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合成的Mg2Al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及其煅烧产物(CLDH)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对硝基苯酚在LDH和CLDH上的吸附. 结果表明,对硝基苯酚在LDH和CLDH上均可发生吸附,其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在LDH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双常数方程,而在CLDH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速率方程和Elovich方程;在CLDH上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明显高于LDH. 初始pH在3~10范围内变化对吸附量的影响不大,但有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大. 讨论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LDH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酚类有机污染物处理剂.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在ABS塑料基体上直接沉积上一层金属银,研究了一种助剂R能与AgNO3直接在塑料上沉积银.经一系列条件实验测得在60℃~70℃,AgNO3浓度在(12.75~25.5)g/L,助剂R浓度在6.92g/L~13.84g/L,沉积20min~30min,能获得最佳沉积效果.  相似文献   

3.
Hardy空间是一类在单位圆盘上的很重要的解析函数空间,其上的Volterra算子经过广泛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很显著的理论成果.复合算子理论也建立起了算子理论研究与函数论中经典问题研究之间的桥梁.记H2为单位圆盘D上的Hardy空间.通过对H2上的Volterra算子V以及复合算子Cφ的研究,本文引入了Hardy空间上的Volterra-复合算子Vφ,给出了Vφ的有界性、紧性、核的刻画,同时还研究了Vφ的特征值及其奇异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连续函数在变动区间上的确界函数的连续性问题.通过变动区间与单位区间的对应关系,将变动区间上的确界函数表示为单位区间上的确界函数.利用2个函数的上确界相减的不等式,由函数的一致连续性,证明了变动区间上的确界函数是一致连续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L-半胱氨酸及L-胱氨酸在CdTe上的吸附特征. 优化之后分别得到了四种稳定的吸附构型,计算了它们的吸附能、电荷密度、前沿分子轨道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 研究发现:L-半胱氨酸在CdTe上的吸附能较大、紫外可见光吸收较强,说明L-半胱氨酸在CdTe上的吸附较稳定,容易产生分子荧光,而L-半胱氨酸转化为L-胱氨酸之后,吸附稳定性降低、紫外可见光吸收强度减弱. 该研究为L-半胱氨酸配体合成的CdTe QDs荧光材料用于生物体内H2O2和葡萄糖的检测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非自治随机Kuramoto-Sivashinsky格点方程.在外力是后向缓增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对解的估计,证明了Kuramoto-Sivashinsky格点方程在空间?~2上存在随机吸收集,从而推出后向一致吸收集的存在性.其次,证明了格点方程在吸收集上是后向渐近紧的.最后再利用吸引子的存在性定理,证明了非自治随机Kuramoto-Sivashinsky格点方程在空间?~2上存在后向紧随机吸引子.  相似文献   

7.
在局部有限图G=(V,E)上,研究如下基尔霍夫方程多重解的存在性■其中Δ为图上离散的拉普拉斯算子,p>4.在更一般的假设条件下,利用变分方法及新的分析技巧证明了上述非局部方程多重解的存在性.该文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已有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参与金融投资的投资者增多,如何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自动选择交易策略使收益最大化成为研究热点.强化学习可以通过与实际环境的交互来寻找最优的交易策略,使投资收益最大化.现有的方法大都是将一到两个强化学习算法应用于金融市场并比较算法在单一交易任务上的表现,此外,这些研究大都针对国外的股票、证券市场或加密货币市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研究甚少.针对上述问题,面向国内金融投资市场,系统性地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多种深度强化学习代表性算法在单只股票交易、多只股票交易和投资组合分配三个投资任务上的有效性.通过观察在累计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评价指标上的回测结果对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投资任务中选取合适的强化学习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收益.  相似文献   

9.
两层流体中水波与水面漂浮矩形箱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两层流体中表面波和内波模态的水波与水面漂浮矩形箱的相互作用问题.基于特征函数匹配理论,提出了在两种模态入射波作用下水面漂浮矩形箱的反射与透射能量,以及作用在其上的波浪力的解析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对两层流体,两种模态水波的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且除了表面波模态的波浪力外,还有内波模态的波浪力.基于所建立的求解模型,对矩形箱的反射与透射能量,以及作用在其上的波浪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表明了在某个频率范围内,流体的分层效应对这些水动力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当矩形箱的底部位于两层流体界面上时,两种模态的能量转化量是最大的,而且内波模态波浪力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探讨声门上喉癌发生、发展的特异染色体区和重要基因.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分析了18例喉声门上鳞状细胞癌(LS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同时,自行设计cDNA芯片对3例喉声门上癌癌旁组织、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和聚类分析. CGH结果表明在某些染色体区存在特异的扩增和缺失.聚类分析将用于芯片研究的基因分为3组,即A, B和C.同时还发现一些表达差异在5倍以上的特异基因与喉癌发生相关. 上述特异染色体区和重要基因的发现将为喉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美两国男篮球员的年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男篮球员年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持和提高老队员竞技水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篮球运动中跑、跳、投等基本能力的调研,探索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是“强对抗高速度”和快速往返奔跑以及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完成各种技战术配合,为高水平篮球运动队训练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已经落幕.世界男篮格局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欧美球队盘踞前八名,亚非篮球依旧落后.格局虽未变,但世界男篮的打法展现的是整体篮球成为主流.通过对中国男篮在本届世锦赛上得分、失分、篮板球、助攻、失误、盖帽、抢断等指标和前八强及与赛队的对比研究.剖析中国男篮和世界篮球主流的差距.就中国男篮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我国男篮水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临场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将CUBA东南赛区男篮近三届的若干技术指标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对东南赛区男篮的得分能力,以及获得球和支配球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为东南赛区男篮以及CUBA各参赛男篮的训练和比赛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大学生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4届亚运会和第22届亚锦赛中同韩国男篮的两场决赛成败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进攻和防守能力方面有明显增强,但在技、战术和心理素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法国四国篮球邀请赛中国队进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法国四国篮球邀请赛比赛中,中国队的各项进攻指标同其他队有差距,但差异不显著;中国队的整体进攻能力较差,组织有效进攻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投篮出手次数偏少、得分不高、失误多,面对攻击性很强的贴身紧逼式防守时,中国队队员个人进攻能力不强,个人投篮和进攻受限,被抢断和传接球失误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速度是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速度的变化使整个技、战术格局都发生了改变,以速度为显著标志的快攻一直被作为一种最有效的进攻战术,当人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快攻是否还具备它原有的威力,打法是否有所改变?这正是笔者想要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中国队与美国队在运用快攻战术方面的对比分析,找出美国队在运用快攻方面的特点和中国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前锋队员进攻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前锋队员与赛队前锋球员5场小组比赛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前锋队员在助攻、两分投篮的出手次数以及命中率、失误次数等方面与赛队前锋队员有显著性差异;进攻篮板球的成功率、突破得分、快攻得分能力均逊色于赛队;只有罚球、三分投篮的次数和命中率以及进攻篮板球的次数与赛队相当.  相似文献   

19.
在参考有关于第十五届男篮世界锦标赛的文献资料和观看研究比赛实况录像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及与赛队的各项技术指标统计,进行比较分析,运用统计学原理,选取较适合篮球统计评分的5级评分方法,建立了中国男篮与对手各单项技术指标评价标准模型;得出中国男篮在快攻得分、失误、抢断、助攻等技术指标上的等级,找出了存在差距的技术项目,并深入研究造成差距的原因,作出系统的深层次分析,并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我国男篮运动员比赛能力,来诊断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有利于中国队制订科学的训练和比赛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有关快攻的研究,在国内外篮球理论界都有比较多的研究成就和理论文章,也都有比较广泛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但就CUBA大学生比赛中快攻的研究,以及对大学生高水平队伍教学训练中快攻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少见.参赛各队总体快攻意识较强,快攻运用的比例相对合理,但成功率偏低,整体影响到快攻运用的效果.快攻发动的时机过于集中在防守篮板球上,而抢断球后的快攻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