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我国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了包含3个评价项目共18个评价因子的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在5个评价等级中明显趋向好和很好两级,旅游资源质量总体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宁德市为例在系统研究旅游资源评价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指出构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模型的构建上,创新地引入了旅游资泺品牌价值评价,并增设了环境保护系数。  相似文献   

3.
从实际调查出发,按新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对华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华蓥市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判明了华蓥市的优势旅游资源——“红”(小山坝革命游击纪仿地)与“绿”(华蓥山风景名胜区);同时也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等,为华蓥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对泰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旅游区内地貌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天象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以及旅游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其累计得分为43.02分,符合1级风景资源标准。  相似文献   

5.
森林公园分等定级是对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等进行综合鉴定和等级化的过程,它是衡量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旅游开发潜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森林公园规划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在对泉州市森林公园建设概况和风景资源特征描述基础上,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量评价的方法对泉州市33个森林公园进行等级总分值计算,并用总分频率曲线法将泉州森林公园的级别划分为:一级森林公园1个,二级森林公园17个,三级森林公园15个;文章还对森林公园分等定级成果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文章研究能够有效解决风景资源等级与开发潜力之间的错位问题,从而对森林公园规划与旅游开发实践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陕西省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揭示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探寻二者间协调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陕西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旅游流与目的地关系视角,构建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陕西10市旅游流规模呈现阶梯性差异,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形成区域分异;依据协调度(D)综合评价划分全省各市为6种类型。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新县白洋淀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至今仍未跳出以观赏旅游为主的传统旅游模式.依照我国2003年5月1日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 /18972-2003)国家标准,对安新县白洋淀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加快旅游资源层次开发,实现白洋淀风景名胜区由传统水域风光向现代生态旅游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温泉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将龙门所有温泉资源与固定样本即广东知名温泉进行比较,按照综合条件与样本温泉相似度对县域温泉进行排序,据此将研究区域内的温泉归为近期开发、中期开发和远期开发等3类,从而为龙门温泉资源的有序开发提供科学方法和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巴中南阳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价值、开发条件、开发效益3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对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4个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顺序,以期对景区开发规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清查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利用ANP改良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的权重处理方式,对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质量优秀.其中,特级景源4处、一级景源15处、二级景源34处、三级景源80处、四级景源75处,旅游资源等级搭配较为合理;提出了深度开发10个旅游项目的设想,对太姥山旅游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在解决各种评价中特有优势与方法,根据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及模拟的虚拟数据,建立了旅游资源的可开发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ANN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各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归纳了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评价系统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介绍青龙瀑布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入手,分析了风景区的现状,并对风景区旅游结构和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价值达一级水平的结论;进而提出对青龙瀑布风景名胜区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区域旅游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结合旅游规划实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分析对区域旅游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法对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估.本文以甘肃省陇南市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估为例,为该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并提出了发展该市旅游业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遗址旅游开发是近年来旅游管理研究的热点,在梳理城市遗址保护与开发模式差异化的表象和参考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需要,构建了包含8个指标的城市遗址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主要遗址资源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西安市的典型城市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江西旅游分区及其开发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区是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依据地域完整性并突出特色的原则,采用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及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将江西旅游资源划分为10个旅游区、72个旅游景区;并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全省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时序、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构建山岳旅游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模型,并运用AHP方法等对天堂寨旅游区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适合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目标评价体系.通过模糊赋分法对山西省丹霞地貌景区进行初步的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开发模式.提出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建议,以推进山西省丹霞地貌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为基础,拟定湖南省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共7大类96种基本类型;并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查明共有旅游资源1285处,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得到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各因素的权重值,拟定相应的定量评价标准,据此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议。  相似文献   

19.
对坎布拉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认为该地旅游资源层次较高、组合性好,为促进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度开发规划.对坎布拉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地域功能分区、资源开发组合模型和区内外旅游交通线路进行初步规划,并计算了坎布拉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20.
黄黎  袁远  吴明作  邬洁  李新峰 《河南科学》2007,25(5):873-876
通过对河南省鲁山县上汤旅游区的风景资源及拟开发区的环境容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其资源综合评价值为6.485,景区旅游容量最小值仅为384人/d.说明该旅游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环境容量,以保证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提出控制环境容量的建议,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