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IP(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芯核)的仿真和硬件验证是IP开发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文中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了一个IP仿真验证平台,并使用PCI(外部设备互连)总线来测试IP.用户只要将自已设计的IP插入所开发的仿真验证平台,就可以方便地对IP进行测试.文中还对所设计的平台进行了软件仿真,以验证其功能,并在载有Xilinx Spartan-3 600E FPGA的PCI插卡上进行上板调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FPGA的IP仿真验证平台可以对IP进行有效的仿真和验证,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SoC设计流程中,传统的仿真验证方法存在可观察及可控制性较差、自动化水平低等缺陷.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EFSM)和断言的SoC接口协议测试平台,该平台是一种自反馈测试平台,它不仅可以自动产生大量符合协议规范的测试激励矢量,而且可以通过对断言统计信息的反馈提供多种偏置选择,从而进一步提高验证的自动化水平.将该平台用于对视频后处理芯片中Wishbone总线接口协议的功能验证当中,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缩短仿真验证时间大约55%~65%左右,有效地提高了验证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12C总线的工作原理以及时序要求.利用FPGA强大的逻辑控制功能和VHDL语言的灵活性,对E^2PROM的I^2C总线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采用模块化和状态机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各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利用QUARTUSⅡ软件对设计程序进行了仿真,并将程序下载到实验开发板上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给出了仿真和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不同仿真和验证要求,提出了一种可测性软硬件协同仿真和验证平台的设计.采用可配置IP模块和总线结构,实现了硬件平台可配置性和可重用性,采用在线仿真模块,实现了实时的仿真验证功能;采用分层的方法设计软件平台,实现了软件平台的可配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50MHz的工作频率下,此平台对16位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了指令集测试和FIR等应用程序的仿真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5.
时岩 《科技信息》2010,(20):218-218,220
FIFO类型通道用于大批量的数据传输,设计中将本地存储器块挂接在该类型的数据通道上.完成了FIFO传输级的功能描述,并使用仿真软件完成对设计的仿真验证.设计通过验证,达到预定的功能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真实-虚拟-构造(LVC)资源集成的体系化分布式水下防御能力验证系统;建立了系统的基本架构,设计了系统主要功能,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核心功能模型。同时,建立了基于各类影响因素的行动能力评估模型,能够辅助进行关键要素对行动能力影响的分析与研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系统的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7.
支持复杂大系统的设计仿真一体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持复杂大系统设计仿真一体化支撑平台(简称SISP)的研究,主要基于复杂大系统的设计仿真的一体化技术,该技术以仿真为手段,进行复杂大系统的数字化模型设计、协同仿真、虚拟测试。在设计上,可提供一个数字化模型设计支撑功能,从而为复杂系统数字化设计提供技术保证;在仿真上,可提供一个基于复杂大系统的子系统/分系统的独立模型仿真和基于HLA体系结构的整个复杂系统分布式协同仿真;在测试上提供一个虚拟的测试环境,可以进行复杂系统的评估、验证。在平台应用上,3个功能软件可无缝集成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由九九乘法表的要求和Nexys 3数字开发平台的功能,提出设计方案,建立方案框图;由此选择VHDL语言,设计顶层文件以及各底层模块。通过在ISE13.1软件中编译和仿真,实现了预期的仿真波形,验证了关键设计结果,并且在DIGILENT的Nexys 3平台上实现了功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IEEE802.16标准,在OMNeT++仿真平台上设计并验证了WiMAX仿真模块。仿真模块实现了IEEE802.16标准定义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终端注册,服务流建立和带宽请求与分配机制。仿真模块的实现为以后进一步研究WiMAX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VHDL语言对最小均方算法(LMS)进行数学建模设计,然后嵌入到有限长脉冲响应(FIR)滤波器上,在Quartus Ⅱ上实现了自适应滤波器的设计,然后采用LMS算法的自适应FIR滤波器进行Matlab的仿真验证,并在Altera公司的EP3C55F484C6上进行功能验证,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滤波满足滤波功能,能够很好地消除噪声。  相似文献   

11.
基于覆盖网络的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基于覆盖网络的网络协议验证和在线仿真的仿真平台设计思想,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管理策略定义和定制虚拟覆盖路由器节点的管理和控制中继等功能,建立基于覆盖网络的仿真系统.按照用户需求,该仿真系统利用标准的管理协议SNMP消息来定制仿真环境,用于协议验证和在线仿真,或提供在实际网络运行的在线仿真.在该平台上验证了一个故障容忍的路由机制,证明了在小规模的网络环境中该仿真系统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张敬南  姚绪梁  张强 《应用科技》2010,37(12):48-51
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电力变换装置的设计,对Bi Buck-Boost直流变换装置的设计仿真软件进行了研究与开发,软件实现了直流变换装置参数的设计及仿真验证功能.该软件适合于Bi Buck-Boost直流变换装置的工程设计和性能研究.通过介绍基于电流模式闭环控制仿真程序的构建过程,并结合工程设计法设计双向直流变换装置调节器参数.结合该设计仿真软件,对双向直流变换装置的参数设计及仿真验证过程进行了设计举例,仿真结果验证了参数符合设计要求,设计仿真软件满足工程需要,且设计思想可应用到其他设计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目前EPON的物理层(其中包含物理编码子层)在上行方向尚无ASIC芯片可以直接使用,该文提出了EPON物理编码子层在上行方向的设计思想,并用FPGA实现,功能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设计逻辑功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中模型建立、支承设置、网格划分、约束设置等操作导致计算分析效率低,且操作繁琐易导致设置遗漏或误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实现了转子系统参数化建模与自动化仿真,提升了转子系统的仿真效率.首先,采用ACT(application customization toolkit),Python和XML联合设计的方法,对参数化建模模块和动力学仿真模块进行界面、功能、数据传递的设计.然后,在仿真实例中详细展示了此平台的工作流程、具体功能和仿真结果.最后,通过现有转子实验台对仿真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的误差较小,证明了仿真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MATLAB GUI设计了基于GM(1,1)模型及改进模型的灰色预测仿真优化平台,该平台集输入、输出、仿真计算以及后处理功能为一体,并通过编译生成可脱离MATLAB的.exe可执行程序,简化了灰色建模过程,提高了仿真效率。最后在该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例,验证了该平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超高超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专用集成电路高层次设计方法上的重要作用,指出语言进行了电子设计的主要优势是:可以使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每个层次(行为级、寄存器传输级、门级)进行仿真和综合,应用该对专用集成电路(以8051微控制器为例)进行了功能伪真,提出了下一时间仿真方法,在ACTIVE-CHDL软件环境下编制了8051微控制器的功能仿真程序,通过测试,该程序的功能仿真是正确的,为专用集成电路的高层次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检测电路用于动态检测多节点系统中节点间物理传输链路连接故障,以便系统采用链路降宽、冗余设计等手段提高系统可靠性。其仿真模型是指在系统级功能仿真验证阶段建立合理的检测电路软件模型,以保证设计验证的顺利进展,同时也为研制工作节省时间开销和设计成本。本文介绍了一种物理链路检测电路的设计方法,并且实现了其软件仿真模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IP核设计过程中功能验证的重要性,研究了CIU96B IP核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应的验证平台设计,仿真显示该验证平台结构的实现了对该IP核的验证,有效地促进了该IP核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事务的形式验证方法(TBFV),为待验证的系统构造功能验证模型,每个模型包括指令序列、输入变量、输出变量、输出函数、输出判定函数.这些可用Kripke结构来描述.这些功能验证模型实现了特定的事务,从而可以将一般的验证要求映射为具体的实现属性.这样,验证者无需了解设计的细节,可在较高层次上对系统行为进行验证.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效率,分别用该方法和传统的形式验证方法验证了8051的RTL实现.8051中所有的指令都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相应的功能验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大大节省验证工程师的时间.功能验证模型和验证指令可以在其他设计中复用.  相似文献   

20.
在徼处理器功能验证中,仿真激励生成和复杂仿真环境构建经常耗费大量的时间.提出一种基于Simics模拟器的验证平台VMSIM,并介绍这种平台在龙腾C2486兼容处理器上的应用.使用VMSIM可以在软件仿真环境中,构造真实的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可以有效地发现深层次的设计错误并快速定位,为微处理器验证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最后给出VMSIM在龙腾C2处理器验证中的实际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