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张武 《科技信息》2009,(29):I0465-I0465,I0753
目前,砌体裂缝的类型越来越复杂,形态各异,有的甚至影响到了建筑物的结构,这一点已引起建筑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建筑物中常见的砌体裂缝基本类型有: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的砌体裂缝;温度收缩裂缝;材料质量及施工问题造成的砌体裂缝:建筑构造不良造成的砌体裂缝。  相似文献   

2.
何映成 《科技信息》2011,(18):I0310-I0310
在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中,现浇混凝土结构产生0.5mm以上的宏观裂缝较为常见,混凝土裂缝主要由收缩、温度、沉降、干缩、承载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性质,从混凝土保养、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混凝土施.Y-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板缝开裂是施工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有的出现在交付使用后,这种裂缝虽不能导致楼房结构破坏,造成倒塌,但裂缝导致渗水会使板底的饰面潮湿,有会滴水污染室内地面,这样会给用户带来不便,进而影响使用功能,同时也影响企业的声誉,造成社会不良的影响。这种裂缝因不影响结构破坏,一直未被重视,至今未能解决;裂缝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解决,我们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下面谈谈它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裂缝产生的原因:一、生产厂家因素1、由于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场地不平,钢筋保护层薄厚不均,造成受力集中,产生裂缝。2…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砖混结构多层住宅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裂缝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缝由小变大,发展很快;有的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给住户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通过对一些住宅楼的裂缝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对如何防止墙体裂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水利施工过捏中,经常发现混凝土墩墙与底板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表曲裂缝甚至贯穿性裂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造成的裂缝,有外载作用造成的裂缝;有养护不当和化学作用造成的裂缝等等。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笔者总结了当前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对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水利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混凝土墩墙与底板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表曲裂缝甚至贯穿性裂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造成的裂缝,有外载作用造成的裂缝;有养护不当和化学作用造成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建筑施工中普通砖墙产生的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设计施工中的失误造成的裂缝;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值大引起的裂缝、砂浆的保水性不足引起的裂缝、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引起的裂缝;现浇混凝土墙体材料选用造成裂缝的原因、施工不当造成裂缝的原因、设计不合理造成裂缝的原因、环境变化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原因。重点阐述这三种墙体裂缝预防和处理办法,对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水利工程建筑物中,经常发现混凝土墩墙与底板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表曲裂缝甚至贯穿性裂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造成的裂缝,有养护不当和化学作用造成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路面裂缝成因主要有:设计因素;路基不均匀沉降;施工材料不满足要求;施工工艺的缺陷等。就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讨论了裂缝修补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供水管网爆管事件频发对城市的运行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结合2017年上海“11·16”溧阳路四平路爆管事件,系统介绍了本次爆管事件概况,同时,利用本次爆管事件现场调查数据,采用3D激光扫描技术和三维数值建模方法,对本次爆管管道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了供水管道在存在初期裂缝情况下,裂缝末端应力集中与管内水压力和裂缝长度发展变化影响关系,采用动力分析方法模拟了管道从裂缝发展到管体破坏形成爆管的物理全过程。结果表明:在供水管网管道早期裂缝末端,由于应力集中管体裂缝继续发展,且随管道水压增大而增大,其增速与裂缝长度密切相关;管道发生开裂后其临界破坏水压随早期裂缝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结合本次爆管事件周边获得的3个测点实测水压分析可知,爆管管道早期裂缝断面圆心角应大于26°;管道爆管破坏过程模拟显示,管道残片随裂缝开展向管顶转动,直至形成贯通裂缝完全脱离管道,脱落管片在内水压及外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剧烈的转动和向外弹射,从而形成爆管并产生极大的瞬间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尺寸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多裂缝储层水力裂缝与多裂缝干扰后影响水力裂缝走向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压力曲线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和逼近角是决定水力裂缝走向的主要因素,高水平应力差和高逼近角有利于水力裂缝穿过多裂缝,水平主应力差越大,水力裂缝形态越平直;天然裂缝带发育程度和天然裂缝面摩擦系数也是影响裂缝走向的主要因素,天然多裂缝越发育,越易造成压裂液大量滤失进而产生多水力裂缝,摩擦系数越小,水力裂缝越易沿天然裂缝转向;天然多裂缝带的存在,会造成水力裂缝形态的非对称性;水力裂缝的扩展具有非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楼板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钜良 《广东科技》2006,(8):142-142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楼板有时会出现裂缝。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汇总分析,出现的裂缝多数在板的跨中位置,部分为45°角的斜裂缝,裂缝长度由二、三十厘米到二、三米不等。出现的裂缝虽然不会影响结构安全,但有可能会造成渗漏,影响房间的正常使用,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现将处理措施总结如下: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原则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几种:1、混凝土自身的收缩裂缝;2、内外温差造成的温度裂缝;3、钢筋被踩低,保护层过厚造成的裂缝;4、施工过程中养护不良造成的表面裂缝;5、板底筋保护层不够或水电线管预埋不规范造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某地铁工程为例对防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种不同原因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混凝土裂缝,有针对性了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笔者认为在地铁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通过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地铁工程当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建筑在施工中,由于结构尺寸大,混凝土用量多,在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及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下,会产生较大的温度收缩应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造成裂缝的产生路径较复杂,受裂缝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费相当高。本文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总结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和阐述了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天然裂缝油藏产量递减规律的数学模型,绘制成典型曲线;用其判别了天然裂缝的存在性;求得储层参数;为文东油田储层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本文对裂缝性油藏的预测以及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容易产生很多的裂缝,分析原因得知造成裂缝的因素比较复杂,而且建筑工程一旦产生裂缝的破坏从而造成的损失费相当高.目前研究认为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十分复杂,其涉及到结构、建筑材料、施工、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在参考了大量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做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水力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破坏了单个线性裂缝的流动特性,给油井的动态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研究多翼裂缝垂直井的瞬态压力特征,基于源函数理论和叠加原理将地层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利用离散坐标法建立了瞬态压力分析的半解析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及Stehfest反演算法绘制了油藏中各流动阶段的识别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裂缝数量、裂缝长度、裂缝角度、裂缝分布形式和裂缝导流能力等参数对复杂裂缝网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翼裂缝垂直井的地层流动共经历了4个阶段,其中,裂缝数量及长度对地层内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裂缝分布形式对地层内双线性流及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且复杂;裂缝导流能力对地层内的双线性流动影响较为明显;裂缝断裂角度对地层内各流动阶段的动态压力特性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8.
由于混凝土的组成及脆性特征,导致其抗裂性能差,在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不可能完全避免,如果裂缝的发展有可能对建筑物的整体受力造成严重影响或建筑物表面裂缝影响了人们的感观舒适度,给人造成危险感,那就有必要对裂缝进行控制和治理。以下从几方面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臧涛 《科技信息》2007,(17):102-102
通过对过梁裂缝问题分析,找出了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刚性防水屋面裂缝可分为结构裂缝、温度裂缝及施工裂缝三种,其特征表现为结构裂缝宽度较大,且多为贯通缝;温度裂缝表现为有规则的通长裂缝;施工裂缝一般为不规则、长度不等且不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