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系统,以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宗旨,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演变、系统整体思想、系统辩证思想、系统和谐思想,以营造贵和环境,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国防项目投资决策是从国防力量建设成效和经济效益综合平衡角度出发,对影响国防建设发展全局的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向、基本建设布局以及重点建设项目等内容做出抉择的过程.本文从国防项目投资决策的结构因素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能力的投资组合优化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建立了“项目组合-能力-活动-使命”之间的关联映射关系,将项目组合优化问题转化为对能力、使命与成本之间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然后,在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项目协同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II的能力组合优化和决策方法,为实现投资项目定性与定量决策提供方法参考.最后以模拟数据给出了算例,检验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规律是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既是对原有辩证法体系的丰富,更使原有体系发生深刻变化,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从“联系”与“三大基本规律”的角度阐述系统理论将唯物主义辩证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的自组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深入分析了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基于自组织理论,从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和涨落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供应链知识管理系统向前演化的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5.
世界性的自然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人将其归因于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现代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敬畏到改造、索取的发展过程。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双重中介作用。从生态视角审视技术的正负效应,探索人、技术、自然的协调发展途径,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基于"关系"发展视角的企业集群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比较太量生产和精益生产方式下,不同的客户一供应商关系结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首先简速了合作理论的发展;然后通过供应商结构的实证分析以比较其效率差异,利用行为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企业粜群式创新的出现及其优势f最后从实践建议的角度,分析了“关系”中客户和供应商的战略定位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谢惠媛 《系统科学学报》2004,12(1):63-66,74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国内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主要流派。从两者的争论入手 ,比较和分析两种理论的异同 ,进而阐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8.
“适应性主体”是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的理论基石,从哲学的层面理解其理论意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实体”和“关系”的关系及其后现代哲学解构传统哲学主客分离二元论的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对相互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等事物辩证属性的深入理解,其从生成论的角度分析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推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相互依赖关键基础设施的脆弱性、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能够为其保护提供依据,其中,建模是基础,确定相互依赖关系则是建模的前提。针对微观层次的相互依赖关系确定问题,从物理关联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的关键基础设施相互依赖关系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能源、通信、供水和交通系统为对象,结合各系统的层次结构,构建相互依赖网络模型,并给出考虑供给能力和数量的边权值确定方法。最后,以武汉市的能源、通信、供水和交通系统为例,建立不同层次的相互依赖网络,发现能源类节点的影响力最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从影响生态平衡的产业结构入手,构想了新型环保产业与现代工业产业及农林、牧业相互耦联、共生共荣,共同融合于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天人合一生态大系统的生态明网链结构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大体的操作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整个生命界是大自然千百万年不断演化发展的成果,在宇宙中十分罕见,而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大自然中生态系统的演化由自在走向自觉成为可能;自觉生态系统的关键性要素是人;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特别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谋求的生态文明的实质内容;有利于人类的现时和长远的生存发展,是自觉生态的基本功能特征。人类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的“生态化”是新式的生态文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和谐”总是系统的一种特征,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是“和谐”的实质内容;研究“和谐社会”,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科学的社会结构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整体性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等,也要注意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手段;“和谐社会”,是内部结构合理,人、社会、自然相互统一,社会性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生态主义对很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生态主义强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参考作用。生态心理学亦是发展迅速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强调心理与环境的共生。基于此,可以进一步认为,在生态主义背景下,不能只单独的研究人的心理或社会和谐问题,更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心理的发展与和谐离不开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的建构要以心理和谐为基础,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论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和谐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系统整体论的思想,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协调的论理、原则与主要内容;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协调的目标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发展观就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其演变过程展现社会系统的发展、整合和演化。本文在分析社会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阐明了发展观的发展与社会系统发展、整合和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社会系统的整合、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社会系统的演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研究领域已有所渗透和体现,已从不同侧面提到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性本质,但对协调性的量化表征研究有待加强,指标体系是量化表征人地需水关系协调度的良好工具。目前,农业用水估算方法、节水与高效用水等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与方法研究较多,但对农业水资源的内涵界定及其可持续利用量化表征、农业用水估算方法、生态需水、外调水、土壤水、"农转非"、农业水资源管理等问题关注不够,有待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图1,参33。  相似文献   

17.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 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人力资本环境和生态环境6个准则筛选国民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等31个指标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标准差修正的G1 法(序关系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 建立了基于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 并对我国2001-2007的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生态环境等6方面的评价, 反映了和谐社会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基本要求,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是通过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使得组合权重体现专家意见和指标数据信息, 避免了在主观赋权中指标重要性标度的给出人为主观确定, 缺少客观依据的问题, 避免了主客观权重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科学和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系统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子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系统的和谐与发展。历史上它们冲突不断,如何让二者携手为我们人类文化系统的完善而发展,对于今天来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