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会造成一定的危险性,很有可能造成爆炸等危害性极大的事故。通过对泄漏气体危险边界的研究,可以确定天然气泄漏扩散形成的危险区域。本文通过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对泄漏时间、泄漏孔径和障碍物三种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分析不同工况情况对天然气泄漏扩散的影响,为处理泄漏事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某企业液氨的实际用量贮存情况,对出现氨气事故性泄漏风险影响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区域不仅与氨气泄漏的源强有关,而且与事故状态下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风速大、不稳定的气象条件下,有害气体泄漏在空气中形成的高质量浓度区多分布在事故源的近距离处;而在静风、稳定的气象条件下,高质量浓度区不仅持续的时间长,而且伴随着空气的稀释作用,随风力的输送向下风向飘移.因此,源强、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以及气象条件将是确定风险区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船舱CO2泄漏扩散进行模拟,探究了泄漏速度、阻碍物高度和倾斜角对泄漏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泄漏速度越大,向船舱底部沉积愈明显,气体扩散的范围越大,人逃生时间越短;增加阻碍物的高度可显著增加对船舱CO2泄漏的阻碍作用;向左倾斜45°的阻碍物阻碍效果最佳,向右倾斜45°的阻碍物,下风向高浓度CO2区域最大,人员逃生越困难.模拟结果可为船舱CO2泄露事故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型计算确定了避难硐室CO2生成速率、耗氧率与压风供风量的关系,结合相关研究确定了影响压风供风量的关键因素和因素控制水平.根据密闭空间CO2平衡方程、O2平衡方程、CO2稀释方程、通风降温方程,并结合相关规范确定了密闭空间理论人均供风量,通过100人载人试验确定了避难硐室的最小供风量.结果表明:避难硐室供气量与人数有关,与硐室体积无关,确定以CO2时间加权阈限值0.5%为避难硐室控制水平,100人避难硐室最小供风量不小于600 m3/h.  相似文献   

5.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盘管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室内装修等施工作业造成地板辐射采暖盘管缺陷,从而导致系统运行时泄漏事故的发生,为减低此类事故的危害性及时判定泄漏点位置对防止泄漏的扩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地板辐射采暖盘管泄漏特性,建立盘管泄漏过程传热传质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模确定盘管泄漏前后地板和水泥层表面温度场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盘管泄漏初期,水泥层表面原始温度场迅速被破坏,而整个地板表面变化较弱;随着泄漏时间的加长,地板表面温度场也造成破坏,可以通过其表面温度场明显判断泄漏点位置。(2)泄漏影响区域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在泄漏口附近较大区域为1区恒定高温区,温度梯度变化较小;临近1区外为2区温度梯度区,温度梯度变化剧烈;受泄漏影响较弱区域为3区地板稳态温度区,其温度主要由原始地板温度场控制。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确定公路运输有毒气体泄漏影响范围分析方法. 该方法从有毒气体扩散过程和交通流的通行过程两方面考虑,讨论了危化品连续泄漏的过程和特点. 在高斯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了不同情况下有毒气体对公路上车流的实际影响范围. 最后,以京沪高速公路氯气泄漏事故为例,预测分析了有毒气体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成品油运输风险、减少事故发生,分析事故发生机理确定六大危险源。提出基于不同泄漏时间和泄漏地点人口密度的成品油风险后果评价方法,进而提出考虑事故易发性与事故后果的第一类危险源(危险货物)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了包括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管理等第二类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并划分指标风险等级及评价标准。采用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博弈论赋权法,确定成品油道路运输风险评估体系的组合权重,采用TOPSIS方法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表明,通过计算不同泄漏时间和人口密度可以动态的确定成品油的风险后果;第一类危险源成品油本身对运输风险的影响最大,第二类危险源中驾驶员对运输风险影响最大,影响最小的是道路。成品油风险后果确定法对提升事故救援时效提供参考,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为运输企业进行运输方案比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山地城市避难圈域划分借用平原城市划分方式,不仅不能得到有效的避难圈域,还会影响避难体系构建及人们成功避难.不同的避难圈域划分方式,基于同一城市环境都将得到不同的避难圈域,各划分方式差异较大,有各自的适用性.以山城重庆市重庆邮电大学为例,通过对各方法4处选点分析,来论证半径法、缓冲区分析法、Voronoi图划分法、实测法这4种常见避难圈域划分方式在山地城市环境下的适用性.并找出各方法中影响山地城市避难圈域划分的主要因素,为山地城市避难圈域划分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液化天然气(LNG)点供站因其便利性和经济性已成为城镇和工业补充气源的优先选择,但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突发事故也引起关注和重视。为研究LNG点供站管线3种泄漏方向下天然气浓度分布、爆炸超压和温度变化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使用FLAC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平泄漏和向上45°泄漏条件下,泄漏气体云团影响范围达到稳定的时间分别为120和30 s,垂直泄漏气云达到稳定时间最短仅需5 s。水平泄漏场景下,泄漏气体可扩散至气化器以及储罐周围,其影响范围大于向上45°泄漏和垂直泄漏。向上45°泄漏爆炸产生的最大超压高于其他两个场景下的最大超压,且影响范围最大。水平和向上45°泄漏时,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气化器的底部和左侧,2种场景燃烧产生高温对气化器的安全运行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垂直泄漏高温区域主要分布在泄漏口上方,对设备造成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毒性重气瞬时泄漏扩散过程CFD模拟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以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为依据的毒性重气扩散模型,以氯气为例,结合具体释放场景,计算得到氯气瞬时泄漏后在不同风速情况下扩散过程的运动特征与浓度时空分布信息;进而根据英国卫生安全执行局毒负荷模型计算得到毒负荷云图;以浓度和毒负荷场分布及变化特征为依据,对伤害等级区域进行划分,对风险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扩散模型计算的数据能定性和定量地动态分析毒性重气扩散过程的近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