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权激励机制对于调动职务发明人的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两岸职务发明法律制度的研究,发现台湾较大陆而言,职务发明的范围更小,有利于激发发明人的积极性。因此,通过比较,建议缩小职务发明的范围,以激发发明人的积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在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职务发明激励机制设计这一问题时,既要运用参与约束与单位利润函数来分析发明人的最优努力水平,同时,还应再利用激励相融约束来分析对发明人进行激励的最适安排。由于目前我国的相关法规中对职务发明人的报酬规定尚有较多的非科学性与不合理性,因此,借鉴相关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发明人的报酬问题上,既要避免现实中“一刀切”的制度措施,也要确保发明人能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其收益权及有效降低相关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5,(4):91-94
针对我国目前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与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创新驱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了充分激励创新发明人,必须完善救助机制、完善奖惩机制以及健全法律体系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科技专家翁立克为上柴公司服务了大半辈子,却在退休后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为的是让自己作为发明设计人的身份得到确认,此案引发了人们对于职务发明报酬的关注。在前不久举行的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发明协会副会长提出强调自主创新,必须在职务发明的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上有所突破。在发言中指出,我国目前缺乏对发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创新热情的激励,并把这种不公平的现象生动地形容为“单位吃肉,发明人喝汤”。这一席话,经媒体报道后,在上海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社会对于职务发明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正当性与必要性1.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具有强大的动力机制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过去的科研工作中,由提供劳动报酬与设备的单位享有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因此,造成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缺乏关注度,出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允许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职务发明的收益,提升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是实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激励。  相似文献   

6.
对被派遣劳动者和与其相关的"合同工、临时工、劳务工"等用工形式进行阐述,简述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现状和立法保护概况;在分析"单雇主"和"双雇主"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共同雇主"的立法模式更有利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针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现实,提出了劳务派遣应坚持从严到宽的原则、禁止逆向劳务派遣、明确劳务派遣工转化合同工的条件、实行劳务派遣审核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增设非法劳务派遣刑法罪名等法律建议,以完善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胡芸 《安徽科技》2010,(2):36-38
一、职务发明概述 根据我国《专利法》,职务发明创造包括了职务发明、职务实用新型和职务外观设计三类。其中,职务发明是职务发明创造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加以明文规定,我国现存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由一些地方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的相关条款构成。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能够调整医患双方的利益关系,缓和两者问的矛盾。我国现存医疗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还存在法律位阶过低、覆盖范围过小、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合理等问题,有待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商业活动中志愿者权益保护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原  梁军  杨秋实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120-123,127
在对商业活动中志愿者权益保护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未能适应志愿服务的发展,存在现有法律体系不完善、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性质及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监督不完备、缺乏法律救济途径等问题,需从进行全国性的统一立法、设立专门的保障基金、完善监管机制三个方面对与商业活动中志愿者权益相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不仅为我国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输入了新的观念和思想,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既是推进城市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长期以来,农民工权益受损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地影响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城市社会秩序的维护,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不仅要完善现行立法,使法律能真正体现正义,保护弱势群体利益,而且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半流动家庭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婚姻家庭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一些新情况,有待于通过完善立法规定和强化司法保护来加以解决。应当根据半流动家庭离婚案件和留守妇女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真贯彻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法》中有关妇女财产权益保障的相关内容,修订离婚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加强对留守妇女离婚案件的调解工作,以加大对离婚留守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立法对胎儿民事主体地位的不认可,诱使胎儿之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为此,考察对比各国对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模式后,建议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应采用总括保护主义和个别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模式,即在总则编和各分则编中分别明确胎儿之民事权益,并赋予胎儿特殊民事权利能力,以能真正有效全面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13.
以对2010年湖北省8县(市、区)48村田野调查素材为前提,以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保护状况的分析为基础,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访谈材料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突出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加强国家介入力度,增强留守儿童法律的贯彻;完善留守儿童保护的程序,强化执法力度,改变无视义务和责任的现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实现留守儿童权益的多元保护,是以立法方式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切实实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专利意义上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共同发明人、设计人以及发明人、设计人的权利继受人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因此有必要作为一个单独问题提出.加以讨论. 一、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不论是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在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有“发明人姓名、地址”一栏,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中都有“设计人姓名、地址”一栏.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必将打击人们出游的积极性,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从旅游市场的现状入手,分析旅游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的法律原因,并从立法、执法、纠纷解决机制三方面探讨了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相关规定,新药在上市前都需要寻找志愿者试药,以完成法定程序。目前我国参与试药的志愿者大部分是与新药相关的疾病的患者,也有少量高校学生或其他人员。由于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导致受试者的知情权、生命健康权等权益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因此,有必要从立法等各方面完善受试者利益保护。本文试图从国内外药物临床试验法律现状,受试者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相关保障措施的完善以及如何建立强制保险制度等方面来阐述关于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日趋常态化。个人信息不仅关乎个体人格权益,其多重价值也日益凸显于商业经济和社会治理领域,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使用间的法益是我国个人信息立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现行法律对信息主体的人格权益保护充分,但促进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规则尚不完善。为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信息自由流通的内在要求,立法上应兼顾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使用间的法益平衡,完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立法内容并统一相关法律规范表述,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的判断标准,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相似文献   

18.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DRM)不同于传统的版权保护技术措施(TPM),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DRM技术的特殊性及相关立法的滞后性,DRM技术的应用引起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公众合理使用权的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行业间的公平竞争问题等。基于DRM技术的特殊性和国外立法经验,在结合我国目前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DRM技术法律规制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管理研究》2017,(5):108-111
职务发明报告机制是明确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促进职务发明转化运用的重要法律规则,同时也是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科研管理的新模式。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德国和法国的职务发明报告机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我国职务发明报告机制的设立与运行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晓峰 《科技信息》2008,(6):192-192
实践证明,立法的不足和相对滞后已给操作带来严重不便,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