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气象应用网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气象应用网格是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资助完成的课题。文章分析了中国气象应用网格的研究背景和主要作用,给出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系统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2.
网格技术的发展为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可全面共享的计算资源和可协同工作的开发环境。针对集合预报系统计算量大、数据量大的特点,课题利用网格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网格技术的气象中尺度集合数值预报网格应用系统MAGEP(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 Grid formesoscale Ensemble Prediction)。该系统聚合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行业内部和中国国家网格在内的计算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和研究资源,为集合预报系统的运行提供了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能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国家地质调查应用网格系统(NGG)是由国家"863"计划专项"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支持的课题"资源环境应用网格构建"的研究成果.该系统以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为依托,引入网格理念、并以此为技术支撑体系,设计完成了整个系统框架结构与网格资源部署,基于WEB技术研制开发了应用网格平台和专业应用网格系统,实现领域内应用层面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为课题负责单位,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4.
一、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曙光4000A承建国家网格,跻身世界十强(863计划,攻关计划)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曙光公司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共同研制的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曙光4000A系统作为中国国家网格最大主节点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作为国家"863计划"的最新成果,曙光4000A将承担包括国家网格、上海基础科研平台和华东地区信息服务三方面的重任,其将为华东地区各行各业提供海量信息处理、信息开发服务和科学研究高性能计算服务.曙光4000A系统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发与应用双跨越,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中的网格应用课题--"中国气象应用网格",课题合作单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武汉暴雨研究所、广东省气象局、烟台市气象局等.课题于2005年11月通过验收.2006年7月课题通过了由中国气象管理部门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成果在网格门户、数值预报运行控制、工作流的研究开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油气地震勘探应用网格研究"课题属于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中的"应用网格"专题,课题编号为2004AA104350.课题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协作单位是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21):35-36
主持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人:石绥祥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攻克基于网格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结构技术、网格环境下的信息发布技术、信息交换、远程多维动态可视化等关键技术,为海洋环境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技术进行技术储备,并为业务化运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格”这个科技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当这个看似熟悉的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很多困惑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读者还不清楚“网格”究竟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优点使之受到了如此的重视,大家想知道究竟“网格”的“格”到底是什么?是我们印象中的线条纵横交织呈菱形的网眼吗?公认的网格概念“网格”其实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名词,但是目前在国内却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版本。“网格”作为IT界普遍公认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8年,由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Ian Foster和Carl Kesselman研究员在其著作《The Grid: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中提出。“网格”这个概念的提出,其思想来源于另一个专业:电力网。“网格”的英文原文叫“grid”,这个“grid”取自“power grid”,而“power grid”就是电力网。电力网虽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但它的一条设计思想却一直非常实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力的方式很简单,正常情况下接通电源即可获得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不需要关心电能是从哪个发电厂送来的,是三峡还是大亚湾,也不需要知道这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还是核能发电,而只需为自己使用的电能支付费用就可以了。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电力网把全国的发电厂、输电站和变电站用输电网络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了。“网格”就是想借用电力网这种概念,将网上的所有资源综合集成起来,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数据等资源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让人们像从电力网获取电能一样获取高性能的计算能力。我们再看看IT界专家眼中的“网格”是什么。Ian Foster给“网格”下的定义是:“在动态变化的多个虚拟机构间共享资源和协同解决问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院士认为:“第一代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第二代互联网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作为第三代互联网的‘网格’则试图实现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由此可以看出,“网格”的“格”与“格子”毫不相干,它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才与“格”挂上钩的。“网格”是利用网络技术的“网”字与英文“grid”的另一个意义“格子”,组合成的一个具有新的含义的新的中文科技名词。这个名词及其概念目前已经得到信息技术领域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普遍认可,并衍生出了网格计算、网格存储、服务网格、知识网格、教育网格、气象网格、科学数据网格、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网格等派生词。目前,无论是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商业领域,“网格”都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概念。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都在组织对“网格”的研发,其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大学等单位参与研发的“中国国家网格”(CNGrid)是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建设的网格示范平台。而各大商业企业,如IBM、惠普(HP)、甲骨文(Oracle)等公司,更是紧紧抓住网格这个浪潮,推出了若干支持网格技术并包含中文“网格”名称的商业产品。此网格非彼网格就在IT业界大力推广“网格”这一概念和应用的时候,最近又出现了一个看似像“网格”派生词的概念: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模式,或称网格管理模式。2005年2月,北京电视台推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专题系列节目,报道了北京市东城区采用的“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据报道,该模式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科技部已将其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的示范工程,认为新模式对国内已建成城市的市政设施管理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北京市科委也在进行项目鉴定,准备在北京市大力推广。由于我们上文所说的“网格”概念已推广多年,IT业内人士对此报道的兴趣多半来自对“网格”技术应用的好奇,了解之后才知道此网格非彼网格。这里所说的“网格”才和“格子”有关,即网状单元格,而与我们上文所说的“网格”一点关系没有。“网格管理模式”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1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所辖的25.38平方公里划分为1652个网格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达到90%以上,保证了城市管理中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管理工作在城市的每个地方、每个时段都能准确覆盖,从而实现精确、快速、高效的城市管理目标。虽然“网格管理模式”这一概念对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与“网格”同为信息技术领域出现的新名词,而它们又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出现的时间也相差不了几年,这样势必会给读者造成概念上的误解,也会给新名词的审定工作带来麻烦。因此,我们希望有关单位在制定新名词时,能够与相关机构协调,以避免推出的新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格”这个科技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当这个看似熟悉的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很多困惑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读者还不清楚“网格”究竟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优点使之受到了如此的重视,大家想知道究竟“网格”的“格”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8):52-5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项目“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中的网格应用课题“气象集合预报应用网格”研究,课题合作单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武汉暴雨研究所、上海台风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等单位。课题于2007年3月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研发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生物医药研发关键活动的需求出发,结合网格技术及其“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思想,指出可以通过网格技术的应用,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进行生物数据与信息的整合,共享仪器资源,并开展协同研发工作,实现对生物医药研发活动的支持,以提高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农业害虫数字化图文系统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立项代码02EFN212100113),由辽宁绿园农业科技开发中心和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开发,是广大农民朋友、植保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该系统是在沈阳农业大学何振昌教授主编的《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基础上,对其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采用Delphi 5.0等工具开发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中国北方农业害虫数字化图文系统(单机版,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3SR10527,网络版地址www.last.gov.cn:8080).  相似文献   

13.
以使用直角网格座标绘制地图为标志的东方定量制图学,创始于一世纪时的古代中国,经三世纪时的中国裴秀的发展而完善,以致至少在公元一千年以前便成为中国古典制图学的重要传统的观点,对科学史界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藉以建立上述观念的所有史料依据作了认真研究,指出前述观点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误解或曲解了各种古代文献的记载。本文认为,在公元一千年以前,中国并未产生和发展以直角网格座标的理论与方法为内容的地理制图学,所得以长足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则是对地理及部分人文特征按比例后在很大程度上作轴象描绘的制图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对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致病、致肿瘤基因和主要抗原基因的结构及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MDV感染性克隆的成功构建,为开发新一代MDV疫苗奠定了基础。本文对M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语义网格的基础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语义网格的基础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针对互联网信息有效共享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突破现有数据模型的局限,建立新的网络资源有效共享的模型、理论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启动3年来在建立语义资源空间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开发一类低信息速率和极低信息速率传输的卫星通信技术的背景,进一步阐述了研究的基础条件和难点、所采用的技术,最后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由内蒙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的高精度顺序事件记录(SOE)性能测试置的原理结构、功能及性能参数,测试结果及在内蒙电力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瞄准制造业实际生产面临的技术难题,将多学科领域先进技术应用于数控制造装备和数控制造过程控制技术研发。课题研究将流程装备工艺的过程控制思想引入离散工艺装备的数控制造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在线测控技术,通过数控制造过程一体化信息处理方法,实现包括零件加工、测量、补偿在内的全数控工艺制造。课题研究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化、实用化的全数控工艺制造技术,而且为数控制遣企业提供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编程技术。课题已经为多种数控制造装备开发了工件测控系统、模具自修复控制系统、误差补偿系统等,课题技术开发成果为整体提升制遣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做出了显著贡献,课题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由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主持建设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络”,建成了信息网络中心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站和5个配套的应用系统,其中3个应用系统获得了国家软件版权登记。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栏目内容涵盖了行业的全面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管理、生产、繁育、科研、技术、应用等方方面面,是我国实验动物的综合性的国家官方网站。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站的建成,带动了全国各省、市的实验动物信息网站,形成了遍布全国主要地区的实验动物信息网络,为实验动物管理、应用、学科交流、产业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手段和平台,也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建设提供了试点和示范。  相似文献   

20.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ITS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课题(编号2002BA404A20B)研究目标是开发下述3大软件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核心软件;交通信息平台数据管理软件;为智能交通提供支撑的规划和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