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罗传凤 《科技咨询导报》2010,(24):107-107,109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无氯、低碱,高减水率、高工作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坍落度保持性能突出,具有极佳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能显著增强对不同水泥的适应性。文章分析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性能和特点,综合阐述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介绍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贵州工程中的应用及体会,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聚羧酸减水剂主要是大单体和不饱和酸类小单体直接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主要通过改变合成工艺条件对减水剂进行性能优化,很少研究大单体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本实验从酯化大单体出发,通过合成不同酯化率的大单体制备聚羧酸减水剂,从而研究酯化大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以聚乙二醇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改变酸醇摩尔比制备出不同酯化大单体,再与丙烯酸和丙烯磺酸钠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出聚羧酸减水剂。研究酸醇摩尔比和减水剂添加量对酯化大单体的酯化率、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砂浆流的动性和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醇摩尔比3∶1,反应时间6h,制备的大单体酯化率达到94.38%;羧酸减水剂在1%掺量时,减水率达到28.3%,与空白样相比,3d和28d抗压强度比分别为177%和143%。通过红外光谱、XRD、SEM等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机理进行研究,发现聚羧酸减水剂提高了水泥颗粒的分散性,减少了用水量;减水剂分子填充了水泥颗粒的缝隙,促进了晶体生长,提高了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聚羧酸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的对比实验,研究两种减水剂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与萘系减水剂相比,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更好的水泥适应性、掺量少、高减水率、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少、更适合配制低水灰比混凝土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国内外4个品牌5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水泥净浆流动度、与水泥的相容性、保坍性以及产品的性价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品牌的国内外聚羧酸系减水剂具备了低掺量、高减水率、保坍性好、增强效果显著等共同特点,但是与水泥的相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分析认为,国产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技术性能差距不大,基本上处于同一档次,但是却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庞大的建筑市场为国内外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异戊二烯基聚氧乙烯基醚、马来酸酐、丙烯酰铵在引发剂过硫酸铵的引发下,水溶液共聚合成新型保坍剂,并对其进行了减水率、保坍性能测试,经混凝土实验证明该保坍剂具有一定减水效果和较好的保坍性能,它与聚羧酸减水剂复合使用时可明显提高减水率,混凝土保坍性能优异,可与高效减水剂复合配制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掺加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试验分析,明确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用量、砂率、用水量和其他掺加剂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达到了混凝土减水和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7.
含不同结构单元共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多种共聚羧酸系列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特性,对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性、减水率、抗压强度等进行了研究。在混凝土中掺加0.6%-0.75%的共聚羧酸系列产品,最高减水率可达30%,混凝土的28d强度可提高30%-50%。  相似文献   

8.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型高效减水剂,它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高分散性等优点,并提出了其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型高效减水剂,它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高分散性等优点,并提出了其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介绍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满足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综合性能方面的能力和特点,分析了工程应用中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问题以及保持聚羧酸系减水剂本身质量稳定性是目前该减水剂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将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磺酸钠(MAS)共聚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探讨了AA与APEG的摩尔比、AM与APEG的摩尔比、MAS与APEG的摩尔比、反应浓度、加料方式、引发剂用量(相对于所有单体质量和的百分比)、共聚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所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合成工艺参数制备的减水剂在掺量仅为水泥用量的0.8%(质量分数)时就具有良好的减水率、保坍性.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的P(AA-co-MA)/PEG共聚物作为高效减水剂,研究了该减水剂的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性、水泥砂浆减水率、水泥净浆泌水率以及水泥净浆和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市面上的FDN-A萘系减水剂进行了比较,P(AA-co-MA)/PEG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保水性能和明显的减水作用,并能显著提高水泥石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3.
共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第一部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分子设计,研制出一类带有长侧链聚醚基因、羧酸基因、磺酸基因、羧酸酯基因的共聚羧酸高效减水剂(CoPoCa-I)。这类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可达到25%左右,改善了新拌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增加53%。  相似文献   

14.
共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第三部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成出一类含多种侧链官能团的共聚羧酸高效减水剂(CoPoCa-Ⅲ)。这类共聚物分子中带有羧酸及其盐,磺酸及其盐,羟基,酯基及醚基等。减水率≥28-30%,新拌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很大,且1h内坍落度保持性≥9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最大增加56%。CoPoCa-Ⅲ类高效减水剂还可以与萘系减水剂复配使用,采用20%和CoPoCa-Ⅲ与80%萘系复配的复合型高效减水剂,显改善了萘系减水剂的减水率和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中民 《科技资讯》2011,(14):119-120
近年来,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以其(1)掺量低,减水率高,节约水泥:(2)混凝土流动性大,坍损小:(3)配制的混凝土适用范围广,对施工环境温度要求低等优点.已经在C50以上高标号混凝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通过实践证明了它的技术和经济价值.但是在低标号混凝土中的应用由于其掺量低生产不易控制和聚羧酸与水泥适应性差等原因,并没有得到推广.本文将通过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萘系高效减水剂的试验对比和成本对比.来推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低标号混凝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烯丙醇聚氧烷基醚三元共聚得到一种新型聚羧酸类减水剂.这种不通过酯化大单体直接共聚且不含酯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同样具备较高的减水率和扩散性能.结果表明,该聚羧酸类减水剂对水泥具有高度的分散作用,当含固量30%、掺加量1%、水灰比为0.29时,净浆流动度可达270 mm.综合各项技术指标,通过混凝土性能实验表明这种减水剂的性能满足高效减水剂要求,且主要性能指标优于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通过对影响减水剂减水性能诸多因素的探讨,获得了合成减水剂的最佳条件。本文合成的减水剂应用于混凝土,在掺量低于2‰时,新拌混凝土减水率在15%以上,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空白混凝土比较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衣康酸酯、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采用大单体直接共聚法,合成早强型聚羧酸系高分子减水剂.对单体摩尔分数、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进行系统考察,得到最佳合成工艺参数:聚乙二醇单甲醚衣康酸酯、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的摩尔分数分别为35%,35%,30%,引发剂用量为3%(占单体总量),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h.与传统聚羧酸系高分子减水剂进行对比的实验结果显示,所合成的早强型聚羧酸系高分子减水剂在减水率及抗压强度等方面都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甲基丙烯磺酸钠等为主要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同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产品的比较合适的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当减水剂的掺量为1%,水灰比为0.35时,水泥静浆流动度超过290 nm,减水率超过了国内同类产品的水平.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合成产品的分子结构与设计的分子结构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系统研究磺化三聚氰胺系(SM)、多羧酸系(HC)减水剂对脱硫石膏减水率、凝结时间、强度、晶体生长习性与形貌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减水剂可提高脱硫石膏减水率,延长凝结时间,改变砌块强度,改善石膏硬化体孔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