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质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质灾害频仍,见诸记载的地质灾害有山崩、地陷、地裂、地震、土地资源退化和海洋灾害等。其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变迁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地质灾害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官府的救助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郭静 《科技信息》2011,(6):354-354
周口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多年来,由于受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制约,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旱涝灾害发生的成因,提出一些防治对策,以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湖南省各地普遍遭遇了严重冰雪灾害。一方面,冰雪灾害对各地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全省的抗灾救灾情形,也反映出当代社会应对公共危机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上海市是我国地面沉降发生最早、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其地面沉降灾害表现为渐变性、人为性、阶段性、可控性等特性。80年的持续沉降不仅直接造成对安全高程、市政基础设施、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而且还通过安全高程的丧失加剧了其它自然灾害特别是潮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正确认识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特点及其危害,有利于有关部门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地面沉降减灾防灾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芙蓉山西侧白岩山体连续发生两次大型山体崩塌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害发生后,笔者深入现场,调查取证,从当地的地质环境着手,通过对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条件、气象条件、地震以及人类采矿影响等5个方面分析论证,准确地分析了灾害形成的机理,为这一事件的正确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两汉灾害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认为两汉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甚至引发了民族矛盾。认为两汉救灾思想有承上启下性、预防性、标本兼治性等特点。对两汉救灾思想进行了评析,并指出了其实施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科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长期以来,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尤其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失衡,旱灾、涝渍、霜冻等灾害更加频发,其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与日俱增。开展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策略研究,建立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体制机制,对安徽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灾害主要是指灾害主体侵害农用动植物、危害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生产环境,阻碍农业正常生产,造成农业灾情、影响人类生存或利益的过程。安徽省因其地形一、近年来安徽省农业灾害发生情况概述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08,(17):99-100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省份发生了严重的冻雨灾害,对人们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额损失。而我国南方省份的很多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冻雨灾害天气。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输电线路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受冻雨结附在线路上的冰层的重量的影响,就会绷断。  相似文献   

9.
摘要:城固县2011年8月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市场蔬菜供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作者对遭遇灾害后如何尽快恢复蔬菜生产,保障人民吃菜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的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 (人为 )灾害两大类 ,这些灾害又可以分为显性灾害和隐性灾害 .显性灾害是在其发生的当时或短时间内 ,能够被觉察到的灾害 ,如大多数自然灾害和部分社会灾害 .隐性灾害则是在其发生的当时和短时间内 ,没有被察觉到的灾害 ,如医疗事故和教育事故 .自然灾害的预防需要在研究其形成规律的基础上 ,依靠科学地管理来完成 .社会 (人为 )灾害的预防需要提高各阶层人士的素养 ,依靠完善管理制度来实现 .隐性灾害往往不易被民众察觉 ,但其对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 ,也是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