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技术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广泛地应用在经济、教育、科研和国防等领域,网络系统成为国家乃至全球的基层设施.因此,培养网络工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如何合理地定位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广西以及全国需求的应用人才.重点介绍了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因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而各具特色,本文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从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市场导向、课程体系和考评机制等诸多方面,探索了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问题,并由此制定了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0万条招聘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了解到社会各行业对网络工程师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同时结合计算机软件考试中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确定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借鉴了欧洲各国在博洛尼亚协议下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对课程体系实施了模块化的教学改革,使课程体系的结构具有模块化、项目化的特征.按照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课程与职业领域能力的对应关系组合成不同的课程模块,设计出基于行业要求的、能力本位的、课证融合的、模块化的、“3+1”校企合作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是一种涵盖知识较多的学科,而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当前阶段存在一定的难点,由于专业课程的难度较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容易存在一定的盲点和误区。模块化课程是一种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简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该文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工程体系的模块化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定岗规范,并以项目导向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信息素质与能力培养的优势条件和制约瓶颈,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进行全方位信息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明确提出了在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基于学生信息素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养体系以及适应新条件下不同目标层次的系列化教材编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庆 《科技咨询导报》2012,(24):180-180
针对学科发展中所存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从学科整体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角度出发,对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新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我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网络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1年才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规范。论文阐述安徽科技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提出了一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育部首批增设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发展迅速,但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不够规范和完善。针对目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不规范的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本着由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制定出"人才需求调查→确定人才培养类型→人才能力结构→基于能力结构的知识点体系→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设计主线,沿着这环环相扣的主线,确定课程体系结构。论述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及其依据,阐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确定课程体系的思路、步骤与方法,并结合枣庄学院的课程体系结构制定过程,给出具体的实践案例。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相当高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土建类专业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应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体系。从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以及课程体系特性分析方面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卫文学  黄玲 《科技信息》2010,(22):I0028-I0028,I0030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各高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仍处于不断改革与调整之中。结合学校学科大类合并招生的契机,借鉴其他院校成功经验,根据用人单位、就业学生反馈信息,遵循"强化基础、重视实践、脉络清晰、拓宽口径"的原则,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建设,建立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渗透实验教学模式。新的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实验体系对同类专业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