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一异丙醇胺与环氧丙烷合成二异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提出一异丙醇胺与环氧丙烷反应为一个连串复合反应的模型,该反应对于反就中各组分均为一级反应,采用优化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经检验模型计算值能较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由均三甲苯液相富氧催人氧化制备间二甲基苯甲酸的动力学规律,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通气量和氧浓度等因素对无减甲苯和间二甲基苯甲酸浓度的影响。根据以膜理论建立了该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模型,并由实验数据拟合出模型参数,经检验模型计算值能较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在间歇搅拌反应器中用胰蛋白酶水解牛血清白蛋白,考察了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与酶用量等操作参数对水解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将其归入四个集总组分,建立了此反应体系的四集总动力学模型。按照自下而上分层估算的原则,采用Maarquardt法估算出反应网络中各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产物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动力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能较好地符合阿累尼乌斯关系式。经不同原料组成和反应条件的实验验证,各集总组分浓度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这说明所建立的集总动力学模型能较为有效地预测反应网络的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4.
在间歇搅拌反应器中用胰蛋白酶水解牛血清白蛋白 ,考察了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与酶用量等操作参数对水解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 ,根据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将其归入四个集总组分 ,建立了此反应体系的四集总动力学模型。按照自下而上分层估算的原则 ,采用Marquardt法估算出反应网络中各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 ,产物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动力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能较好地符合阿累尼乌斯关系式。经不同原料组成和反应条件的实验验证 ,各集总组分浓度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 ,这说明所建立的集总动力学模型能较为有效地预测反应网络的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5.
根据采用微型反应色谱测得的乙醇在HZSM-5上脱水反应动力学数据,建立了乙醇脱水反应动力学的数学模型。经统计检验表明该数学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模型方程垢参数值均具高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在环流反应器中实测了在光照下,不同氯化温度时乙酸、氯乙酸和二氯乙酸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乙酸光氯化连串反应动力学模型(Ⅰ)和平行-连串反应动力学模型(Ⅱ),得到了模型的解析解,通过参数估计,求得了一有观反应速率常数。经模型检验,发现模型(Ⅱ)与实验数据的吻合程度较好,计算了实验温度下的氯气在乙酸-氯乙酸混合液中的溶解度数据,结合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得到了本征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7.
陈振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363-4368
基于室内空气原油静态氧化实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基于简化的Arrhenius方程,确定了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和反应焓,从而建立了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依据建立的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中原油田明15块油藏基本参数和先导实验数据,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油藏低温氧化反应特征、原油性能及工艺参数等对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煤焦催化气化的修正随机孔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煤焦催化气化中传统的动力学模型不再适用这一情况,以广泛应用于煤焦气化动力学研究的随机孔模型为基础,考虑了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催化作用,通过引入催化作用因子,建立了适用于煤焦催化气化反应的修正随机孔模型.选取神府煤焦为研究对象,将煤焦CO2催化气化作为探针反应,做了典型KCl催化荆和K-Ni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气化实验,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修正随机孔模型较好地体现了煤焦催化气化的动力学规律,即催化剂的添加有效地增大了反应界面处的活性部位和活性表面积,使气化反应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经验常数说明Ni-K复合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大于KCl催化剂,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另外,由于反应初期的传质阻力不可忽略,故实验值与模拟值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环己酮在NJ-1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合成2-(1-环己烯基)环己酮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刑用量和移走反应生成的水对反应的影响,由实验数据按照二级连串反应拟合估算了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由环己酮合成2-(1-环己烯基)环己酮的主、副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乙酸光氯化制备三氯乙酸反应过程,采用带有溢流的环流反应器,在半连续条件下测定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乙酸光氯化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考虑到Cl2与乙酸、氯乙酸和二氯乙酸的反应存在竞争性,通过引入“竞争因子”提高备组分浓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拟合度,并估计出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加入“竞争因子”的平行-连串宏观动力学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己酸光氯化合成三氯乙酸的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了解二异丙醚(DIPE)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以及与汽油中多组分混合物的相分离情况,为正确选择汽油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水一二异丙醚一甲苯三元体系在298.15K、常压下的液液平衡数据,并用含有二元和三元参数的Modified UNIQUAC模型进行关联计算,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为: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关联这个三元体系;关联结果比只用二元相互作用参数进行预测的结果要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COREX-C3000气化炉,开发了COREX工艺静态模型和实验系统.COREX工艺静态模型是建立在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基础上的,根据生产现场工艺操作参数设定输入参数,计算结果用于物理实验参数的设定.COREX物理实验系统是建立在相似原理基础上的,模型设有插入式热电偶和观察面板,可获得模型内部信息.实验发现,随着排料速度、石蜡颗粒和玉米颗粒体积比、风温和风量等实验参数增大,风口回旋区越容易发生塌料现象,并初步分析风口回旋区内塌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结构动力学模型的修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模态理论的正交关系,建立了结构初始质量和刚度矩阵的修正方程,然后利用一种数值稳定的迭代法求修正参数。通过模型修正的实例表明,修正后模态参数与实测结构的模态参数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素混凝土本构模型参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JHC(Holmquist-Johnson-Cook)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该模型的力学参数获取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具体的实验,并通过这些实验获取了一种素混凝土的JHC模型的具体参数。依据所获取的JHC模型力学参数,运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素混凝土板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相应的爆炸实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按照本文提供的实验方法来测定JHC模型参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原有YOLOv3模型占用存储空间较大,所需初始化数据集样本和参数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3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压缩模型YOLOv3-ADS.该模型使用拼接、叠加等方法对较少的有代表性的初始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引入了DIoU损失函数,提升了目标检测的准确度.最后,通过稀疏训练和剪枝率阈值设置实现了YOLOv3-ADS模型的压缩处理,减少了模型实现过程中的冗余节点、参数数量和所需存储空间.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YOLOv3-ADS压缩模型与已有的YOLOv3模型相比,平均精度值(mAP值)提升了约30%,由0.6418提升至0.8368,需设置参数量下降了96.6%,由原来的63.0MB降至2.2MB,在保证了较高目标检测准确率的同时,YOLOv3-ADS模型所需存储空间下降了96.5%,由252MB降至仅需8.81MB.  相似文献   

16.
利用Boltzmann反演迭代方法,对电荷自洽的紧束缚密度泛函(SCC-DFTB)方法中水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Boltzmann反演迭代方法修正后的水模型可更好地吻合实验结果;水分子的扩散系数更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羰基硫在水解催化剂上的吸附等温线的实验数据处理和模型优选。通过侯选模型的筛选、实验数据的回归、相关系数的统计检验、误差随机性的评价,以及回归参数的物理意义的评价。确定了Freundljch等温式是描述这一体系的最佳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含动态再结晶粘塑性模型中的材料参数应用传统的测试方法很难准确测定的问题,吸收了遗传算法、增广高斯-牛顿算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和可变多面体算法的优点,构造了一套混合的全局优化算法.以26Cr2Ni4MoV为例,以镦粗实验提供的实验数据和刚塑性有限元模拟提供的数值解差值的l2范数的平方作为目标函数,应用构造的算法识别了该模型中的材料参数,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ires affect not only thevehicle performance,such as handling,and 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 (NVH) ,but also theendurance and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tireitself[14 ] .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ires has beenof interest since the early1 96 0 s.With the adventand increasing use of simulation software forvehicle system dynamics,modeling of tiredynamics has attracted much more attentionrecently[5,6 ] .  One simple model which represents all theessential…  相似文献   

20.
垂直管中油-水两相流动的持水率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水混合物在垂直管道中的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将漂移流动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运用于实验数据的处理中。通过非线性曲线拟合的方法确定了关键参数,建立了持水率预测的新方法。利用公开发表的数据对新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水的滑脱程度受到油、水配 比及混合物平均流速的影响,且在低含水率及低流速条件下尤为严重;新建模型较文献中已发表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可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