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总结我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实际状况及接种后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对黑河市1992年-1994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进行了评价。结果:三年新生儿卡介苗的平均接种率为98.81%,每年抽出200例新 生儿为样本观察其卡痕形成率和12周后结核菌素阳转率,结果表明600例新生儿卡痕形成率为97.5%,12周后结核菌素阳转率为95.67%,为指导今后的卡介苗接种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儿童结核病中严重的一种病型。死亡率较高。常因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而危及生命。存活者可能有后遗症。现将我院1976~1987年末收住院患儿资料较完整的101树结脑进行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1、性别、年龄:男48例,女53例,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者15岁。其中4个月~1岁21例,~2岁18例,~3岁19例,~7岁10例,~15岁30例。四季均有发病。本组均来自我省林区。2、结核病接触史及卡介苗接种:有明显结核病接触史者41例(占41%)。否认者引例(占51%),不详者9例(占9%),101例中接种卡介苗者4例(有否卡…  相似文献   

3.
从1985年以来,结核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所增加,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523/10万,痰涂片阳性患病率134/10万,结核病居死亡病因的第七位[1]。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使一些患儿长期被误诊,现将25例小儿结核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11例,女14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2岁。其中1岁以内10例,0~3岁5例,7岁7例,12岁3例。14例(占56%)来自农村。有卡介苗接种史者13例(52%)只有6例有卡介苗疤痕(卡痕);9例(36%)有结核病接触史。4例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4.
王珠民 《甘肃科技》2012,28(16):149-150
评价景泰县2002-2009年GAVI项目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景泰县2002-2009年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数据统计与图表制作利用EXCEL软件处理.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历年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住院分娩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分别由2002年的40.01%、48.96%和38.40%提高到2009年的99.43%、99.53%和98.00%;2006年调查1~3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59%,较2003年基线调查(7.92%)下降79.92%;2009年15岁以下儿童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2年下降52.69%.通过GAVI项目的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查了百白破疫苗种种率的同时,采集受查对象末稍血测定破伤风抗体。结果证明村级卫生所调查的百白破接种率高达96.14%,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仅73.65%,较县乡级专业队接种的抗体阳性率低23%,因此推断极级接种工作不够落实,接种卡记录存在虚数。同时从检验232对母子配对血清破伤风抗体证明,新生儿获得母亲抗体,随月龄增长显著下降,至7月龄95%的幼儿完全丧失子母亲抗体,提示可将血清破抗测定列为接种  相似文献   

6.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3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对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其时相性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及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期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比较结核分枝杆菌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与正常株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的时相性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H37Rv)、卡介苗菌株(BCG)以及卡介苗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BCG)均被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大量吞噬。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感染△H37Rv菌株后,巨噬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至感染7d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1~7d内,各时间段△H37Rv感染组巨噬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H37Rv感染组,9~11d内,△H37Rv感染组巨噬细胞凋亡率反而低于H37Rv菌株组,但13~15d内,△H37Rv感染组巨噬细胞凋亡率又呈现出比H37Rv感染组高的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组凋亡率1~7d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7d后巨噬细胞凋亡率变化趋于平稳,且1~5d内,△BCG组凋亡率显著高于BCG组(P<0.05),7~15d内,△BCG组与BCG组巨噬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野生株相比,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在感染的早期和晚期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有更强的致凋亡作用,而这种致凋亡作用与结核分枝杆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3基因的缺失相关,说明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早期和晚期,结核分枝杆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3的表达能够抑制宿主巨噬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结核分枝杆菌Hsp16.3对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Hsp16.3对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用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H37Rv)、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H37Rv)、卡介苗(BCG)和卡介苗Hsp16.3基因缺失突变株(△BCG)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株,使用流式细胞技术于感染1、3、6及12h检测各组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并分析其变化。结果显示,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凋亡率升高,其中在感染1、3、12h,BCG组与H37Rv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感染1、3h,△BCG组与AH37Rv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3、6、12h,△H37Rv组与H37Rv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组与BC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结核分枝杆菌Hspl6.3可抑制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抗结核药联合应用情况,笔者对我院门诊诊治的200例患者的结核病药物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本院2005年12月门诊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共200例,男103例(51.5%),女97例(48.5%),年龄1~80岁。其中肺结核80例,淋巴结核16例,肺结核伴感染34例,结核性胸膜炎31例,肺外结核39例。  相似文献   

9.
2010—2011年宾川县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宾川县麻疹有效接种率状况,为预防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10-2011年麻疹IgM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10-2011年共检测麻疹血液标本781人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生率95.51%,7~10岁组阳性率最高达96.36%,0~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94.56%。结论:宾川县近年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成效明显,人群麻疹IgM抗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下一步要继续抓好麻疹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注重接种质量和效果,消除人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技术在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的肺癌检测方面较传统细胞涂片(CS)的优势,评估LCT是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选择359例肺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分为LCT组、CS组。采用3级分类诊断法诊断LCT组和CS组,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阳性(可疑恶性和恶性)。采用筛检、诊断试验分析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阴性率(漏诊率)、一致率及约登指数。不同组别采用Riddit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涂片质量和检出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两种不同方法筛查三种来源标本肺癌细胞结果的比较如下:(1)灵敏度:LCT组灵敏度均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特异度:LCT组与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3)一致率:LCT组明显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假阴性率:痰、胸水、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阴性率低于CS组。(5)假阳性率:痰、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低于CS组,胸水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高于CS组。(6)LCT组在涂片质量、癌细胞形态学判断方面较CS组好。说明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高于传统细胞学检测,可降低肺癌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技术在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的肺癌检测方面较传统细胞涂片(CS)的优势,评估LCT是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选择359例肺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分为LCT组、CS组。采用3级分类诊断法诊断LCT组和CS组,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阳性(可疑恶性和恶性)。采用筛检、诊断试验分析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阴性率(漏诊率)、一致率及约登指数。不同组别采用Riddit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涂片质量和检出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两种不同方法筛查三种来源标本肺癌细胞结果的比较如下:(1)灵敏度:LCT组灵敏度均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特异度:LCT组与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3)一致率:LCT组明显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假阴性率:痰、胸水、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阴性率低于CS组。(5)假阳性率:痰、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低于CS组,胸水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高于CS组。(6)LCT组在涂片质量、癌细胞形态学判断方面较CS组好。说明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高于传统细胞学检测,可降低肺癌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贵州省绥阳县某小学发生流感暴发的特征和原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为预防小学流感暴发流行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一填写调查表,对全校教职员工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学生的咽拭子作病毒分离。结果,本次共有167人发病,罹患率为6.48%,其中学生患病165人,罹患率6.36%;教职工患病2人,罹惠率为1.12%。接种疫苗组与未接种疫苗组的罹患率分别为0.80%和4.99%。15份发热学生的咽拭子分离出3株甲3型流感。结论,这是一起甲3型的流感暴发流行。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此次流感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疫情未及时报告。学校成立流感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是预防学校流感暴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许蕾  丁秀华 《今日科技》1998,(12):28-28
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本院儿科门诊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对就诊的小儿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灭活卡介苗治疗,获得了近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哮喘组:本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岁1例,l岁~3岁22例,4岁~6岁31例,7岁~14岁8例.每年均发病5次以上.诊断按照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组:本组97例,男52例,女45例,年龄1岁~14岁.诊断符合1987年4月全国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门诊输液患儿输液外渗发生率的影响。选取高台县中医医院门诊2018年8月-2019年11月接收的128例输液患儿,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前者64例实施常规护理,后者64例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输液外渗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研究组输液外渗发生率6.25%较对照组的20.31%低(P0.05),其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门诊输液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除可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外,还可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2016年8月9日,某单位发生一起成人麻疹暴发疫情,实验室血清学确诊6例麻疹(麻疹IgM阳性),均为男性,年龄在30岁~ 33岁,罹患率1.54%(6/390).发病时间为7月21日~8月10日.调查显示暴发原因为首例病例住院后未及时对该单位采取预防措施,办公环境为中央空调,通风不畅,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同暴露,年青人对麻疹的免疫力下降等因素造成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青霉素过敏反应在儿科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判断皮试结果时阳性率较前有上升的趋势,为了合理用药,正确判别青霉素皮试真假阳性,我们先后对150例患儿进行青霉素皮试分组对照规素,现将两组的皮试观察结果作如下探讨。1、临床资料本150例中男95例,女55例,年龄2岁以下42例,原阳性20冽;2ed岁69例,假阳性27例;6HZ岁用例,假阳性5例;假阳性人数为52例,占总人数的34.6%,阳性3例,占总人数的2%。2、方法及结果本组将不同年龄的150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75例,采用75%酒精消毒皮肤,一组消毒后持酒精已干行庆…  相似文献   

17.
分析舒适护理对门诊输液患儿心理情绪的影响。将定西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12月来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的114例患儿随机划分成对照组、护理组,前者57例接受常规护理,后者57例则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心理情绪状况、治疗依从性、一次静脉输液完成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护理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组治疗依从率、一次静脉输液完成率89.47%、92.98%均较对照组的61.40%、77.19%高(P0.05);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于对照组高(P0.05)。对输液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改善患儿心理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一次静脉输液完成率,并能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孝感市中心医院1个月~5岁之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该院2008~ 2010年住院部儿科及感染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 在1813例腹泻的患儿粪便中检查536例RV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9.6%;其中秋季779例,检出RV阳性标本320例,占41.2%;冬季544例,检出RV阳性标本174例,占32%;年龄段在0~0.5岁婴幼儿感染率达到26.2%;0.5 ~2岁婴幼儿感染率为46.7%,随着年龄增大,轮状病毒感染率随之降低.结论 R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每年秋冬季为感染高发期.从粪便中检测RV抗原,对婴幼儿感染性与病毒性腹泻的早期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红伟 《科技信息》2010,(8):340-341
研究方法:按照两阶段抽样法,在嘉兴市三区一县抽取8个行政村l~59岁常住人口203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目的:了解健康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乙肝预防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乙肝疫苗调查接种率为50.54%,城市高于农村,低年龄组(98.14%)到高年龄组(0.95%)逐渐降低,男性高于女性。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接种率最高(96.58%和98.77%),学生次之(87.17%),农民最低(4.26%)。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从低年龄组到高年龄组逐渐增高(0%~10.48%),抗-HBs阳性率为14.58%~50.18%,15-岁组最低(14.58%)。1992-2009年间乙肝报告发病率以2001年最高,为67.0660/10万,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2009年平均乙肝报告发病率在≤14岁的人群中低于4.6731/10万,在≥15岁的人群中高于32.0789/10万。乙肝血源疫苗接种后HBsAg和抗-HBs阳性率分别为0.98%和39.54%,与基因工程疫苗接种后阳性率(0.49%和43.2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7,P=0.744;x2=1.004,P=0.316)。研究结论:应继续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推广成年人接种,并将乙肝预防向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20.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肺炎患儿及家属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对患儿家属的影响。两组患儿干预前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FEV1、FEV1/FVC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率、主动配合率、焦虑程度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大幅度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提高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率、主动治疗配合度及满意度,可作为一种有效护理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