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沦陷核冬天     
1945年7月 16日,美国新墨西哥州,人类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被命名为 “小玩意儿”的原子弹,在爆炸时产生了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和上百万个大气压的压力,致使30米高的铁制发射塔一瞬间化为乌有,半径 1600米范围内的所有动植物全部死亡。 1945年8月 6日和9日;美国空军把首批研制成功的被命名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顷刻间造成了12万人死亡。  相似文献   

2.
自从美国人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瘦子"、"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却曾有人用双手把原子弹掰开过。听起来十分荒唐,可这是事实。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相似文献   

3.
陈敬全 《科学》2004,56(4):58-60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诞辰80周年之际,安徽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了《邓稼先文集》《邓稼先图片传略》两本书。一个隐姓埋名了大半辈子的伟大人物走到了读者中间。与这位曾是“中国最神秘”的人物“零距离地”接触,可以了解他的生平、他的生活、工作和伟大业绩,也能感受他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是中国和瑞士建交60周年,恰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纪念爱因斯坦展览在北京、广州、香港和上海等地巡展.其中有一个分展区叫“第一颗原子弹”,主要由一部美国对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的记录短片,广岛和平纪念馆提供的10张《幸存者的回忆》的幻灯片,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原子弹比作白酒,那么核电站就是啤酒。虽然白酒、啤酒都含酒精,但白酒用火一点就会燃烧,而啤酒你怎么着也烧不着—这就是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差别。”这是核能界老科学家姜圣阶院士生前曾在海盐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公众科普宣讲会上所做的比喻。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实施原子弹研制计划,而提出中国造原子弹的人却是李宗仁。随着机密档案的解封,十余封密电被曝光,揭开了当年秘密研制核武器的内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代军事科学史中,彭桓武,无疑是一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名字,他紧紧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连在一起。事实上,许多中国人却并不熟知这位“两弹元勋”,正如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生前多次感叹:“彭桓武默默地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  相似文献   

8.
原子弹沉默的遗迹赵清译50年前的这个八月,所有战争中一场最可怕的战争终于灾难性地结束了。两颗原子弹投在日本的土地上,摧毁了两座城市。根据资料统计,到1945年底为止,广岛30万人口中约有一半已经死亡,而长崎25万人口中也有四分之一多已死亡。死亡大多数...  相似文献   

9.
纳粹德国抢先造原子弹 一天深夜,丹麦警察潜入玻尔教授寓所,并悄悄地告诉他:“盖世太保正在到处搜寻你……”于是,满头银发的玻尔携带着装有“核原料”的小瓶逃到了瑞典,又从瑞典逃往英国,后搭乘“德罗特宁尔摩”号邮船前往美国,于1939年1月16日抵达纽约港。  相似文献   

10.
辉煌60年     
大型计算机——104机1958年2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北京有线电厂开始合作研制大型计算机——”104机“。这台计算机仿制苏联B3CM计算机,代号为”104机“,由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几康、张效祥担任技术方面主要负责人。在1959年国庆节前夕完成研制任务。“104机”的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一万次,是当时国内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它承担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中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在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的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震撼力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基因一直采取拒绝承认的态度。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基因”二字才被写进了科教书。现在基因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被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  相似文献   

12.
刘辉 《科学之友》2004,(11):18-19
2001年1月,英国圣安德鲁大学著名理论物理科学家乌尔夫·利昂哈特郑重宣布,他和其他英国科研人员将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黑洞,当时没有人对此感到惊讶。然而俄《真理报》日前披露了俄罗斯科学家的预言:黑洞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来,而且50年后,具有巨大能量的“黑洞炸弹”将使如今人类谈虎色变的“原子弹”也相形见绌,成为不值一提的小儿科。  相似文献   

13.
要研究美国的科学与政治,奥本海默案件或许是最典型的案例了。原子弹的发明使美国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与此同时,原子弹的使用拉开了东西方之间冷战的序幕。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原子弹导致东西方之间降下“铁幕”,并使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泛滥成灾。奥本海默案件正是在麦卡锡时代产生的,并且成为疯狂的麦卡锡时代的最高点。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受到审判和清洗的经历不但成为一代科学家的命运的缩影,也表现为美国科学与政治的严重冲突,它更是美国民主政治远行的一次失败的记录。  相似文献   

14.
杨简 《科学通报》1955,(5):45-45
我们生活在原子能时代。原子能掌握在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手里,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幸福;掌握在侵略者手里,就会给人带来惨痛的灾难。争取禁止使用原子武器,这是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民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原子战争的残酷性有所认识。本文根据日本科学家的一些材料来说明1946年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对当地居民的人体损害情况。应该指出,他们当时对原子弹是毫无防备的。一原子弹损害的种类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後所引起的损害可分为三类:即机械性损害、温热性损害和放射性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二战中最危险的发明是原子弹,那么由于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计算机现在似乎正紧随其后。无论是原子弹还是计算机,都不能归功或归咎于任何一个科学家。但如果你把这两个发明的故事追溯到足够远的地方,你会发现它们在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身上交汇。这位匈牙利出生的多才多艺的博学家有时被形容为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虽然他今天的名气不如同时代的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相似文献   

16.
核让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知道它,是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的两颗原子弹开始的。一开始,核的名声就不好。近年来,接连发生的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两次严重事故,再一次影响了核的名声,使得一些人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怀疑和担心。特别是,随着我国浙江泰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厂的建成投产,人们普遍关注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性。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原子反应堆。提起核反应堆,总有人担心它会不会像原子弹一样发生爆炸或引起灾难性后果,事实上,核反应堆是一  相似文献   

17.
核战     
公元1945年8月6日9时15分,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时刻,一个恶魔从潘多拉的魔盒中一跃而出,一瞬间就夺去了7万多人的生命,广岛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城市。接着,日本的长崎也遭到了美国原子弹的袭击,两座城市顿时化为废墟,几十万人死于非命,人类第一次领略到了核弹的威力。值得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核悲剧.那么,美军为什么要选择广岛、长崎作为投掷原子弹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19.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  相似文献   

20.
标靶 1946年6月,美军运输舰“瑟德尔”号的飞行甲板上,水兵们正进行着忙碌的操练,这次演习代号为“阿贝雷”。一架B 29轰炸机将携带试验核弹飞掠停泊的舰队;瞄准比基尼湾宁静湛蓝的水域。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水兵们知道在等同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可怕的白炽强光下如何保护双眼。 约一年前,原子弹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上空爆炸,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宣告了两个繁华城市的不复存在。而现在,军事家们想要清楚知道,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袭击之下究竟将发生什么事情──生存还是毁灭。 这次前无古人的大规模核实验被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