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行走捕获数据的重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仿真框架的虚拟人行走动作模型.首先,根据人体生理特征和运动特征计算行走的时空参数;接着,以关节插值的方法从原始捕获数据中生成各帧的关节参数;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变换的运动编辑方法,通过对人体基点运动轨迹的位置插值得到沿不同轨迹运动的动画.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关节化虚拟人手臂动作的建模及其仿真实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关节化虚拟人在执行维修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用手臂去操控各种操作对象,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关节化虚拟人手臂动作模型。模型首先利用逆向运动学方法计算出在目标位姿下的关节链上各关节的角度,进而利用关节插值方法,以仿真循环迭代的方式实现对手臂关节链上各个关节的运动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要创建深度沉浸的跑步竞赛虚拟环境,则必须建立逼真的虚拟人行为模型.根据跑步时人体四肢和躯干都在绕关节做重复旋转运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旋转角度的运动行为模型,用于计算人体运动时不同部位的位置,进而求解跑步运动行为.基于该模型开发了一个跑步仿真程序用来仿真虚拟人的跑步动作与姿态.根据该模型构建了数字娱乐划船器,通过三维模型数据的转化、运动者参数的实时采集、虚拟人运动参数的计算,实现了角色的控制.该建模与控制方法可用于网络健身游戏、虚拟人体动画、虚拟机器人的建模与仿真.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层着色Petri网的装备战场抢修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齐胜利  武昌  杨懿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327-2329,2337
讨论了一种基于分层着色Petri网理论建立装备战场抢修系统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引入复杂库所和Petri子网来对原有的装备战场抢修系统模型进行改造,克服了以往用普通Petri网建模的不足之处,使模型变得直观、简单,并有利于模型分析和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5.
郭芸  卫军胡  孙国基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1):3131-3134
在应用Petri网对大规模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时,Petri网模型可能出现组合爆炸的现象,从而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考虑到Petri网的并发特性,可将Petri网模型分解为若干子网,进行并行或分布式仿真。在基于HLA的Petri网分布式仿真中,各联邦成员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令牌(token)在子网之间的流动。因此,减少冗余数据的传输是提高分布式仿真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基于HLA的Petri网分布式仿真中的四种数据过滤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它们去除冗余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施工截流运输系统的赋时Petri网模型及其仿真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华英  胡志根  刘全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1):1501-1505
运输系统的规划直接影响施工进度的实现和工程建设的成败。本文利用Petri网适合于描述系统组织、结构和状态的变化及面向对象仿真技术易于构造相互作用的现实系统模型的特点,建立了赋时Petri网的三峡三期截流施工运输系统模型,并将面向对象技术溶入Petri网。运用仿真模型及方法优选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较好地反映了施工系统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及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有色Petri网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东勇  张勇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388-2391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我国铁路信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分析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有色Petri网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研究。有色Petri网是一种以图形形式描述系统结构、功能的建模分析方法,特别适合大型异步并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为了使模型简洁清楚,提出了分整体层、处理层和功能层三部分建立相应的系统有色Petri网图的分析方法,并用CPN/Tools工具软件进行实现。通过建立一个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有色Petri网模型,为最终开发出该系统的软件仿真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维修保障流程的通用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分析维修保障流程建模与仿真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PERT模型和Petri网模型在流程仿真中的应用特点,结合PERT和Petri网技术,提出了基于多层次PERT-Petri网的通用仿真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建模方法和仿真算法,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Petri网模型建立后,其结构相对固定,不易描述实际系统结构的动态变化。借鉴软件组件的设计思想,提出了组件化的变结构Petri网的描述规范、组合机制和仿真方法,实现了仿真运行中Petri网结构的动态变化。该方法增强了Petri网模型的重用性,支持层次化建模,便于实现与其他模型的集成,提高了Petri网的建模仿真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维修工作仿真中的PetriNet-PaTNet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麟  吕川  徐宏强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0):1398-1401,1457
为了有效地应用维修工作(作业)仿真方法,从维修工作的表达、维修工作动画实现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基于人体建模软件Jack,提出了一种Petri网与PaTNet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维修工作仿真,并研究了维修工作内容描述、场景对象模型以及相应的实现框架。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证实了PetriNet—PaTNet方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于实时变形的解剖学人体肌肉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层次人体建模方法利用解剖学原理构造虚拟人,将人体模型分为骨骼层、肌肉层和皮肤层等层次,其中人体肌肉层是影响人体表面状态与变形的重要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解剖学的人体肌肉层建模和变形的方法,建模方法考虑了解剖学方面的准确性并适合实时变形模拟。肌肉模型的变形采用轴变形技术与横截面变形相结合的变形方法实现。同时介绍了我们的建模工具,建模人员使用建模工具可方便地构造和编辑人体各部位复杂的肌肉体。模型可以根据建模人员不同的需要,在逼真程度和变形速度上取得满意的折中。实验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法,应用到我们的人体建模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方法也可应用于其它软组织的建模中。  相似文献   

12.
人机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机系统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可靠性,因此,人的失误及其可靠性分析的研究就成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面向21世纪的重点研究领域,已上升到一门新学科的高度.本文在论证人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详细地评述了人可靠性分析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及其应用范围.最后,文中展望了人可靠性分析的研究方向并拓展出相关的研究领域,指出了该学科得以深入发展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用于维修仿真的虚拟人行走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法和环境离散化表示的虚拟人行走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虚拟环境离散化成为环境图;然后,用启发式A搜索算法获取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最优路径,引导虚拟人对环境进行漫游;最后,设计实现了一个典型工作环境下的仿真演示实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人因分析:需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论述了人因分析对人机系统的合理设计、特别是对提高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意义 ,界定了系统人因分析概念的涵义 ,提出了人因分析学科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面临的九大问题 :人因分析的难度 ;对人因的再认识——个体、群体、组织 ;环境与人行为的关系 ;人员可靠性分析 ( HRA)方法 ;人误机理 ;客观性与一致性 ;数据的可用性 ;文化因素 ;组织管理层的人因分析 .最后从理论与应用两方面讨论了人因分析学科近期应发展的三个范畴 :人因分析基础研究 ;人 -机系统设计指导 ;安全评价与事故防范 .  相似文献   

15.
16.
人体力学行为的计算机仿真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运动仿真是由生物力学,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学等学科交叉而形成新兴的研究方向,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将总结人体运动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力信息传递的建模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人体目标雷达回波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行走的微动研究始于90年代末,而后发展迅速,雷达对人体的探测有着其他传感器不具备的优势,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于实测数据的分析上,而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模型分析。首先针对人体目标雷达回波信号的作用机理,对现有的人体运动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在人体微运动结构方面主要考虑了人摆腿和摆臂的前后向运动。同时将人体结构简化为简单几何形状的均匀刚体,将人体四肢简化为均匀散射的线模型,在理论上给出了人体目标微运动产生的雷达回波模型,最后进行仿真,证明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常用的VR外设为穿戴于操作者身上的位置跟踪器,会给操作者带来额外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组合的虚拟人驱动方案,实现简便无标记虚拟人运动实时驱动。引入参数化人体模型SMPL(skinned multi-person linear),通过最小化多个误差项组成的目标函数,改进算法提高虚拟人驱动精度,并计算得到符合真人形态与姿态的拟合人体模型数据,实现操作姿态人机工程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虚拟人数据驱动方法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当前已有的针对人类接触行为模式的实证研究,总结各研究中一致发现的普适规律,如人类接触行为具有高度同配性、特定社会场合下的接触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特性以及接触时间分布呈幂律特性等,这些规律的发现可以指导传染病动力学建模、复杂网络、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仿真人体模型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的人体模型设计方案,包括人体骨架的结构分解和按几何比例的参数化设计,基于人体运动特征的人体各个关节的自由度参数化设计,基于人体运动特征的人体动作分解成各种姿势组合的姿势系列化设计,最后讨论了人体表面设计的局部造型和过渡拼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