进行改革。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课程设计,并且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重新构建的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实施教学,不仅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校园内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而且大大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期。  相似文献   

18.
黄艳梅  曹基梅 《科技资讯》2007,(33):104-105
我系应用英语专业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课程体系,如何实施这一新课程体系,使课程教学也做到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本文在介绍我系应用英语专业"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为此课程体系下英语语法教学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展其个性与潜能;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及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些都是学生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以能力为本位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已经成为本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探讨了该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及评价方法,对其他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针对高职工程教育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探讨了图学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以课程为载体,实施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工业企业需求相吻合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