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作者自校是指作者对其被录用的论文出版清样所做的自行校对活动,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校对形式。作者自校有助于减少编校差错率,增强作者的责任感,提高编辑的主体学习意识,有效减少出版法律纠纷,拉近编辑和作者的关系。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向作者提供详尽的自校须知,并规定自校时间。  相似文献   

2.
作者清样校对是确保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着服务于作者的态度,对作者进行清样校对指引并针对个别稿件给予具体的校对意见,有助于作者对清样校对的基本方法、在清样校对中担任的角色及作者清样校对的意义有全面的认识,对落实作者"文责自负"、加快有效校对的时间、提升稿件的成熟度和确保科技期刊质量等具有诸多良好作用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角度,揭示校对活动中认知心理规律,剖析认知心理规律对校对的影响,进而探索解决这些负面影响的方法,以期对提高出版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角度,揭示校对活动中认知心理规律,剖析认知心理规律对校对的影响,进而探索解决这些负面影响的方法,以期对提高出版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校对工作的特点与“编校合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是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对不仅是书刊出版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书刊出版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大多数科技期刊编辑部,由于受人员编制和经费的限制,都不设专职校对人员,实行编校合一。但“编辑代替不了校对”(新闻出版署署长...  相似文献   

6.
开明书店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一家颇负盛名的进步出版社.它在书刊的编辑、装帧及出版等方面都有许多别具一格的做法,所谓“编校合一”即是其一。开明书店“编校合一”的基本内容是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的形分实合。所谓形分是指编辑和校对有明确的分工.这也就像如今大多数出版社的工作方式一样.二者有其相应的职责;而“合”则是指编辑也须承担部分的校对责任,校对也参与一些编辑工作。如今出版社的编辑实际上也承担着部分校对任务.但开明书店编辑的校间对象并不局限于本人责编的书稿,而是除了校对自己编辑的书稿外,还校问其他编辑所编…  相似文献   

7.
不容忽视学报校对中的“踢皮球”现象诸葵学报的校对工作说起来是一个老话题了,有关校对方面的文章多如牛毛.但是校对工作作为衡量一本学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认为在此还是有必要老话重提.据报载,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年出书达九万多种,但编校不合格者竟超...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印刷排版系统的更新,手写稿件越来越少,铅排校样基本绝迹,因此,图书出版中的校对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以“校异同”为主的方式向以“校是非”为主的方式转变,也就是说,“校是非”已经成为了校对的主要功能。校对的主要功能的转变,向校对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校对人员尽快适应这种转变,研究“校是非”的特点,掌握“校是非”的规律,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确保图书的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处于中心环节,从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以及作者、读者等方面的作用重点论述了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编辑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编辑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把优质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大众。  相似文献   

10.
吴建 《科技资讯》2006,(29):222-223
校对工作在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方面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一份高质量的期刊除了要有其它因素之外,出色的校对工作,是它必不可少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涉藏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与交流藏学研究最新学术成果的主阵地,在促进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数字化发展进程较慢、编校质量参差不齐、编辑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亟待从立足特色提升学术水平、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完善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提升涉藏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校对消亡说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机在印刷出版业的使用 ,并不能导致编辑替代校对。编校合一与校对消亡的观点 ,值得质疑。在数字化出版时代 ,校对依然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于植元校点的《林兰香》是该书的第一个简体字标点整理本,而且保留了批点和夹批,是现在研究《林兰香》最通行的本子,但这个校点本还存在一些疏漏之处,现对其进行补校,以求更精确地恢复小说的文字原貌。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论文作者是否参与校对及其校对质量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作者远程校对,解决一般作者无法打开方正排版大样的问题,利用Adobe Acrobat 9.0 Professional 软件实现了方正排版大样文件与PDF文件之间的转换,并且能使编辑的意图准确表达,实现编辑和作者的直接对话.对于编排校一体化的编辑部来说,真正可以实现方正小样文件与PDF文件的无缝对接,实现作者的远程校对,从而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邮寄方式所产生的种种问题,缩短校样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学报编辑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快速检测和识别抄袭论文,减少学术不端论文在学报刊发。准确选择审稿专家、提高审稿质量和审稿速度。通过网络查询与检索本学科的高被引作者,有目的的向作者约稿组稿、准确核查、编辑、校对论文参考文献,有效地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校对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存在的7种校对(包括审读)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并就其适用条件进行了简述,以为出版单位选择实用的校对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是反映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窗口,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而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报的命脉所在。面对数量众多、层次不齐的各类高校学报,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并谋求发展,是每一个学报编辑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应通过树立正确的办刊理念,在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环节严格控制稿件学术质量,从而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8.
《西夏的苍狼》是有着二十余年苦修经历的雪漠用生命孕育出来的,是一部书中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关于灵魂的清凉之旅的最新力作。小说描写了紫晓、奶格玛、黑歌手等诸多人物在历史与现实中展开的对信仰世界的探寻,以"笔者"与书中人物建构的叙事框架促使读者冷静地思索作家笔下的信仰世界,小说的成功还得益于作家宁静的写作心态。  相似文献   

19.
关于清代著名史家、文学家赵翼的家世问题,一般均从《瓯北先生年谱》或《西盖赵氏宗谱》之说,认为其“本宋室后”。笔者近年来细读瓯北诗及相关史料,提出不同意见。即赵翼乃宋人赵拧之后,赵拧与宋宗室没有瓜葛。赵翼自号瓯北之缘由,众说纷纭。赵柿之祖湘,已“家于衢”。衢,乃浙江衢州。瓯江,即永嘉江。衢州恰在瓯江之北。笔者认为赵翼以此自号,乃示不忘祖宗之意。这则从另一层面证明,他似系宋赵柿之后,而非宋宗室之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