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介绍了近年来烟台市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以数学统计方法计算了烟台市汽车尾气中SO2、NOx、PM10的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烟台市汽车尾气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烟台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但比较2008年和2010年的大气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比2008年SO2、NOx、PM10的浓度稍高.  相似文献   

2.
烟台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及影响因素,根据烟台市各县区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烟台市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总体趋势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人口、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GDP是影响烟台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了2005和2015年的水资源量,并进一步预测了该市的需水量和缺水量。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我国从1990年到1999年的相关人口数据以及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借助相关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建立了我国人口增长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Leslie动态离散控制预测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分析我国当前人口状况,并且预测了未来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型,了解我国未来老年人口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GIS、系统聚类、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清徐县1995年~2010年人口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2010年清徐县人口经历了由快到慢再到快的增长过程,其中自然增长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清源镇在人口密度、人口比重方面都有显著的增长,其他乡镇的人口密度大致呈持平状态,人口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的增加到一定程度以来人口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进行竞争,人口的增长状况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减少,而且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人口也不可能无限地增长,阻滞增长模型就是考虑到这个因素.文章对此预测了2010年的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4—2021年山东省美丽乡村数据,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探究地形、河流、交通、人口和经济五个因素对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计算综合影响因素得分的方式分析美丽乡村的地理影响.结果表明:1)美丽乡村多分布于鲁东、鲁中等区域,其中烟台市拥有7个美丽乡村,数量最多;2)美丽乡村空间分布具有部分聚集特征,聚集区域主要集中在临沂市、枣庄市、淄博市、泰安市、济南市、济宁市,以及烟台市沿海区域,呈线状分布状态;3)地形和河流构成了美丽乡村发展的基础动因,交通条件是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正向因素,人口和经济是带动美丽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4)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泰安市、菏泽市等受综合因素影响很强,更适合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7.
马忠杰 《科技信息》2010,(35):J0197-J0197,J0051
深圳的人口增长速度是惊人的,30年时间人口增加了约27倍。在人口快速增长背后,主要推动力是非户籍人口的高速增长,本文重点分析深圳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对非户籍人口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希望对其它城市在人口的增长与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从什肃省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特点出发,建立甘肃省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本文利用竹肃省1978-2010年的人口数量,利用马尔萨斯模型对甘肃省人口进行了预测,建立了人口预测公式。对甘肃省人口做山预测和分析,来预测甘肃省未来10年的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预测和控制人口增长的矩阵形式的差分方程模型,此模型的特点是考虑了育龄妇女各年龄的生育率。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收集到的部分数据和数学软件Matlab,按照不同的生育率,对我国的人口发展进行了预测。得出生育率控制在1.8附近时,前30年左右人口增长缓慢增长到14亿,然后人口开始逐渐下降,既防止了人口增长过快,又能很好地控制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人口增长趋缓背后中美两个大国几乎同时进行了十年一度的全国人口普查,其结果再次印证了,人口增长趋缓是全球趋势。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口目前为14.1178亿,比2010年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而从2000年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世界人口的增长十分迅猛! 1850年全世界人口为11亿,1930年增加到20亿,1975年超过了40亿,1980年达到44.37亿。人口迅速增长的事实深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入口的研究也日益增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关关系.本文分别利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回归模型、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以及空间半参数模型研究了我国2011年30个省区(除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省域人口增长不仅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受到周边地区人口增长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望 《科技信息》2011,(29):I0202-I0203
运用文献调查、逻辑分析、类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构建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准确地预测我国未来体育人口的增长,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健身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文章阐述了体育人口的特点以及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论述了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体育人口增长预测的可行性,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补充了体育人口增长预测理论研究的空白,对我国未来准确预测体育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始社会,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几万年只能增长一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父权制的确立,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全世界人口增长一倍的时间,从几万年,缩短为几千年、几百年乃至几十年。以我国为例,在距今4千多年前的夏商时代,全国人口约为1355万。自公元2年到清乾隆6年止,经历了1700多年才突破了1亿大关。100年后,即从公元1741年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和聚集;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病”,越来越为人口学术界所关注,对城市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正在深化。城市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500年以前。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人口数量与本身的规模一样,增长是很有限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下,才出现了普遍增长的趋势。十九世纪初,全世界的城市人口还不足总人口的3%,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城市人口开始了迅速膨胀,1980年世界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已达17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39%,比1900年的世界城市人口0.16亿增长了一百多倍。1985年年中,世界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6.
30年来增长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确立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内生作用。自1950年以来,世界各国正在进行大幅人口变迁,但其对人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是近年来才受到关注。而有关多民族经济体中民族融合与人口变迁和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更是刚起步。对有关人口变迁、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最新进展进行系统梳理,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套初步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框架。  相似文献   

17.
烟台市的科技工作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到11月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0家,其中过亿元的56家,过5亿元的11家。实现产值360亿元,同比增长47.07%,拉动工业生产增长8.0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0.44%,比年初提高3.98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烟台市把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个“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阻滞增长模型及对深圳人口进行预测,为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单独二胎"政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建立阻滞增长模型,利用统计数据资料,求出了模型中的参数,并对1970—2010年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通过与实际人口数量进行比较,发现阻滞增长模型人对口数量的预测是较符合真实情况的。本文第二部分建立了Leslie模型。结果得到1990年人口11.433亿与真实值11.106亿十分接近,预测了2015—2030年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预测得出了2030年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结论发现Leslie模型不仅可以对人口总量进行准确预测,也可以反映人口变化的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人口和经济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重心分析模型及Tobit回归,分析2000—2019年辽宁省人口与经济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辽宁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程度较低,即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弱;辽宁省人口与经济的地带性差异显著,人口与经济集聚水平呈现"中南部...  相似文献   

20.
印度今年2月动员约450万人进行了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据印度官方3月18日公布的初步统计:印度人口已达6.83亿。十年间增长了24.98%,超过了1961年—1971年的增长率,比1947年独立时的人口 3.36亿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年净增近1,400万人。印度人口的迅速增长几乎抵销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过去20年间,印度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27%,而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45%。全国有48.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破产的无地农民达到4,000万人,大批失业者流落街头。印度劳工部今年4月的一份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