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为人生”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宣传平民主义思想的著名散文《落花生》为人们所熟知,在发表小说创作时,他就以“落花生”作为了自己的笔名。许地山的小说创作,具有二十年代“问题小说”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他在44岁之前还默默无闻,可是在他的第一部小说《蝇王》(Lord of the Flies,1954)发表之后,便一举成名,声誉日隆。有人曾经称他为“过去二三十年中最卓越的英国作家”。(Oldsey and Weintraub:1965,P.35)1983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他的诸多小说中,处女作《蝇王》至今仍影响最大。本文仅就该作品中的“人性堕落”问题和象征手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在最早创作中国现代散文的作家中,瞿秋白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早在1920年3月至8月,他就在《新社会》旬刊和《人道》月刊上,发表了题为《心的声音》的一组散文。1922年和1924年,他又先后出版了著名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无论是题材的开拓,  相似文献   

4.
《语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家主要发表散文的文学刊物,对现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散文在语丝派作家们的笔下,无论是从创作主体的精神实质角度,还是从散文文体的构建方面来讲,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壮族作家蓝阳春近年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已经在北京和地方四次登上了散文领域的领奖台。《守珠棚一夜》获全国六大单位合办的《美丽富饶的祖国海疆》征文奖,《大明“佛光”》获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优秀奖,《这仅仅是开始》获江苏《祝你成才》杂志举办的“成才路上”征文奖,《故乡的山影》获《河池日报》“我爱河池”征文奖。在广西的散文作家队伍中,蓝阳春是有成绩的一个。造就这位作家的,是他故乡的山水,是他故乡的人民,是他民族的文化,。蓝阳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学》1998年度发表的少数民族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进行评析。就当前“散文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无序状态,以及少数民族作家在此环境中所坚守的几个散文创作主题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少数民族作家的散文创作没有怨气、牢骚气和小家子气,而是着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较深层的思索,进而表现出的是一种清正之气。  相似文献   

7.
提起杨朔,人们自然会记起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象《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这几篇写于六十年代初的散文名作,是杨朔耕耘的散文园地里几支香气袭人、艳丽夺目的奇葩。他注重情感,一直在努力表现时代感情的氛围。他曾说:“只有深入到人的思想感情里去,才能算真正深入生活了。”(《写作自由》)有情就有诗,所以他的散文追求诗的意境。这不是那种缠绵悱恻的情调,而是一种高迈绝尘,发扬蹈厉的精神,一种如“登高壮观天地间”那样高远的意境。以诗为文,这是杨朔散文的最显著特色。作家本人在《东风第  相似文献   

8.
梁遇春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散文家,早年曾翻译《小品文选》和《英国诗歌选》等外国文学作品。1926年冬开始在《语丝》、《新日》等新文学刊物上发表散文作品,到1932年夏天他二十七岁逝世这不满六年的时间内,写了近四十篇“闪耀着智慧光芒,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谈到梁遇春的散文创作时,他的好友刘国平曾颇有见地地指出:“他耽于书卷比谁都厉害一点,他不受任何前辈先生的意见支配,他苦讨冥搜,他自己就是‘象罔’,这确是最能得古人精髓的人应有的本色。”梁遇春这位“口含烟斗的白面教授”  相似文献   

9.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GibranKhalilGibran,1883-1931)是20世纪杰出的诗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英语作家之一,阿拉伯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以阿拉伯语与英语写下多种杰出的小说、寓言、散文涛等,他几乎与印度现代伟大诗人泰戈尔齐名,他们的作品被欧美人认为是“东方最美妙的声音”,他们被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本世纪初纪伯伦的作品在中国首先受到一向重视世界弱小民族文学的作家茅盾的注意,他于1923年4月3日和17日在《文学周刊》第86和88期上发表了纪伯伦的散文诗《批评家》《一张雪白的纸说……》等5篇…  相似文献   

10.
“寻幽探胜”,可以说是贾平凹生活的追求和爱好.从他的散文作品来看,无论是《对月》《品茶》,还是《读山》《访兰》;无论是《走三边》《登鸡冠山》,还是游《黄土高原》观《天上的星星》;无论是对《人病》的研究《关于树》的对话,还是对《闲人》《弈人》《名人》的描写;无论是《看人》《哭三毛》《念蒙万夫老师》,还是《祭父》《独白》《守顽地》……都是贾平凹这种追求和爱好的真实写照.从天上地下,漫漫环宇,到社会人生,群体个人;从外在人事的方方面面,到内心世界的角角落落,他都细细观察、细细刻划,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新奇美妙的艺术世界.散文创作如此,在散文理论的研讨上,贾平凹也是如此.“寻幽探胜”,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善于提出别人尚未提出的,以形成自己独特新颖的散文观.理论、实践互相结合,创作、研讨齐头并进,这是贾平凹散文理论永褒绿树长青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杰出的俄罗斯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发表于1840年4月,是“他对当代社会和自己一代命运思考的总结”,充分反映“作者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他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沙皇尼古拉一世污蔑它是一部“可耻而可恶的小说”,足见作品对农奴制的批判力量。《当代英雄》在现实主义典型化,情节结构等方面,都有独特创新的地方,它“开始了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新级阶”,并对它的“散文的整个进一步发展,给予巨大的影响”。《当代英雄》,是一部广受大读者喜爱的俄罗斯文学名著。本文就《当代英雄》的中心形象皮却林及作品艺术特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今天人民向作家们发出要注意农村题材呼吁的时候,我们很自然想起了茅盾。想起了这位前辈作家在农村题材耕耘中的辛勤劳绩,想起他所塑造的一系列成功的农民典型,想起他长期累积起来的描绘农村生活的艺术经验。 茅盾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在他专注于农村题材以前,就表现出来了。他早期从事文艺批评的时候,就强调了农村题材的重要,对当时“大多数创作家对于农村和城市劳动者的生活还很疏远,对于全般的社会现象不注意”的状况,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的处女作《蚀》三部曲之一的《动摇》,就描绘了“象粗大的栋柱”一样,迈着堂堂步武的农民自卫军形象。到了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我国文艺界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最早最忠实的实践者。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开拓了新的艺术天地。在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的日子里,一座镌刻着“赵树理墓”的汉白玉碑,在作家家乡山西沁水县矗立起来了。墓碑质朴无华,犹如作家的崇高人格和他那饮誉中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本书作者赖丹副教授是一九四九年在香港文艺界“五四”纪念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青年朋友。说来已是相识整整四十年之久的老友了,直到三年前绀弩久病逝世后,我们才有幸在北京见第二次面,可以说来往不多,但却神交久矣!又可以说,赖丹教授通过作品,过去对我的认识与理解比我对他的认识与理解是多一些,且也深一些。虽说作者当时在香港《华商报》副刊已经发表散文及杂记了,而我真正阅读教授的文字,实际还是从八十年代之初那篇《从“山区收购站”看作家与生活》的评论开始,在这之后关于聂绀弩小说的评论:《写  相似文献   

15.
林予,江西上饶人,1930年出生于北平。原名汪人颐,曾用人以、尘子、王凌等10多个笔名发表作品。早在1947年高中毕业时,他就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散文《推车》,但他真正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却是在入伍后参加解放祖国大西南的战斗中开始的。近40年的辛勤笔耕,他己为读者奉献了300万字的作品,在小说、电影文学、话剧等创作中均有不凡的建树,但影响最大的应属他的长篇小说。林予共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寨上烽烟》(18万字,195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7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再版),《雁飞塞北》(43万  相似文献   

16.
“我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实的只有你说的‘凄切的孤单’,倒是我们人类从生到死味觉得到的唯一的一道实味。”——《北国微音》“我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人从母胎里生下来,仍复不得不一个人回到泥土里。我的旅途上的同伴,终究是寻不着的了。”——《胃病》“在这茫茫的人海中,我只觉得身在浩荡的沙漠里。”——《落日》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象这样以满纸的“凄切孤单”直陈于读者面前的,除了郁达夫恐怕没有第二人了。从他发表处女作《沉沦》开始,孤凄的哀音便贯穿了郁达夫的整个创作。不仅在小说中,就是在他的散文、杂感、日记里,也随处可见“苦闷”、“孤独”的字眼。以至有人讥讽他是“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糜烂的创伤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然而,在阅读了郁达夫的著作,了解了他的生平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郁达夫所发出的孤凄之音并非无病呻吟,而是他整个生活道路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老舍著作的最大特点莫过于他那纯正,地道的“北京味”了。从他一九二六年发表处女作《老张的哲学》到一九六三年写他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正红旗下》,大部分都是写北京,写北京的人,北京的景,北京的情。可以说,他写了一辈子北京。然而,老舍一生到处流浪奔波,伦敦、新加坡、青岛、济南、武汉、重庆、纽约等等,都留下过他的足迹,特别是在他从事创作的几十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身处异域,但不管伦敦也好,青岛也好,重庆也好,举笔所写,几乎都是北京──也就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作家成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中国当代散文中蕴含着作家各自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风格,陈忠实在闲话桑麻中传达出了他的西部乡土散文语言淳朴浑厚的风格。《陈忠实散文选译》是中国文化尤其是陕西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尝试,译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转换手段巧妙地译出了原文的“味”。都说翻译是“戴着脚镣跳舞”,译者通过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和单位转换等翻译转换技巧跳出了陈忠实散文这支“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展示了“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19.
刘白羽是一位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长的部队作家。从一九三八年他毅然离开封建家庭,自觉投身革命,作为一名文艺战士,执着地追随中国革命的步伐,转战南北,奔波劳碌,勤勤恳恳,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如果从一九三六年发表处女作《冰天》算起,刘白羽的创作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经历了  相似文献   

20.
镇江英才录     
吴调公(1914-2000),文艺理论家、作家,镇江市人。原名鼎第,笔名丁谛。出生于儒医家庭。1935年毕业于大夏大学中文系。抗战爆发后,开始创作小说、散文,发表《重振散文》、《通俗文学的定义》等,并协助作家胡山源编文学刊物。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上海文坛,有《海市集》、《长江的夜潮》等问世。抗战胜利后,曾任教于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国文教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