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近年来,净油技术得到广泛地重视,使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及元件的使用寿命有了提高。本刊1989年3期曾刊登了“多机理净油机的实验研究”一文,介绍了离心静电式净油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和实验分别说明了离心净油机理和静电净油机理,也通过实验说明了各自对不同污染物净化效果,指出了它们的组合起到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净油效果,我们在深入研究各种现代净化技术机理的基础上,又研制了一种新型多机理组合的净油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液压动力系统80%以上的故障是由液压油污染引起的。油液中的污染物与油液本身在几何尺寸、物理和化学性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现代净油技术就是利用这些差别净化油液的。其中可采用机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力场。前者利用缝隙或多孔式过滤材料来过滤油液;后者从油液中清除污染物利用的是离心力场、静电场、磁力场或其它力场。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离心和静电净油技术的特征和离心静电组合成的多机理高精度净油机,提出了提高离心静电净油机过滤流量和净油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召开的江苏省省级鉴定会上,我院研制的《LJJ—10D》、《LJJ—100B》二种型号净油机通过鉴定。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两种型号净油机技术先进,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属国内首创,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其多机理组合技术尚属国际首创。两种净油机的研制成功,将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油液的环境污染,取得极大的经济效(?)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真空滤油机油中水分真空蒸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工业废油处理研究与实践的需要,着重分析了真空滤油机油中水分真空蒸发的机理,指出了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脱水温度、提高真空度,是达到真空条件下油水分离,即矿物油脱水目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对真空滤油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特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设备工况,分析了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由此提出针对其系统结构的改进思路,以提高传统滤油设备的油质净化效果和效率,指出真空滤油机虽然是油液净化的一种通用设备,但其工作过程的动态特性、深度净化质量等仍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属于缝洞型油藏,不同类型的缝洞单元由于储集体规模和水体的发育程度不同造成天然驱动能量具有较大差异,部分油井天然能量严重不足、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注水替油作为塔河碳酸盐岩油藏一种新型开采方式,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注水替油后期,油水界面上升导致含水上升快的问题,对衰竭式开发、单纯注水替油机抽开发以及采用机抽-深抽开发等不同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明确了采用加大泵挂深度可以提高油藏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从而为矿场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磁电场复合法净化烹饪油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传统的静电和高频静电净化烹饪油烟技术的缺陷,拟用电极电离极化油烟微粒,在磁场偏转力,气态涡流、以及阴极静电吸引和同性同电位相斥的不粘油技术复合作用下净化油烟,在少量活恬炭的辅助下可试探取消高空排放,由此起到美化环境降低燥音,电耗,净化烹饪油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方案,预测驱油效果,建立了描述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水相粘度和渗透率下降系数的变化模拟调剖驱油机理。水相粘度和渗透率下降系数表述为交联剂浓度、聚合物浓度、pH值和成胶时间的函数。该模型能够模拟调剖驱油具有的流度控制驱油机理以及所发生的对流、弥散、扩散、吸附等一系列物化现象。进行了调剖驱油典型算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调剖驱油机理模拟正确,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辅助进行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的机理研究、实际应用可行性研究、矿场方案优选和开发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通信和电子设备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科研中来。电子产品静电放电的测试莩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子产品静电放电的测试技术,探讨了静电放电形成的机理及其对电子产品的危害,相关测试要求及其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0.
粘弹性聚合物驱油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粘弹性聚合物驱油规律,建立了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数学模型。从弹性效应和粘性效应两个方面描述聚合物驱油机理。聚合物弹性能够降低残余油饱和度,聚合物粘性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该模型能够模拟聚合物驱油具有的提高微观驱油效率和流度控制驱油机理以及所发生的对流、弥散、扩散、吸附等一系列物化现象。利用该模型拟合了实验室聚合物岩心驱油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岩心驱油过程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可以进行聚合物驱油的机理研究、实际应用可行性研究、矿场方案优选和开发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公开专利》公布,为了使炸食物的废油再生,可往废油中加入1—10份丙酮,或加入丙酮与其他有机溶剂(例如酒精、甲醇、丁酮等)的混合物。然后只需将油冷却到-10℃至-40℃,油便结晶,将这种低温结晶的油收集起来便完成了废油的再生。这种油在使用中与新鲜的油相同。  相似文献   

12.
革新与发明     
一种改进的海带浸泡液净化方法本发明属于分离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絮凝过滤技术对海带浸泡液进行予处理的净化方法。从海带浸泡液提取碘、甘露醇等化工产品,首先要对原液进行预处理,清除其中“糖胶”杂质。传统的处理方法不利于降低成本,而且在处理后的料液中含盐量偏高,会给后工序带来一定的困难。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海带浸泡液净化方法,它能在中性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净化,使海带的除浊、除“糖胶”、脱色工艺趋于合理,而且效果好,既能给操作带来方便,又可以降低成本。其工艺方法和过程为:1.取海带浸泡液原液…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能净化大风量而且经济简便的一种井下净化装置——“丝網——水膜”净化装置。 净化主风流的装置有封闭式与自动门式两种。局部浄化装置为峒室式的。 浄化峒室的捕尘效果40~88%之间,它取决于风速,喷雾器组数及粉尘浓度等因素。 净化網门的捕尘效果在30~60%之间,影响因素有:风速、粉尘浓度、分散度、水压、丝網的網目及喷雾方向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管式空中加油过程中加油锥套受气流扰动影响,受油机受油插头难以与之实现精确对接的问题,提出基于参考观测器的全状态反馈控制方法设计了受油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首先根据DGPS或者视觉传感器测量的加油机与受油机的相对位置,设计了参考轨迹生成模块,实时生成受油机期望的平滑飞行轨迹。然后通过一个输出跟踪观测器在线估算出前馈控制信号和参考状态量。基于估算的状态量设计一个全状态反馈控制器。最终实现对参考状态的精确跟踪,保证受油插头与加油锥套的精确对接和位置保持。仿真结果表明,在四种强度阵风干扰下,控制器能实现精确的双机空中加油设备跟踪对接,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与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低投资、高产出、环境效益好的方法,已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水污染处理新技术,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了植物修复的净化效果,机理以及水生植物的种类,并对植物修复技术在培育优良植物的前景方面以及在将来污水处理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泡沫复合驱油三维多相多组份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非均质程度严重的油田,建立了描述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泡沫复合驱油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在研究泡沫复合驱油机理的基础上,能够模拟泡沫复合驱具有的界面张力、毛管驱油、化学剂复合协同效应、流度控制、泡沫效应等主要的驱油机理以及所发生的对流、弥散、扩散、吸附、相态变化、水相化学反应、石油酸与碱反应等一系列物化现象,拟合了实际泡沫复合驱岩心驱油模型驱替过程。拟合结果与岩心驱油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利用该模型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辅助,进行泡沫复合驱的机理研究、实际应用可行性研究、矿场方案优选和开发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MOPX207SGT-24-60型分油机工作过程跑油的故障发生、解决的过程,结合该型分油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产生该故障的原因。在维修过程中,由于故障的叠加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管理人员在查找故障时,颇费周折,甚至陷入僵局。从该次故障处理过程中,为船舶管理人员提供维修经验,为解决分油机中此类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平板填砂物理模型,在初步探讨粘土胶(SMD)体系驱油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粘土胶在不同渗透率模型中的渗流扩散规律,研究指出SMD体系驱油机理包括:大小孔道压力均衡机理、压力波动机理、乳化-携带机理等;SMD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前缘呈扇形推进,扇形边缘出现SMD体系稀释和扩散带,在低渗透层中会产生周期性向前突进现象;粘土胶体系能有效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尤其对中高渗透层的调驱效果。通过改变SMD体系配方,SMD体系可以适应不同渗透率的地层。  相似文献   

19.
分子膜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子膜驱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膜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采用多种实验手段,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分子膜驱的驱油机理有别于传统的化学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合驱等油方法)。它是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膜剂分子依靠静电相互作用为成膜动力,膜剂有效分子沉积在呈负电性的岩石表面,形成纳米级超薄膜,改变了储层表面性质和与原油的相互作用状态,使得注入流体在冲刷孔隙过程中,原油易于剥落和流动而被驱替液驱替出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分子膜剂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吸附作用、润湿性改变、扩散作用、毛细管自吸作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作用原理不尽相同的几种“节能净化装置”将480型汽油机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性能测试、比较、研究,阐述了“节净化装置”对480型汽油机性能的影响及节能净化效果,为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节能化 实际使用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