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尝试运用地域性技术与理论层面的研究来总结地域性对传统建筑文化、历史、环境、构造、空间的影响,并以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西南入口大门建筑设计为案例,通过对其形式、功能、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探寻了在当代景区大门设计过程中地域性表达的正确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正春 《科技资讯》2006,(35):227-227
建筑技术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建筑的发展与建筑所处的地域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地域的材料资源、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等要素对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对建筑的地域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关照了建筑地域性关照下当代建筑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建筑地域性与时代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代建筑文化趋同性的危机,深入分析了影响建筑地域性的因素,论述了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安玉源 《甘肃科技》2008,24(9):150-151
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师研究和借鉴传统民居,创作新型地域性建筑,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仅仅从形式上追求地方特色和多元化是不够的,应当把传统民居中的环境处理视作与当代建筑融会的结合点,使之为创造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地域性建筑服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形象特征、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的解读和分析,论述了中国馆体现在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建筑美学意义,突出了中国馆多元丰富性的建筑美学内涵与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指出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在适应自然条件、社会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筑本土化意味着地域性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对地域性的考虑是体现建筑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的关键.当前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树立自己的建筑创作观尤为重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地域性建筑面Il缶的问题和困境,阐释了程泰宁先生自然建筑观中“三个合一”和“三个立足”的内涵与要义,并总结了它对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董绍三 《科技信息》2009,(33):T0279-T0279,T0289
高层建筑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种非历史传承的建筑形式,缺少其他建筑形式常有的地域性特征,也没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沉淀下来的痕迹,这样使得它更加不容易与周围的场地环境和谐共生,在建筑的外部,高层林立造成的相互遮挡、玻璃幕墙,空调散热造成的热岛效应给城市生活、交通、环境、气候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同时,在高层建筑内部,一般采用全封闭的空调设备,消耗了大量的能源,需要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的支撑才能保证正常的运转,更甚的是高层建筑毫无地域性特色的设计、与自然之间毫无交流的全封闭环境,更容易使久居高层的人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王世轶  李尊雨  王健 《科技信息》2009,(20):I0323-I0323
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出现了多样化繁乱的趋势,本文通过挖掘建筑与自然最本质的联系,提出了用地域性建筑来解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将地域性建筑创作回归到本原,通过碰撞和交融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时代更新之路,提出了契合自然环境、融入传统基因、展现时代魅力、追求整合价值等创作理念和手法。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本文提出了重新审度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积极作用,希望在建筑领域里以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来缓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阐述地域性建筑的形成及特征,说明地域性建筑是人们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传承不同地区文化,经长期积淀而逐渐形成的;是不同地域人们从事生产、生活、适应自然环境及不同文化习俗的重要实物见证;地域性建筑多姿多彩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赵耀 《江西科学》2012,30(3):381-385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通过云南地域性建筑案例的实践分析结合所选取的建筑理论,试图来寻找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梳理地域性建筑相关理论,分析闽南建筑现象的成因,并剖析其地域性的表达方法.以泉港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校区实践为例,结合自然、人文、技术的地域因素,论述校园场所、生态、建构三方面的地域设计策略,以期为地域性校园提供规划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丰富,其各种建筑活动几乎无不受到所谓风水理念的深刻影响.从通俗和专业两个不同角度对“风水”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分析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风水理念对传统建筑选址和布局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在风水理念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特征——重重封闭的内向性空间.  相似文献   

13.
徽州建筑是徽商研究的重要视角,徽商文化是徽州建筑的人文支撑。胡氏宗族聚居的西递村,以独特的建筑语言再现了封建社会经济繁盛时期商民故里的盛况,其建筑的类型与装饰无不传达着徽商意志,是维护整个徽商群体生态的实体和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14.
对寒冷地区的建筑外界面的节能技术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地域性民俗建筑中原生态建筑节能技术与国际建筑生态节能技术系统的各自特点,探讨了寒冷地区建筑外界面的低成本生态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学知识的类比启发下,结合建筑类型学、地域建筑学等相关学说,推演“类型的环境适应”理论,解析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的衍变景象.研究结果表明:在近代闽南侨乡人们的创造下,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存在着群体繁生、个体趋同和趋异、特殊集联体衍生三重不同尺度的地域适应性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6.
当代岭南建筑创作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剖析当代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辩证地看待融合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建筑创作中应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7.
 储层构型分析是开发中后期油藏研究的核心之一,是剩余油表征的重要手段。以塔里木盆地小海子野外露头及油藏覆盖区钻井取心资料为基础,采用Miall构型要素分析方法,揭示了浪控滨岸相储层构型要素类型及特征。根据地层单元沉积构造、岩性、粒度成分等特征的差异性,将浪控滨岸相储层构型界面划分为七个级次,而不同级次构型界面控制着相应级次的构型单元。二级构型单元表现为单一岩相类型,根据储层的岩性及层理特征,结合不同岩相对油气开发的控制作用,将二级构型单元划分为13种类型。根据二级构型单元时空关系,以三级构型界面为约束条件,参考储层内部渗流屏障产状,将三级构型单元划分为板状、槽状、楔状和千层饼状四种类型。浪控滨岸相储层构型要素的厘定,为储层精细刻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和综合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隋唐洛阳城布局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隋唐时期洛阳城的城内布局情况的分析,探讨其在营建的指导思想方面对传统法式的继承和在具体布局规划过程中所做的创新之举,并分析了其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对后世建筑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