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实现了甲酸与环己醇反应合成甲酸环己酯。考察了催化荆用量,原料配比.酯化时间,带水剂种类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最佳条件为n(醇):n(酸):1:2,催化剂用量为醇质量的5.3%,反应时间为1.Oh,产率可这80.7%,催化剂具有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以新型Brqbnsted酸功能化[Hmim]HSO4为催化荆,由对羟基苯甲酸和无水乙醇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和离子液体用量对酯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酯化反应时间为2.5h,酸醇摩尔比为1:1.5。离子液体用量为3mL.在此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可达81.5%.并且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5次,其催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无水氯化钙为催化剂,乳酸、正丁醇直接酯化合成乳酸正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原料比、酯化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合成产率为76.2%.  相似文献   

4.
正交实验法确定乙酸环己酯合成最佳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素4水平L16(45)进行正交实验,探索了乙酸与环己醇酯化制备乙酸环己酯的反应中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带水剂的用量、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乙酸环己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乙酸环己酯产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带水剂的用量>反应原料比>反应时间.确定了合成工艺条件为:适宜原料比为n环己醇:n乙酸=1.5:1,适宜催化剂为催化剂I,适宜反应温度为75℃,适宜反应时间为1.5 h,带水剂的最佳用量为6 mL,该条件下乙酸环己酯的产率在97.5%左右.与现行生产工艺相比,该合成路线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强、反应时间短、用量少、能重复使用,并且工艺简单、无污染、产物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肉桂酸和环己醇为原料,微波辅助催化合成肉桂酸环己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肉桂酸与环己醇物质的量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肉桂酸环己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肉桂酸环己酯最佳条件为:肉桂酸与环己醇物质的量比1∶4,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其用量为0.5 g,微波功率为600 W,微波时间为15 min,肉桂酸环己酯产率可达到96.5%。该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节约时间,产品纯度高,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6.
硫酸铁铵催化合成羧酸环己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硫酸铁铵能够代替硫酸用作酯化催化剂。研究了 NH4 Fe(SO4 ) 2 · 1 2 H2 O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的反应条件 ,当乙酸、环己醇和硫酸铁铵的摩尔比为 1∶ 0 .44∶ 0 .0 2 ,以环己烷为溶剂 ,回流分水 6 0min,乙酸环己酯收率达 87.2 %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合成了甲酸环己酯 (收率为 6 8.5 % )、丙酸环己酯(收率为 5 9.4% )和丁酸环己酯 (收率为 2 1 .6 % )。  相似文献   

7.
将X-5树脂磺化制得了一种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并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甲酸环己酯,乙酸环己酯和丙酸环己酯。结果证明该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时的产品收率比文献中使用其他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时的收率高。  相似文献   

8.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葡萄糖五丙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新型催化剂TiSiW12O40/TiO2催化酯化合成葡萄糖五丙酸酯的糖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诸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是合成葡萄糖五丙酸脂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糖酸摩尔比1:6.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液的2.0%.酯化反应时间为2.0h,反应温度95℃~105℃.反应产率可达84.5%。  相似文献   

9.
微波催化剂协同作用合成乳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在无水CaCl2催化下,乳酸与乙醇常压下直接合成乳酸乙酯。讨论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的量及反应摩尔比等因素对酯产率的影响。最佳酯化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乳酸用量的2.0%,带水剂15 mL,微波功率450 W,辐射时间45 min,乳酸乙酯产率可达89.2%。  相似文献   

10.
在带水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水杨酸、甲醇直接酯化合成水杨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带水剂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合成产率达89.5%。该方法具有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涡轮增压器与汽油机数值匹配的传统研究主要侧重于外特性工况,但单一的外特性工况匹配合理不能保证涡轮增压器与汽油机在整个工作范围都匹配合理。针对涡轮增压器数值匹配过程中仅研究外特性工况的局限,阐述了三线工况法的基本原理,通过GT-Power软件建立一款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全负荷热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向部分负荷工况扩展为适用于三线工况法的热力学模型,最后将热力学模型应用于3款增压器的匹配研究。结果表明:三线工况法可直观地反映出原增压器与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范围的匹配问题,利用此评价方法重新选配增压器后,可提升增压器与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范围的匹配性能。三线工况法克服了仅研究外特性工况的局限,为预选及优化增压器提供了一种数值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麦株型与田间透光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了田间光照强度与株型性状的关系。分析表明亩穗数、收敛指数、叶态、穗重4个性状与小麦田间平均透光率显著相关。茎态是株型的重要指标,茎态紧凑型品种的田间透光性大,茎态松散的品种透光性小。通过收敛指数与产量多项式拟合说明不同成穗类型的品种对茎态的要求不同。即大穗品种要求扩张型茎态,中穗品种要求松散茎态,多穗型品种要求紧凑或极紧凑茎态。  相似文献   

13.
将函数单调性判定定理中函数在某个区间可导的条件减弱至Dini导数存在,并利用新的证明方法将原有定理的充分条件进行了推广,得到了新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维数有限性条件的一个推广,引入了准维数有限性条件并给出了Noether环上准维数有限条件的一些应用.最后讨论了准维数有限性条件与维数有限性条件的关系.许多已知的结果都可以作为本文一些结果的推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燃煤电厂烟囱纤维增强塑料排烟内筒工程中应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S-1设置了5种实验条件,即条件A(静态浸泡)、条件B(Ⅰ型应变,应变4.61%)、条件C(Ⅰ型应变+静态浸泡)、条件D(Ⅱ型应变,应变5.89%)、条件E(Ⅱ型应变+静态浸泡),以探究不同实验条件下试样性能的变化。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条件下,试样力学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对于条件B,试样在条件D下弯曲强度保留率、拉伸强度保留率分别下降了2.98%、9.52%;相对于条件C,试样在条件E下弯曲强度保留率、拉伸强度保留率分别下降了5.92%、4.4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发现,试样S-1在条件E下经90 d的实验周期后,表面破坏较为严重,有明显的纤维拔出现象,巴氏硬度测试也表明试样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状态发生了变化。红外图谱结果表明,试样在条件E下的水解程度大于条件C。  相似文献   

16.
摘要:讨论了非线性矩阵方程X+A*X-pA=I在0相似文献   

17.
佐剂性关节炎的佐剂剂量条件探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建立实验室条件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最佳剂量条件。方法 取佐剂卡介苗在相应条件下制成Freund's佐剂,按不同剂量给Wista大白鼠进行足跖内皮注射,观察记录24d。结果及结论 0.1mL Freund's佐剂组在实验室条件下,关节炎模型反应较典型。  相似文献   

18.
一类支持向量机的设备状态自适应报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对异常状态识别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类支持向量机的设备状态自适应报警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类支持向量机的在线算法,动态估计监测参数在高维特征空间中的最优分布区域,将新数据与上一时刻分布区域的相对距离作为异常指标,描述监测参数的统计特征变化,辨识出设备的异常状态.通过对仿真数据的报警效果分析,以及将该方法应用于对加热炉风机的振动监测中,得到的异常报警结果能够满足实际监测的需要,证明该方法具有异常的识别敏感性、缓慢劣化包容性和状态迁移适应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设S是幺半群,I是S的一个理想.利用理想I定义了条件(E_I),则条件(E)成为它的特殊情形.给出了循环系满足条件(E_I)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研究了所有循环系具有(E_I)-覆盖的幺半群的刻画.  相似文献   

20.
关于Riccati方程的可积条件研究的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补充R iccati方程的可积条件。方法等式的等价变换。结果完善了R iccati方程的可积条件。结论得到可积R iccati方程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